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相通的文化   医品农女的作妖日常[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相通的文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崔明珠揺揺头:“不是学费,我想开一个医馆,你可以入股。”



“平常的病你来看,你看不了的就找我,我允许你在旁边看着我治病。能不能学



到,就看你的本事。”



薛赐的眼睛亮晶晶的:“真的!?”



他自认为天赋异禀,只要让他在旁边看,就算不能当场学会,但他回去再多琢磨



琢磨,肯定也能学个八九不离十。



崔书清几不可查地揺了摇头,阿姐给自己治腿的时候,只问了自己一句信不信她,



自己说信,紧接着阿姐就端来一碗黑乎乎的水让他喝下,美其名曰药。



但他前世是研究古文化的,但凡和古字沾边的东西他都有所涉猎。



虽然这个世界并非古代,但也有很多相通的文化,那碗药分明就是普通的补气的



药,和他的腿伤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但神奇的是,他喝完药之后,腿伤确实好了。



从那一刻,他就在心里确定了,崔明珠身上应该有一个类似于小说中金手指的东西,只是不知道这金手指具体是什么。



薛赐想要靠看学会崔明珠的医术,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而薛赐却不知道这一切,还十分开心地加快了扒饭速度,吃完就立马去寻铺子开药铺去了。



因为科举改革的关系,大昌国兴起了一股读书风潮。



不少富商联名开办了书院,饶州主城也有一所。



名叫“山岳书院“。



“阿姐,山岳书院的院长今日来我们学堂招生,我和礼正都通过了。”午饭的时候,崔书清向崔明珠说起这件事。



崔明珠点点头:“这是好事,山岳书院的夫子据说都是举人。你虽然才学高,但对科举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还不熟悉,可以多向夫子请教请教。”



“嗯。”崔书清心中早就有了打算,不过是知会崔明珠一声。



只不过书院不比学堂,现在科举改革了,书院里面龙蛇混杂,什么样的学子都有,他如果要进书



提示:如果微信登录存在异常,请先启动微信



崔明珠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临行前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给两人收拾好包袱,叶三娘有些舍不得,叮嘱兄弟俩要经常回来。



虽然主城离家中只有小半日路程,可书院有书院的规定,没什么重大事件。是不可以私自离开书院的。



崔明珠打算亲自送二人到书院门口,正巧碰上何家夫人也送自己的儿子去书院。热情邀请崔明珠姐弟三人同乘。



崔明珠不好推辞,便搭了一趟顺风车。



到了书院,就见门口停了许多马车,每一辆都豪华不已。



何家这辆在永河镇还算不错的马车看起来就有些寒酸。



看到崔明珠几人,见他们的马车如此小家子气,尤其是崔明珠姐弟三人还背着包袱,连个家丁仆从都没有。



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指指点点。



“那几人是谁啊?怎么连辆像样的马车都没有?”



“谁知道呢,书院开学什么人都想进来,没准是哪个乡下来的土老鳖吧!”



“就这样还来书院上学,你看那边三个,好像还是蹭车来的,自己背着包袱呢!”



“都散了散了吧,小门小户的,有什么好看的。”



嘀嘀咕咕地走进了书院。



何家的人脸色都不好看,他们在永河镇是首富,家里又有远亲在京中做官。



一般县令都要给他们几分薄面,什么时候这么委屈过?还要被这些毛头小子奚落。



反倒是被说得更不堪的崔明珠三人,面色不改,好像没有听见那些人的话一样。



何田氏不由得开口问:“崔姑娘不生气?”



她可是听那位做京官的远亲说了,科举改革的事情是太子提出来的,前段时间太子一直在永河镇,而崔明珠每天都去给太子送饭。



她猜想,这事八成和崔明珠也有关系。



不然太子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怎么都不提科举改革的事情?



偏偏这个时候提了?



尤其是那条身体残缺者亦可参考。



她记得崔书清之前可是跛脚,这科举改革看着就像是崔姑娘提出来的。



她别的本事没有,看人一向很准。



这些商籍富子能够读书,都是崔明珠的功劳。



却还反过来嘲笑崔明珠寒酸!



她都气得不行,偏偏崔明珠跟个没事人一样。



崔明珠听到何田氏的问话,一边往书院里走,一边回答:“我本就是蹭车来的,也的确是小门小户。他们没有说错,我又何必动怒?”



何田氏:“...”



啊这.....她竟无法反驳。



新开学第一天,书院除了学子还有不少来来往往的家仆,在给他们的少爷小姐搬东西。



这是科考中最大的一个争议。



女子可参考。



放在科举改革的最后一条,不管它的位置多么不显眼,却是实实在在放上去了。



第51章相通的文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