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突查   六零再婚夫妻[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突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人都忍不住想笑。



这么夸张的话他也敢说。



邵耀宗:“不信?等着。”



到车里拿出一杆枪。



赵、钱两位同志的瞳孔放大,  年轻的警卫员微微蹙眉,他若是没记错,这枪是传说中的汉阳造吧。



据说二十五年前就已停产。



可以进博物馆的东西,  部队还在使用,  怎么可能。



如果这枪是从对岸战场上退下来的,  不值得运回去,  就近放在此地的仓库,  没什么不可能。



然而这点别说初来乍到的这三位,  就是邵耀宗也是此次拉练前去仓库领防身的枪支弹药才知道,  还有这么多“宝贝”。



邵耀宗静静地看着三人,  还看吗?



赵同志看一下邵耀宗另一只手里的手/枪,“这把是近几年的吧?”



邵耀宗点头:“这种很少,只有团级以上干部才有。”



钱同志不禁问:“除了这种枪,你们部队现在用的全是那种——那种汉式步/枪?”



邵耀宗笑道:“怎么可能。这种枪总产量也没多少。”



钱同志道:“那有没有近几年生产的?”



邵耀宗哪知道,  他一不是师长,二不是政委,三不是仓库管理员,  “近几年是指四年还是五年?”



这几年从上到下乱成什么样,不需要邵耀宗说明,  钱同志也知道。



工厂纵然没乱,可外面群魔乱舞,工人不可能不受影响。每天照常上班,效率也远远不能跟以前比。



产量少,  自然轮不到边防军。



赵同志沉吟片刻,  道:“请带我们去看看。”



“行!”邵耀宗开着运输车在前面带路。



四人吉普车在后。



五六分钟就抵达宿营地。



宿营地也有卫兵守着,  但不是三个连的人,  而是邵耀宗的警卫班。



这些人抱的枪比“汉阳造”年轻一点,  但也是五十年代出的。



赵姓同志眉头深皱。



邵耀宗见状,心中暗喜,面上宛如古井,没有任何波澜,“几位同志,要不要上山看看?”



钱姓同志第一反应是看赵同志。



赵同志想想此行目的,随邵耀宗进山。刚到半山腰,几人就被头顶荒草的兵团团围住。



那些兵拨开挡着眼睛的荒草,一看是邵耀宗,连忙下抢,“团长怎么上来了?”



邵耀宗:“这几位同志好奇,我带他们过来看看。你们继续。”



一众人瞧着他们很像后勤人员,误以为没见过野外拉练,所以都想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虽然他们也是第一次出来对抗练习,可他们在这边呆七八天了。



刚开始上树都费劲。



近几天为了躲避“敌人”,一个个都变成猴子,往上一跳,勾住树枝,不待树枝弯下来就翻到树上。



钱同志的眼睛猛一亮,这身手赶上师部的王牌军了。



赵同志挑起眉头,可一看到挂在他们身上,足足有十五岁的抢,嘴边的笑意瞬间消失。



邵耀宗装没看见两人失态,继续说:“早几天是负重训练,今天是对抗演习,他们是守方,攻方应该快到了,我们不能呆在这儿。”



赵同志点一下头,忽然想到一点,“不是三个营都在训练吗?”



“是的。一营攻,二营守,三营浑水摸鱼摘桃子。”



钱同志不禁问:“还能这么练?”



邵耀宗反问:“怎么不能?谁规定战场上只能有两支部队?”



钱同志张了张口,想到建国前战场上何止三方,说八方也不为过。



赵同志笑道:“邵团长说的对。邵团长,带我们去三营看看。”



邵耀宗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三营现在在哪儿。”



“你也不知道?”



赵、钱两位同志异口同声。



邵耀宗点头:“不过肯定在这片山头。”



赵同志往四周看了看,这座山方圆得有六七公里。等他们找到三营,恐怕天都黑了。



“要不去一营看看?”



趴在树上跟树融为一体的士兵同时低头看过来。



赵同志本想问一营在哪儿。一看到他们竖起耳朵等着听,赶忙把话咽回去,“算了吧。”



“那下山?”邵耀宗问。



赵同志不能在安东耽误太久,闻言道:“行。”



“我送你们过去吧。以前南边那条路能直接到师部。早两年太乱,师部担心那些人闯进来,就在桥边弄了一个大门。那边没电话,你们自己过去的话,等卫兵通知,估计得等半小时。”



这么冷的天,不论搁车里还是下来等都不舒服。



尤其桥上,风肯定特别大。



突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