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   大明第一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城里城外,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却还有一个人,对诸暨的战斗,没法不闻不问,那就是徐达!



他原本在建德坐镇,距离胡大海不算远。就在老朱的书信送到胡大海手里之前,一封以张希孟私人名义发来的信,落到了徐达手里。



只不过虽然是私人名义,但是上面的内容却把徐达吓得不轻。



上位竟然要杀胡大海的儿子?



难道就不怕胡大海盛怒之下,反叛朱家军吗?



眼下的胡大海,不管是投降方国珍,还是去投靠张士诚,都是轻而易举。



一位指挥使级别的将领投敌,给朱家军的打击,绝对是灾难性的。自从朱家军建立,还没有出想过这种事情,莫非要发生在我的手上?



徐达怔了片刻,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张希孟在书信中提到,朱元璋已经给胡大海去信了……这事情就奇了!



为什么老朱会告诉胡大海,却是张希孟给自己写私人信件?



难道不是应该让我做好准备,尽力隐瞒胡大海吗?



怎么反了过来?



徐达沉默良久,突然意识到了事情的奥妙!



胡大海的部下会跟着他反叛吗?



貌似很难!



徐达扪心自问,手下将士会听他的吗?



打仗或许可以,但是别的事情,还是别做梦了。



这些士兵几乎都有朱元璋给的田亩,家人安居乐业,粮饷待遇都是顶好的,凭什么跟着你造反?



而且张希孟推动军中识字,还有各种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背诵军规活动……这一连串的事情弄下来,朱家军已经不再是兵归将有,情况大不相同。



当然了,一个主将,能不能把手下拐走?



还是不能下断言,就说一定不能。



假如朱元璋给徐达写信,告诉他事情……徐达就必须要做出动作,防备胡大海反叛。



可一旦徐达做出动作,让胡大海查之,没准会起反作用,让胡大海在惊惧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那样的话,就弄巧成拙了。



不能不告诉徐达,又不能正式通报徐达,



所以才有了张希孟的信,告诉了,又没完全告诉!



这手段还真是细腻啊!



那自己到底要怎么办?



徐达沉吟一阵,竟然也有了主意。



“传我的命令,立刻准备三万八千石军粮,送去诸暨,给胡指挥使!”



三万八千石,算是很少吗?



以朱家军的税收水平来算,差不多是五千户一年的税粮。



而当下一个普通的县,能有七八千户,两三万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大半个县一年的税收,也就是这些。定远是大县,有太多的县,远不如定远富庶。



如果拿来养兵,普通士兵不打仗的时候,一天一斤半粮食,打仗的时候,会提高到二斤主食。



一石粮也够吃六十天!三万八千石粮食,就够三万八千人,吃两个月之多。



放在那里,就是一座大山!



“但愿老胡不要糊涂啊!”



徐达做出了安排,派出粮队,前往诸暨。



几乎与此同时,胡大海竟然让人送信,他要督兵攻城,请徐达派兵协助。得到了消息的徐达,露出了笑容,总算没有不可收拾。



上位看人真准啊!



徐达亲自统兵前来。



小小的诸暨县城,空前热闹,胡大海集结二百门回回炮,猛轰城墙……每一枚弹丸,都带着胡大海的愤怒,划过长空,愤怒地砸向城墙。



足足一个上午的怒射,城楼粉身碎骨,其中的几十名元军化成遍地尸体,血染青砖。



又有城墙被砸出了裂缝,伴随着沉重的弹丸轰击,宛如巨锤,一下又一下……在中午时分,一段十丈长的城墙,垮塌下来。



“乌龟壳终于敲开了!胡关住,你给老子上!”



伴随着胡大海的怒吼,胡关住率领着精锐甲士,奔着缺口,发足狂奔,一无所惧,扑了上去。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