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0.躺椅产出,家具发展路线开启(祝一切顺利)   我在1982有个家[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0.躺椅产出,家具发展路线开启(祝一切顺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在1982有个家正文卷310.躺椅产出,家具发展路线开启王忆这边正在抒情,身后突然来了人。



来了人也就罢了,他希望是秋渭水。



如果此时秋渭水温柔的从后面拥抱住他的虎背熊腰,那不失为一段佳话。



可来的是王真尧老爷子。



老爷子欣慰的说:“王老师你大学生脑瓜子就是灵光,我刚才教了你挖海蚯蚓的五个要点,但有一点没跟你说,那就是到了沙滩上不急着下手,要先居高望远,找找哪里窝洞多。”



王忆暗道我确实是在居高望远,但我没有找沙虫洞,我在欣赏八月清晨的海上盛景。



老爷子这边伸手在眉目上搭了个凉棚仔细的看向周围,说道:“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行了,咱往南边走!”



王忆懵了。



我草这老爷子一眼就看遍沙滩找到了沙虫多的地方?这有点神奇了吧?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鹰眼?



沙虫洞比较好找,朝阳光芒之下,平整的沙滩上有一撮一撮的细沙鼓起来,旁边还有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迹,这就是沙虫的洞抠。



王真尧老爷子确实经验丰富,他挖沙虫已经接近七十年,真是会走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奶奶挖沙虫。



年轻时他又跟队里挖沙虫的老能手们学习,一手本事勤奋苦练,练就出了非凡技艺——



这不是王忆脑补出来的东西,是老爷子一边走一边低声向他诉说回忆。



“我小时候不会挖沙虫,硬挖,一个潮只能挖上几两。”



“后来经验多了,也学会了窍门,这样收获也多了,最多的时候一个潮挖出来了十四斤的沙虫!”



老爷子向他感叹:“不过那会身强力壮,不像现在身子骨不行了,不服老不行。”



82年的人跟22年的人在身体素质上差距很大,22年好些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还神采奕奕的能到处旅游,甚至能结伴去乡下偷菜抢菜。



82年的人在六十岁就显老了,七十岁弯腰又驼背,有些七十岁的老人都需要拐棍助力才能走路。



王真尧的身体素质算是好的,他继续给王忆介绍。



说自己年轻时候挖沙虫总是提前守护在海岸旁边等着退潮,海潮一退,他就开始放眼观察,然后做到心里有数、手上有数,这样下手效率高。



他一边轻声说着一边轻缓的走,突然之间一个箭步上去挥舞沙虫锹砸了下去。



‘唰’一下子一块沙被抠出来,他伸手扫掉沙子从中便抠出来了一条沙虫。



王忆赞叹不已。



牛逼。



老爷子开始下手了,一路走一路挥舞沙虫锹,走出个三五步就能挖出一条沙虫来!



王忆这边成了给他打下手的,专门帮他收起沙虫。



按理说老爷子上了年纪老眼昏花了才对,然而并没有,老爷子一副火眼金睛,再隐蔽的沙虫洞口也能看见。



随着他飞快挥舞沙虫锹,正要往洞里钻的沙虫们纷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光天化日之下它们扭动着纤细透亮的娇躯,王忆骂了一句不知廉耻把它们全给收了起来。



王真尧有意在王忆面前露一手,所以一鼓作气大有收获。



可是毕竟上年纪了,社员们赶海出门的早又没有吃早饭,这会没劲了,喘着粗气说:“不、不服老不行呀,难怪、难怪领袖说……呃!”



他打了个嗝,一口酸水逆流到了嘴巴里。



太饿了。



他吐掉这口酸水后歇了歇,继续说:“难怪领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我们已经老喽,已经上年纪喽。”



感叹一句后,他对王忆点了点头:



“王老师,你去试试吧,你观察了一路,现在应该积累了一些经验,去试试,你们有文化的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干活也是这样,看得多不如干得多。”



王忆信心十足:“看我的吧!”



他端起沙虫锹慢慢的往前走,眼睛跟雷达一样扫来扫去。



咦,怎么没有沙虫洞了?



后面有人走过来低声说:“王老师,你不能这么走,你弯下腰,对,屁股撅起来,两腿要岔开走——哎,对了,鬼子进村就是这样!”



“去你娘的。”王真尧抓起一个贝壳扔在逗弄王忆那老汉身上,但周围的人已经看到了王忆走路姿态,都在忍不住的笑。



王忆站起来无奈的摇头。



老头子们胆子很大啊,竟然敢涮他?



那要不要反涮回来呢?



王忆这方面歪心思还是挺多的,比如把李岩京和毛海超叫来可以给老头子们来一出《大出殡》,那绝对的起劲!



结果秋渭水也走过来笑吟吟的说:“王老师你还是站直点吧,确实像是鬼子进村。”



这样王忆没有意见了。



媳妇儿开心就好啦!



他看到秋渭水腰上挂的布袋子里湿漉漉的,问:“你挖到沙虫了?”



秋渭水说:“嗯,小花嫂子很会挖沙虫,我跟着她呢,已经挖到八条了,你呢?”



王忆摇了摇自己的布袋子。



沉甸甸的,数量显然很多。



秋渭水很佩服他。



王老师干什么都比别人更能!



