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阵营   周天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阵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州。



秦军大帐。



“想不到这蜀地竟能造出如此宝剑来?”



魏章拿着一把锋利的宝剑,一边鉴赏着,一边赞叹不已。



突然,他发现面前几名将官神色怪异,于是放下宝剑来,问道:“我询问你们为何南线会失败,你们拿这宝剑给我作甚?”



为首一名将官道:“启禀将军,此非宝剑。”



魏章诧异道:“此剑还算不得宝剑?”



说着,他又抚摸了下剑锋,依旧是锋利无比,可不是幻觉啊!



那名将官回答道:“因为蜀军中许多人都使用这种剑。”



“什么?”



魏章大惊失色,道:“许多人?”



“是的,不仅仅是剑,还有长枪,弓箭,都要胜于我军。”那将官道:“而我军在南线兵力本就不如蜀军,故而战败。”



“......!”



魏章当即一屁股坐了下去,嘴里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外面张仪、公子疾是急得要命,但是身处局中的魏章,反而是从容应对,因为他认为前线楚军已经被打残,后面的蜀军,那更是不堪一击。



乃乌合之众。



故此他只是派遣一万人守住江州南边第一道防线,但结果很快就被蜀军攻破。



可是将他给气坏了,正准备兴师问罪,将官就拿了这把剑给他瞧。



在你看来这是宝剑,但是在蜀军那边,这只是常用武器。



兵力相差悬殊,这兵甲可还不如对方。



跟蜀军比起来,我们才是乌合之众啊!



魏章渐渐意识到,他们好像已经是瓮中之鳖。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郑国突然向韩国宣战,理由就是楚国曾三番五次帮助郑国,郑国决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发兵两万进攻韩国。



这可是将韩相公仲侈气坏了,这简直就是羞辱,你这弹丸小国也敢进攻我韩国,瞧不起谁啊!



同时他遣使大梁,怒骂魏王背信弃义,不讲武德。



这不用想也知道,魏国肯定从中作梗,不然的话,郑国都打不倒韩国。



但是如今韩国与魏国可还有军事同盟关系。



魏王表示被韩国使臣气着了,于是就宣布断绝与韩国盟约关系。



赵国跟上。



赵国已经将中山国打残打废,中山难以威胁到赵国,那赵国当然是见不得别人好,他可不想见到秦国独占巴蜀、南阳,而韩国可是重要的帮凶啊!



三晋同盟再一次宣告破裂。



但是赵国和魏国也没有宣布对韩作战,因为他们现在还得盯着齐国,齐国现在都气疯了,而且齐国此战没有什么损失,从战争开始到结束,齐国百姓连一个楚兵都没有见到,一直都是在徐州打,而且是齐国一直压着楚军打。



这得盯着齐国,不然的话,他们可能会报复。



但是他们都支持郑国揍韩国。



然而,三晋同盟的破裂,也预示着,赵国与魏国将有可能入侵韩国,韩君立刻命令从楚国撤军。



当然,他们是征得秦国的允许,因为这时候,韩国可不能失去秦国这个强大的盟友。



对于秦国而言,韩国也是不容有失,如果韩国不挡住魏国和赵国,到时他们将可以直接南下,从秦军背后发动进攻。



然而,这接连的变化,开始令身在楚国的秦军渐渐处于劣势。



他们现在甚至于连撤军都做不到。



因为魏章大军还困在江州,动弹不得。



张仪火速传信在濮阳的甘茂,让他出使齐国,让齐国遣使来楚国调解秦楚的纷争。



齐威王立刻答应,并且派遣卿大夫淳于髡出使楚国。



这淳于髡可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纵横家,他见到楚王,就开始为楚王分析当前局势。



之前的恩恩怨怨,咱们都不谈,就谈现在,秦楚若继续打下去,那只会玉石俱焚。



楚国纵使击败秦军,也将无力再巴蜀抵挡蜀军,一旦楚国从巴中败退,那么楚国将面临着新会的两面夹击。



如今蜀君主力可也叫新会啊!



而他们齐国如今也正在面临着赵魏宋新三国一会的包围。



同时秦国现在也面临着楚、蜀的包夹。



换而言之,如今秦、楚、齐都需要盟友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困境,那为什么我们三国不结盟。



只要我们三国结盟,那他们就都是渣渣。



到时我们可以三分天下。



楚国内部很多人一直都想跟秦国和解,赶紧掉过头来对付新会,新会在淮河一带扩张的太快,太可怕了,占领城池,都是兵不血刃。



只不过由于之前张仪狮子大开口,惹怒了楚怀王,也惹怒了昭阳。



再加上楚国内政是一片混乱,保守派肆意假传王令,而昭阳也是擅自行动,搞得外交工作完全无法进行,秦楚双方都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齐国使臣一来,反而帮助楚国稳定住内部混乱的局势,因为淳于髡肯定是要面对楚王,答不答应,都在于楚怀王,保守派也哀求楚王答应与秦国和解,楚怀王借此是重新主导局势。



