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说是最大的城池,可大明统治疆域之辽阔,还有城池一千余座。
在这里的大部分外臣,他们的国家所统治的人口,连京师都远远比不上。
拿什么和大明抗衡,唯有俯首称臣,老老实实做好臣子该做的事情。
和外臣不同,文武百官,尤其是国子监的学子们,脸上那骄傲之色,一览无遗。
这就是他们要效忠的皇帝,这就是他们的大明的百姓,这就是他们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天下。
在这等氛围下,别说是官吏,学子,院士,外臣了。
就连在承天门上的嫔妃,藩王,皇孙都是鸦雀无声,心神为之所夺。
咚!咚咚!咚!咚咚!
轰!轰!轰!轰!轰!
鼓声之下,突然地面好似有些颤动,似乎有个巨人,从远方走来,这是脚踏在地面的声音。
所有人,下意识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阅兵开始了,远方的身影逐渐清晰,整齐的方队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这来自于后世的方队阅兵,终于第一次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他们步伐整齐划一,脚步铿锵有力,每一步落下,都踩在了鼓点之上,那目不斜视的眼神,极为凌厉,骇人心魄。
而这样的方队,不是一个,是整整齐齐十六个,一同前进。
每个方队为三百五十人,十六方队,恰好是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人。
在这前方,是卫所的指挥使,副指挥使。
眼看着列成方队的将士们,坚定不移的走来,在前排的百姓心生恐惧,忍不住向后退去。
这样的视觉冲击力,简直是难以想象。
精锐的将士就已经足够让百姓震撼了,如此军纪的将士,整齐划一动作,是百姓们想都没想过的存在。
文武百官更不用说了,一个个贴到护城河的旁边,只想看得更加清楚一点。
而那些异国使臣们,嘴巴都可以放进去一个鸡蛋了。
每年来大明朝贡的国家不多,不过在天界寺这里,还是住着非常多的异国使臣。
这些使臣相当于后世的驻明大使一般,是长期在大明京师生活。
他们的吃穿用度,基本上也是由大明负责。
每次朝贡,基本上都是由这些驻扎使臣先递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才会传信回去自己的国家。
目前在承天门下观礼的国家有:爪哇,琉球,乌斯藏,占城,西番,打箭炉,暹罗,须文达,朵甘,高丽,墨剌,哈梅里,真腊,别失八里、撒马儿罕。
当十六方队将士们出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皮儿马黑麻更是眼睛都不眨的盯着,他要从这方面,探索大明将士的战力。
仔细看去,每一个将士都是精神抖擞,面色上全是荣耀之光。
当十六个方队,来到承天门正中央的时候。
前方的指挥大喊:“向右看!!!立正!!!”
十六方队的将士右侧头,大喊:“一!二!”
不知是故意还是恰好,这一刻将士们的眼光,全都落在了承天门下,外交使臣,文武百官之中。
十六方队一卫,共计五六千百人。
然这呐喊的气势,如有千军万马。
首当其冲之下,所有在承天门下之人,都恐惧般向后退去,不少人甚至的跌倒在地。
卫队指挥使,向前几步,单膝跪地,大声道:“左军都督府旗下镇南卫,拜见陛下,拜见太孙殿下。”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随着单独的呐喊结束,后方十六方队,五千六百人尽皆单膝下跪,朝承天门方向大喊:“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这种超强的仪式感,让朱元璋年迈的身子,都变得激动颤抖起来。
在这一刻,鼓声奏乐也停了下来,这是方便陛下训话。
不然怕是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还好承天门到卫所这边,也就不到二十米的距离,朱元璋长吸一口气,而后朗盛道:
“众将平身!”
“谢陛下!”
随着将士们的起身,鼓乐重新想起。
“所有将士,听我号令,起步....走!”
跟随着鼓点,左军都督府旗下镇南卫的阅兵,便算是到此结束了。
苦练一月,就是为这不到半炷香的展示时间。
然而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都觉得是非常的值得。
在数十万百姓的目光中,在中外数以千记的大臣。
还有陛下,太孙殿下,皇室贵胄。
展示自己。
这一刻,镇南卫的五千六百名将士,已经是脱胎换骨。
为大明而战的信念,油然而生。
从此,镇南卫有了真正的军魂。
“大孙,了不得,你真是了不得,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般的军队。”
“如此大军,与咱十万,可当百万之用!”
