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4【崇·最佳内应·祯】   朕[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4【崇·最佳内应·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平府。



由于久攻不克,费如鹤早已经分兵。



一千正兵、两千农兵,前去接收南京城防。



三千正兵、诸多民夫,留在太平府继续围攻。



其余士卒,分出去占领周边府县。



“兵院,有人送来一封信。”



“拿来。”



费如鹤知道是徐颖送来的,江南大局已定,徐颖又悄悄去了扬州。



这封信非常厚,若以重量来计件,肯定是要加收快递费的。



费如鹤粗略扫了一眼,朝着北面望去,嘀咕道:“崇祯疯了吧。”又下令道,“来人,把这封信送进城里。”



一个士卒奔至城下,顶着盾牌大喊:“莫要射箭,莫要射箭,我是来送信的!”



“乱箭射死!”



安庐巡抚郑二阳,害怕又是什么不利消息。



太平知府郑喻连忙劝说:“抚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且看看他送来什么军情。”



郑二阳不便跟知府起冲突,便让人把使者吊上来。



两人屏退左右,进入城楼看信。



郑二阳只瞟了几眼第一页,便迅速往后面翻。翻着翻着,突然停下来,全身都在发抖。



郑喻夺过信件,确认自己没看错,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是京城发来的塘报,好几份塘报合在一起,里面全是获罪官员的名单。



历史上的崇祯十二年,时隔半年之久,皇帝才开始大规模清算,处理满清破关时失职的官员,包括围剿流寇不力的官员。



一口气杀了太监、文官、武将三十三人,还有一大堆被下狱论罪,几乎人人都被降职训责。



而今牵连更广,直接杀了四十七人,熊文灿终于被关进大牢。



也不知是谁上疏弹劾,说太平府已经沦陷,郑二阳、郑喻全部从贼。于是,崇祯下令逮捕两人的家属,男的充军流放,女的打入教坊司。



郑喻此刻泪流满面:“陛下糊涂啊,便是要问罪,也该派人来看看啊。我等未降,却以降官论罪,岂非让前线将帅心寒,今后哪还有人愿意为国效命!”



“怎么派人来看?江面都被封锁了,”郑二阳叹息,“就算能顺利过江,你我也肯定有罪。呵呵,党争而已。”



郑喻愤怒道:“都什么时候了,朝中还在党争。一个巡抚,一个知府,一座坚城,上万江北新军,难道都是他们党争的筹码?”



郑二阳心灰意冷:“朝中局势,势同水火,已是不死不休之局面。”



郑二阳,军事理论家,医学家。



此君刚直不阿,曾废除潞王收租、征役的权利,还得罪过一堆太监和士绅。他被污蔑从贼,实在太正常了,就连东林党都不帮忙说话。



或者说,东林党自顾不暇。



东林党闹着要起复周延儒为首辅,薛国观自然不肯坐以待毙。



于是,薛国观借着崇祯惩处官员之机,唆使党羽大规模弹劾东林党,郑二阳就是其中一个倒霉蛋。



太平知府郑喻,则是被顺带诬陷的,谁让他跟郑二阳一起守城呢?



郑喻又重新翻看罪官名单,发现各地统兵督抚,至少有一半被问罪。就连监军太监,都被砍了好几个,崇祯皇帝这次真的发怒了。



最扯淡的是,崇祯只敢对太监和文官,以及那些失去军队的武将下手。



只要武将手里还有军队,崇祯都是“小惩大诫”。



比如左良玉,畏敌不前、临阵脱逃,只是降职三级,罚几个月工资而已。



敢打硬仗的武将,他们拼死为国杀敌,有可能军队打完了,反被皇帝问罪砍头。而那些临阵脱逃的武将,由于保住军队,就能保住官职和脑袋。



谁还愿意打仗?



郑喻越看越怒,猛然间黑化:“潜庵公,你我家人已失,儿孙皆被充军,妻女打入贱籍。我对得起朝廷,朝廷对不起我,我要献城投降贼寇,潜庵公是否还要为昏君效忠?”



郑二阳仿佛灵魂出窍,坐在那里宛如死人。



他一生为国辛劳奔波,到头来居然“被从贼”了,家人皆遭流放充军。可他没有从贼啊,南京都投降了,太平府还没投降,甚至还组织部队出城夜袭。



良久,郑二阳缓缓站起,有气无力道:“昏君无道,大明必亡,便献城吧。”



两人结伴出去,把知县也叫来,三人一起投降。



跟着他们投降的,还有史可法训练出的一万多江北新军。



……



南京。



李香君换上一身儒衫,跟背剑士子站在一起,翘首眺望远方江面。



听说赵天王要来。



赵瀚是从镇江过来的,南京投降之后,镇江跟着投降。投降的官兵,苦苦等待数日,才终于等来大同士卒接收城池。



这才叫望风而降,因为赵瀚的军队,当时离镇江还远得很。



“来了,来了!”



314【崇·最佳内应·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