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后勤运输   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后勤运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秦国要是准备为死去的百姓报仇,大军行军的距离将会在万里之上,后勤补给线会拉的很长,而且安息、西域等国都是位于高原、沙漠等地形,无形之中更是加大了后勤的压力。



古时候,国家想往前线运粮,实在是太难了。



古时候的运输条件极其有限,所用的力量,无非是人力和畜力,有的时候,或许还可以使用河运。



大秦要不是拥有直道,攻打匈奴和东胡的时候,绝对没有那么快就结束了战斗。



而使用人力和畜力的话,就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粮草的消耗问题。



要知道,人和牲畜往前线运粮,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消耗粮草的。



而且,消耗粮草的数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比如在明朝的时候,从江浙一带往北方的宣府大同前线运粮,消耗比可以达到三比一。也就是说,路上消耗三份粮草,才能往前线运一份粮草。



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沿路修建粮仓就成了选择,但是粮仓本身又成了敌人首要攻击的目标。除此之外,驻守粮仓的人非常出现贪污,倒卖粮仓中粮食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



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两个贪污点,一个是吃空饷,另一个就是粮草军械。



秦朝的时候,就专门修建了一种叫做“甬道”的通道,是秦人作战专门修筑的后勤补给线,两侧有土筑矮墙隔绝,非军事用途不准上路,其实甬道的用途就是军用的高速公路了。



而杨子墨的想法就是搭建专业化的后勤保障部队,开发新式的运输工具,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草消耗。



现在大秦境内分包给商贾的道路建设项目,就是修建更多的水泥道路,构筑大秦的全国道路网,有了水泥道路,大秦战时运输物资的道路就不会受天气的影响。



而且全国的水泥路建设,都是按照帝都、郡城、县城的排列顺序依次修建的。



咸阳与重要郡城之间修筑的是八车道,郡与郡之间修筑的是六车道。每一条道路都能供大秦最大的驷马战车通行。



秦国之前就修建了几条重要的驰道。



有今高陵通上郡的上郡道。



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



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



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



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



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现在的驰道都被水泥道路所代替,宽度维持在八辆驷马战车并行的宽度,取消了专门用于皇帝出行的部分,改为皇帝出行的时候,临时占用中间四条道路。



这样一来就降低了修建的规模,毕竟69米宽的道路在后世都很少见,不仅利用率非常的低,而且还很耗费人力、物力。



而方便面的研制成功,更是直接把粮食做成成品的食物,减少了运输的规模,降低了运输成本。



有了方便面,大秦就能因此开发出便于急行军、远距离奔袭的行军单兵食品。



第150章 后勤运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