镇南卫的细微变化,在朱元璋眼中秋毫毕现,打了大半辈子仗的朱元璋,自然知道镇南卫的变化意味着什么。ŴŴŴ.BiQuPai.Com
并不是说镇南卫个个都能以一当十了,而是在这些将士们的心中,有了信念,有了为大明死战的信念。
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有一个死亡比例。
比如一万兵卒,当达到一成五的死亡后,很容易造成雪崩的连锁反应,直接溃散逃亡。
优秀的将领,通过练兵,可以将这个死亡比例提高。
历朝历代的名将,甚至有达到伤亡五成,还依旧可以持续作战的。
所谓哀兵必胜,也就是士气的缘故了。
当然,这是不包括困兽之战,亦或是几百上千人的精锐小队。
至少也是万人往上的规模。
而现在的镇南卫,朱元璋保底估计,至少都是能达到五成伤亡还依旧能够全力作战。
当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战场的时候,对于敌人,那就是一场灾难。
在鼓声的响动中,朱元璋不由朝远方望去。
在那里,又是十六个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
在人员的气势上,完全不比刚才的镇南卫差,甚至隐约还要强上一些。
朱元璋知道,今日像这样的阅兵,这样的卫所,还有三十卫。
其中训练时间最久的十二亲卫,还没有出场。
还有,那压轴大孙直属亲卫玄甲卫。
三十二卫,将近十万八千人,这个阅兵的时间段,最低都得一个半时辰了。
随着一列列卫所的将士走过,整体的气势,都在不断的上涨。
后面出场的将士,普通百姓看不出,可但凡懂兵之人就能察觉到,是越发的强悍。
不管是京师官吏,亦或是外交使臣。
大部分的后背,都已经湿透了。
这是遭受到了将士们的气势镇压。
每个卫所在承天门下的‘向右看!’。
都直接覆盖到他们的身上。
全程高能,身体紧绷。
一些年迈的大臣,已经因为承受不住昏倒,而被官宦拖走了。
“这样的将士,这天下真的有可以对抗的吗。”
“我撒马尔罕的勇猛将士们,若是对上他们,怕是连半成胜算都没有。”
“为什么,为什么大明的将士如此强悍,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使臣汇报,他们都是吃屎了吗。”
“不行,我回去后,一定要告诉爷爷,大明不能惹,太强了,太强了。”
“仅仅就是目前看到这些在京师的将士,估计能挡我撒马尔罕数十万大军。”
“对于大明,只能结好,不能交恶。”
皮儿马黑麻双手紧握,盯着前方不断走过的大明将士,心中对自己说道。
这一次的阅兵,给皮儿马黑麻对大明,是颠覆式的印象。
这样的场景,真的太过于摄人心魄了。
别说见过,是他听都未曾听说过的强军。
爷爷帖木儿麾下的直属大军,是他曾经见过的最强军队。
在中亚的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对比眼前的将士来,啥也不是!
阅兵的进行,许多人的心中,开始发生悄然变化。
淮西武将集团,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所有将军,长期掌兵的他们,都是看得目瞪口呆,热血沸腾。
要知道这些将士,可都是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他们作为长官,除了一些直管卫所的指挥使,大部分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将士就完全换了一个模样。
“假如,我率领这样的将士出战......”
这个想法,几乎在所有的将军脑海中冒泡。
麾下有这样的将士,建功立业,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对比武官的兴奋,文臣们在回过神来后,就显得有些担忧了。
按照历史的发展,在建国后的平稳年代,文人一定是压武人一头的。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这是必然发生的情况。
可现在,随着太孙殿下的出现,好似这个惯例将要被打破了。
一场阅兵下来,谁都能预料到,武人的地位,将会得到难以想象的提升。
就现在京师百姓的反应,都能观测出一二来。
原本百姓对于军队,是反感,厌恶,尤其是兵役,心中抗拒。
这是历朝历代兵役的影响。
可在这一刻,不少壮年男子,心里头已经开始隐约冒出当兵的想法了。
文人的精神领袖,刘三吾。
此刻已经回到了翰林院中。
官宦刚离开,太医还未来,他就睁开了眼睛。
与其一同的,还有两位年纪差不多大的翰林院院士。
一人是张信,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一人是白信蹈,江南地区有名大儒,现翰林院院士。
“先生,这番下来,莪等该何去何从,原以为太孙上位,当重用文臣,可如今看来,太孙殿下面善心狠,心中的野望,比之陛下都不逞多让啊!”
