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0【流放台湾的张献忠】(为企鹅大佬加更)   朕[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0【流放台湾的张献忠】(为企鹅大佬加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就晓得没有好事。”张献忠郁闷道。



这么多流寇,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扎堆。



一个流寇将领,配二十九个老贼,三十户安置在一处抱团取暖。



可以理解为,三十户一个殖民点,分散在全岛各处撒下去,让他们自己发展。前期肯定日子难过,张献忠都有可能被猎头族弄死,又或者死于南方山林中的疾病。



等他们占领足够多的地盘,就得分出一些给官府,赵瀚会组织百姓移民过去。



这些人生孩子的速度,赶得上赵瀚移民的速度?



流寇们打下的地盘越多,官府控制的土地就越多,移民数量将是流寇们的无数倍。



等移民村落组建农兵,就不怕流寇做大。



当移民足够多时,便可就地募兵,把荷兰人从台湾赶出去!



至于李定国……



说实话,赵瀚舍不得放走,主要是一种英雄情怀作祟。



单独把李定国留下来,赵瀚问道:“我要扩编骑兵,你做百人将干不干?”



李定国有些愣神,反问:“吴王为何独独厚待在下?”



赵瀚笑道:“你军纪不错。”



李定国的军纪确实不错,其表弟马思良带骑兵渡河之后,虽然缺粮到处劫掠村镇。但杀戮不多,以抢劫为主,没有故意杀人搞破坏。



而且,李定国举兵投降,又说服张献忠投降,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就连贪生怕死的白文选,因为有诈城之功,都可以不用送去台湾打野人。



白文选必须带着银子和家眷,前往南京居住,所带银子不得超过一千两。也不得带其他财货,如此就能轻松搜查其身家。



想了想,赵瀚又说:“你可以挑十个人,留下来做大同骑兵。但不得做军官,只能做普通士卒,今后军功升迁一视同仁。”



李定国仔细思考,爱将靳统武、表弟马思良被他留下,另外再挑选八个精于骑战的军将。



搞定张献忠之事,赵瀚该回南京称帝了,崇祯上吊的消息已经传到南边。



虽然打赢了张献忠,留下的烂摊子却一大堆。



主要还是粮食消耗过多,民力透支严重。接下来还要大规模移民和赈灾,一想想那些,就够赵瀚头疼的。



希望明年别再有大灾,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历史不变,今年已算崇祯年间的旱灾顶峰。



明年全国旱灾面积将减半,但受灾省份朝着南方转移。以赵瀚的地盘而论,明年的大致受灾区域如下:五分之三个湖南、五分之二个湖北、二分之一个安徽、三分之一个浙江、四分之一个福建。



后年还要来次更猛的,到时候湖南又是全省大旱,江西旱灾面积将达到四分之三。并且北方彻底缓过来了,全国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全部都在赵瀚的地盘!



赵瀚还得再扛两年大灾,接着再扛几年小灾。



历史上的满清,真是天命所在啊。



满清入关之后,北方瘟疫消停了,北方旱情也减轻了。反而南明小朝廷接着旱,旱灾严重的区域全转到南方。



汉阳码头。



张献忠带着一妻一妾、一子两女,以及二十九个拥有家眷的老贼,成为首批坐船南下的流寇。



他回望城池,有些失落,又很快铁石心肠起来。



投降是迫于无奈,因为部众都想投降。按张献忠自己的想法,人死鸟朝天,他要出山继续杀个痛快。



如今既然未死,那就去啥东蕃岛,定然能够东山再起!



造反他不敢,因为肯定没戏,但挣来几千亩田产,他认为自己绝对能做到。



赵瀚对此无所谓,张献忠的田产越多,官府的田产就更多。而且,张献忠还得分户口,一个户口本最多十个人。分户之后,下一代谁听他的?



李定国则留在汝宁府,加入新编的骑兵队伍,职务为大同军骑兵哨长,统领一百个骑兵。



大同军依旧只有六个师,但每个师扩编为10000人,其中2500人为龙骑兵。



另外,新编一个独立骑兵团,人数5000,皆为披甲骁骑,卢象升担任统帅。



战马主要来自张献忠的投降部队,这也是赵瀚劝降的主因之一。剩下的,民间也陆续搜罗了一些,还有一部份战马来自济州岛。



此时此刻,清军已经入关,一直把李自成撵到陕西,并且迅速派兵南下山东。



然后,黄台吉染上瘟疫……



(唉,一直说老王战争写得烂,那就加速完结这本部分吧。求月票。)



380【流放台湾的张献忠】(为企鹅大佬加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