返回 067【农事】   朕[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7【农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仁义的地主,田租约为收入的三成。



一般的地主,田租约为收入的四成。



贪婪的地主,田租在收入的五成以上!



而且,几乎所有地主,都是大斗进、小斗出。即,借给农民粮食,用小斗来装盛,收租的时候则用大斗。



就算地主仁慈,家奴也会耍诈,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想要掌握更详细的数据,赵瀚还得走访更多农民,最好是写成一篇农民调查报告。



半下午,刘子仁把妻子叫到一边,让她赶紧回家煮饭,低声叮嘱道:“煮粥的时候,不要只放番薯叶,多放两个番薯进去。”



“我省得。”妻子李氏点头。



见李氏突然收工,赵瀚立即扔下锄头,抱拳笑道:“刘兄,我还有书要看,就不帮你挖番薯了。明日再会!”



刘子仁又是尴尬又是感动:“这……这怎好意思,要不吃了饭再上山吧。”



“吃了饭再回书院,天色早就黑透了。你们忙,我走了。”赵瀚说完就走,根本不给对方挽留的机会。



刘子仁目送赵瀚上山,心里难受得很,于是继续埋头挖红薯。



信步回到宿舍,费如鹤、费纯都不在,反而是朱之瑜等候许久。



“楚屿兄!”赵瀚拱手问候。



朱之瑜拱手还礼,递过来一封信:“蔡督学给你的。”



“蔡督学走了?”赵瀚问道。



“走了,”朱之瑜笑道,“他来去都不喜惊动旁人,只给费山长留了一封信。”



赵瀚拆开信一看,信纸有好几页,全是蔡懋德新写的文章。



粗略读完,赵瀚感觉没啥意思,或许对心学弟子有用,对自己而言却没什么帮助。



朱之瑜见赵瀚身上占有泥土,不由问道:“贤弟耕种去了?”



“长卿兄家里收番薯,我去帮忙而已。”赵瀚说道。



朱之瑜叹息道:“农事艰苦,我也尝试耕作过,农忙时节干几天就累坏了。”



赵瀚笑着说:“阁下出身显贵,自不必做这种卑贱之事。”



“农事怎能言卑贱?天下一等一大事也!”朱之瑜立即反驳,神色哀恸道,“万历末年,浙江大灾,我亲眼见流民易子而食!你可知世间有此惨事乎?”



赵瀚收起笑容:“楚屿兄,我就曾为流民,又怎会不知流民事?”



朱之瑜惊讶道:“贤弟不是费家子?”



赵瀚解释说:“崇祯元年,北畿大旱。我的大哥被饿死,姐姐被卖了换粮,父母遭匪贼掠杀。我当时只有十岁,带着六岁的幼妹,游走于灾民之间,什么惨事没有见过?我于费家,可称义子,也可称家奴。把户籍上我的名字勾掉,我就立即变成流民。”



“竟是如此。”朱之瑜难以置信。



在赵瀚接触的人里面,庞春来是坚定的造反者,徐颖是可以培养的造反者,刘子仁是能够吸收的造反者。



眼前这个朱之瑜,似乎也可试探一番。



赵瀚问道:“楚屿兄,你尝过挨饿的滋味吗?”



“尝过,有段时间天天吃不饱。”朱之瑜答道。



“每天都能吃饭,你这哪是挨饿?”赵瀚感觉很好笑。



朱之瑜点头说:“也对,我那不算挨饿。”



士绅大族的家道中落,跟普通人想象中不一样。



朱家最惨的时候,只剩几十个奴仆……因为灾荒,发不起工资,家奴全都跑了。



多惨啊!



就这样,族亲还来嘲讽,指着他们家说:“看,这就是清官之家。”



真的是清官之家。



朱之瑜的曾祖父,死后追赠荣禄大夫。祖父,死后追赠光禄大夫。父亲,死后追赠光禄大夫,上国柱。



连续三代都是一品官,而且又身处江南,居然只有几十个家奴。还因天灾而发不起工资,导致家奴跑得精光,这不是清官是什么?



两人结伴去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聊着聊着,赵瀚愈发觉得朱之瑜这名字耳熟,但又实在想不起来那里听说过。



浙江?



赵瀚灵光一闪,忙问:“朱兄家在余姚?”



朱之瑜说道:“正是。”



“朱兄的家乡,是否有一条河叫舜水?”赵瀚追问道。



“你去过余姚?”朱之瑜惊讶道。



赵瀚终于开心的笑起来:“没有去过,但听人说起过。”



朱舜水!



067【农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