五十多岁的掌张信,八十岁的刘三吾,七十岁出头的白信蹈面前,还显得很是年轻。
而这番话,也说出了他的担忧。
白信蹈也是沉声道:“此言在理,这些丘八的变化着实惊人,甚至比之兵书上操练出来的将士,还要强上几分。”
“由此可见,太孙殿下对于军事,征伐,尤为感兴趣,还有比拟陛下的天资。”
“陛下年迈,自然不会擅动兵戈,可太孙殿下不同,按照记载,太孙殿下当是今年本月,才满十八。”
“年轻人,难免气盛,有掌如此强军,个中野望怕是难以估量。”
刘三吾听到两人的话,也是赞同的点头,叹息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今日大明之强盛,在老夫看来,不见得是个好事。”
“诚然,老夫有看到,对于诸多外臣来说,产生了足够的震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可边疆的征伐,又哪是因为争夺土地,草原上的威胁,是因为他们的粮食,让他们活不下去了。”
“每年的朝贡,就是我大明对其救济,让他们能够勉强维持,不至于边疆混乱。”
“可我大明的粮食,连自家的百姓都不够吃,怎能安抚得住这众多臣国。”
“以太孙殿下的脾性,若是边疆有战事发生,亦或是不利我大明,则必将勃然大怒,兴万兵以战,至那时,将血流成河。”
说完,刘三吾喟然长叹。
此时,张信和白信蹈,满脸忧国忧民。
半晌,白信蹈咬牙道:“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们能想到的这些,陛下肯定有所察觉,只是太孙殿下十年归来,宠爱无双,即便是知道,陛下也不忍责怪。”
“如今,唯有一人以性命警示陛下,太孙殿下。方可唤起陛下,殿下心中警示。”
这话说完,张信面色坚毅,想要开口说话。
却被白信蹈一把拉住衣袖。
只见白信蹈沉声道:“我如今已有七十,这辈子也算是活够了,信,你才不过天命之年,往后还有很长的日子。”
说完,白信蹈看向刘三吾,继续道:“先生,你不能去,这天下文人,尚且还需你来带领。”
“如此,自然我去,当最合适!”
白信蹈声音坚定的说道。
刘三吾听到这话,千言万语堵在喉间,却不知从何说起。
唯有双手紧紧握住白信蹈,才能表达心中激动之情。
便是刘三吾三人,在这里密谈的时候。
承天门外大阅兵,也即将到了尾声。
上卫,即宫廷十二亲卫的最后一卫,并非是锦衣卫。
锦衣卫因为职责问题,并没有参与到这次的大阅兵之中。
替代锦衣卫的,便是朱英直属亲卫,玄甲卫。
玄甲卫的服饰,经过了朱英的调整,紧身加黑红披风的设计,显得更加精炼利落,更有一种华丽贵气的体现。
他们的列队,比起前面的三十一卫,更加整齐。
甚至在身高上,都是高度的统一。
这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加令人瞩目。
最特别的是,在他们身上,不仅有佩刀,还有一根类似于火铳般的事物。
说它是火铳吧,好像又不像,没人见过这般细长的火铳,更像是加厚的长棍。
当玄甲卫出现的时候。
在承天门最高地台上的朱元璋,侧身看向大孙,笑道:“该你了,大孙。”
这声音,带着一丝解脱,还有浓厚的沙哑。
三十一声的呐喊,让朱元璋的嗓子早就承受不住了。
一直都是靠着兴奋和激动支撑着。
而当玄甲卫出现,朱元璋便决定把这最后一声的机会,让与大孙。
显然,对于老爷子的相让,是没有出现在既定流程中的,完全是老爷子的临时起意。
不过在这一刻,早就旁观多时的朱英,仅仅是刹那的停顿,便就回道:“必不让爷爷失望。”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如释重负的走下台来。
一个多时辰的站立呐喊,让已有六十多岁朱元璋,感到些许吃不消。
这一放松,差点没跌倒。
朱英眼疾手快,顿时扶住,同时对太监吩咐道:“快把龙椅搬过来。”
龙椅是早就备好了的,不过朱元璋之前一直不肯坐。
现在这么个情况,也只能坐下歇息。
刘和马上端来参茶,为朱元璋弥补亏空的气血。
一口参茶下肚,朱元璋的气色红润了许多。
朱英见此,这才开始走上前方高台。
当朱英走上高台的那一刻,朱元璋摆摆手,刘和马上对两个宦官使眼色。
两个宦官扯起腿,分别朝着左右击鼓的鼓手飞奔过去。
当玄甲卫即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鼓声和奏乐变得越发慷慨激昂起来。
朱元璋的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是他在没通知大孙,特意的进行了修改。
听到鼓乐变化的朱英,顿时就明白这都是老爷子的授意。
他没有选择回头,因为此刻的玄甲卫,已经走到了承天门下。
玄甲卫指挥使抬头,第一时间就认出了站在承天门上的并非是陛下,而是换成了太孙殿下。
顿时,心情更为激动了起来。
“直属亲卫玄甲卫,拜见太孙殿下!”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感受到这无与伦比的气势冲击,朱英浑身都在颤抖。
这不是害怕,是兴奋,是激动,是满满的成就感!
有明一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纵观古今,为最硬气之王朝。
铁骨铮铮,堪为华夏脊梁。
何其有幸,降于大明,为这大明,第一太孙。
如今大明之国力,冠绝寰宇。
大明之强盛,已为巅峰。
即是如此,朱英有什么理由,这让这天下,这日月之所照,不皆为大明之江山。
想到此处,朱英望向玄甲卫五千六百人,朗声大喝道:
“全体都有!听吾号令!”
“点火!”
“鸣枪!”
“为大明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皇长孙更新,第293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第293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