但楚怀王表示秦军若不退出楚国领土,他就绝不妥协。



他也不傻,秦军要是不退的话,前线楚军也不会听朝廷的,这都已经打红了眼,且双方现在战局是扑朔迷离,一方面秦国在邓地咄咄逼人,但另一方面,楚军和蜀军又在江州包围秦军,那凭什么楚国要割地求和。



淳于髡立刻表示,我去跟秦国谈。



他就是张仪请来的,张仪如今非常清楚,继续打下去,那只是为别人做嫁衣,秦国连一根毛都捞不到。



他请齐国来,其实就是给双方找一个台阶下。



在齐国的调解上,不但秦楚达成和解,而且三国还达成联盟,当然,这里面还包括韩国,只不过目前他们三国先结盟。



秦国表示将退出邓地,同时二国在巴蜀划清界限,蜀地归秦国势力范围,而巴则归楚国势力范围。



这楚国没道理不答应,因为蜀地又不在楚国的控制中。



秦楚齐三国首次达成结盟,同时还有韩国,以及他们还打算拉拢燕国。



这将是一个加强连横同盟。



而那边则是一个虚弱版的合纵同盟。



不管是加强,还是虚弱,这都是当今时代主旋律。



合纵连横。



三方立刻安排作战计划。



邓地的秦军直接去到韩国支援,魏章率领的秦军协同巴中的楚军对抗蜀军,同时楚国在邓地的主力将掉头对付东边的新会。



而齐国将出兵宋国。



.....



而此时此刻,姬定却还在不紧不慢地在安排工作,他主要是负责作坊生产。



东部新会最为强大的实力,其实是在于工业,而非农业。



目前新会占领的区域,包含楚国九成的船坞,五成的作坊,有着十万规模的熟手工匠。



这可是新会最为宝贵的财富。



而如今,终于不需要才藏着掖着。



他利用一些先进的生产制度,将这十万工匠的生产力拉升到极致。



同时,巴蜀还调来一批冶炼工匠,在这里建设大量的水力冶炼作坊,不得不承认,这块地也是一块宝地。



土地肥沃,水力充沛,那河道如蜘蛛网一般遍布各个角落,运输基本上不需要走陆路,同时还蕴含着不少的资源。



成批的武器、农具,是日夜不停地从作坊里面运送出来,分发给当地的百姓和士兵。



......



嗖嗖嗖嗖!



姬定站在半山腰上,看着遮天蔽日的弩箭整齐划一地从空中飞过,又听得远处传来一阵木头被击碎的声音。



他满意地点点头道:“看来这床弩的效果不错啊!”



子让笑道:“这还是你看得长远,当初就将这弓弩技术藏于造船技术中,如今船坞稍一改造,我们立刻就能够生产大量的弓弩箭矢。”



姬定呵呵道:“但愿我们不要使用这些武器,因为这真的是太可怕了。”



子让哼道:“但你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



他太了解姬定,要是用不到这么多武器,他绝不会生产这么多。



显然,姬定在为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过得片刻,只见法克走了过来,道:“先生,方才楚都传来消息,楚国与秦国、齐国达成联盟。”



姬定笑道:“张仪又一次没有令我失望啊!”



外交是他的专业,他怎么可能想不到,秦楚齐会勾搭在一块,这当然是他的预计之中,唯一一点偏差,他原本设想干掉楚王,贵族代表楚国与秦齐结盟。



但这并不影响大局。



子让皱眉道:“若秦、楚、齐三国联盟,那对我们可是非常不利啊!”



姬定道:“老先生,我们的目标是天下,而不是楚国,若不让他们相互削弱,到时我们又如何能够令天下得到大治。”



子让道:“可如此一来,我们也会被削弱啊!”



姬定摇头笑道:“不!我们只会越打越强,只要这场大战打起来,那么等到他们回过神来,就已经无人可以阻挡我们。”



子让皱眉道:“越打越强?”



法克嘿嘿道:“看来那翟老弟没有及时向老先生汇报前线情况,如今整个淮河地区,遍地都是我们的人,我们的兵马只会越打越多,毕竟楚国境内贵族少,奴仆多啊!”



姬定瞪他一眼,道:“就你聪明。没大没小。”



法克讪讪一笑,然后垂下头去。



姬定抬头望了眼阴霾的天空,又向子让道:“这个冬天过后,我们将会令各诸侯国震惊。”



他已经渡过他最为虚弱的时期,在那个时段,没有扼杀住他,他就不认为还能有人能够挡住他的野心。



......



寒冬来临。



各方不约而同的罢兵休战。



毕竟今年可是从年头打到年尾,而谁都知道,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是蓄势待发,大家都需要休整兵马,全力应付这场空前规模的战争。



楚都!



大殿上,只见那上官展和上官子兰躺在血泊之中。



昭阳用袍袖抹去剑上的血,然后将剑放入剑鞘,看向对面瑟瑟发抖的上官纵等人,缓缓道:“此事到此为止,但是接下来我们必须要团结在大王身边,否则的话,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上官纵等人齐齐向楚怀王拱手道:“多谢大王不杀之恩,臣等愿能将功赎罪,以报王恩。”



楚怀王神色动容,俯身回得一礼,道:“寡人亦有错,未能及时察觉到周济野心,以至于中了他的奸计。”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阵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