她期待的看着王忆表现,王忆站起来扶着沙虫锹的长柄目视前方并伸手在下巴上擦了擦不存在的汗水,自言自语一样的说道:



“海上讨饭吃不容易,真累啊。”



秋渭水便默默地走开了,让王老师歇一歇吧。



王忆赶紧盯着沙滩仔细找,终于找到一个沙虫洞,他学着王真尧的架势一下子将沙虫锹砸了进去又搂上来。



扫掉沙土,一条沙虫还在挣扎,他一把抓起来哈哈大笑:“小样,哪里跑!”



不远处的秋渭水扭头看到这一幕,给王忆来了个无声的鼓掌。



王忆低头看看自己的处子虫,突然不好意思再继续去挖沙虫了。



沙虫们很给他面子,他继续挖下去是不是有点恩将仇报了?



秋渭水那边收获的挺不错。



她用梆子挖沙虫动作慢,但是正如黄小花说的那样,只好有耐心,这种方法能把看到的每一条沙虫都挖出来。



自然,这样效率比较低,还是王真尧那种挖的方式效率高。



不过除了王真尧等几个老手,多数老汉或者少男们用沙虫锹挖沙虫也并不快。



这个方法讲究一个眼疾手快,一个不小心就会把沙虫锹甩错方向。



所以首先要对准沙虫洞,因为沙虫洞一般是与沙滩面斜交的,所以还得判断具体倾斜的方向。



这需要经验,得从洞口的小沙堆倾斜方向来判断,王忆除了第一次瞎猫碰了个死耗子,后面几次再下沙虫锹他都没有收获。



王真尧见此摇摇头给他再次演示。



但这事需要经验,真没那么容易。



下锹的要点王忆都懂了,真要下锹还是不行。



王真尧那边真是信手拈来,他隔着沙虫洞四五米就能有所发现,然后接下来一套动作是连贯的:



发现沙虫洞,迈出一步同时调整沙虫锹。



再迈出一步举起沙虫锹。



两个箭步之后的第三步就到了沙虫洞跟前。



这时候他快速下锹一脚踩在锹背的凸起上将它连同沙子给翻出来,那么一条沙虫就到手了。



他总能在半路上截住沙虫。



王忆这边做不到这样的效率,如果不是要维持在媳妇心里的巍峨形象,他都想去妇女队里用女式挖掘方式来挖沙虫了。



邓公说过,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嘛。



还好他看看其他人的表现有所安慰,多数人做不到一发入魂,第一锹挖不到紧接着得铲下第二锹,再挖不到那只能放弃了。



这样王忆觉得自己也没那么糟糕,毕竟是第一次挖沙虫,效率差点可以接受,于是他又闷头挖了起来。



人多干得快,不到一个半钟头,相公滩已经被挖了一遍,至此就可以返程了。



这时候有人喊:“小秋老师,来首歌。”



秋渭水笑道:“唱什么?还是唱《好日子》?又或者唱《军港之夜》?”



王真尧扶着沙虫锹手柄说:“跟王老师一起来一首,这样你们唱什么都行!”



王忆愕然:虽然我是个出众的男人,无论躲到哪里都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的星明、亮的耀目,可我是三哥家里的萤火虫,飞的时候捂着屁股啊,怎么还有人注意我呢?



结果其他人纷纷跟着起哄了:“王老师,来一个,王老师,来一个!”



“王老师,你大姑娘见女婿,怎么还羞羞答答的?”



“别让小秋老师等着急了,王老师,你快点跟小秋老师一起来一个。”



王忆挠挠头,没办法了,大家伙都开始起哄,他逃不开了。



于是他跟秋渭水去商量了一下,秋渭水点点头冲他抿嘴笑,见此秀芳就说:“王老师肯定使幺蛾子了。”



王忆咳嗽一声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朗诵道:“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国’字落下他推开,伸手示意秋渭水开始表演。



秋渭水便用清亮的嗓音唱起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好几个老汉当场感叹一声:“我草!”



王忆溜达着回船上,反正我表演了。



听着秋渭水的歌声,大家伙推着渔船入水里,然后挽起裤腿下海爬上船去。



船队徐徐离开相公滩,他们走远了回头看,海滩上还是有一艘船在慢慢行驶着。



陈进涛还是蹲在船头。



王忆忍不住摇摇头,自己跟自己较劲,何苦呢?



其他人也有类似观感,心里都挺不得劲的,天涯岛的社员们心善,看不得这种不好的事。



于是摇橹的加快了速度,尽快回到队里。



到了队里沙虫要统一上交,王真尧挖的最多,他一袋袋的往船上倒,前前后后倒下五袋子,得有好几斤。



王忆这边收获普普通通,王向红过来问他:“你今天收了大概多少?”



“一斤来沉吧。”王忆估摸着说。



王向红听到这话很高兴,第一次出海挖沙虫就收获一斤多沉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他继续问:“能来到几?”



王忆说:“来到八九吧。”



王向红笑道:“行啊,一斤八九两?那你可以说两斤了——等等,你为什么不说两斤?”



王忆讪笑不语。



王向红陡然反应过来:“啊?不是一斤八九两,你说的一斤来沉是八九两啊?”



王忆讪笑道:“重在参与,重在参与!”



王向红作势要拿烟袋杆敲他,却只是虚晃一枪指了指他笑了起来,说:“你王老师也不是样样都行。”



王忆很会给自己开脱。



他没有拿挖沙虫这件事来说事,而是感叹道:



“我的注意力就没在挖沙虫上,一直琢磨回学和陈进涛的事,陈进涛和陈进波兄弟摇橹在相公滩,我看陈进涛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果然,王向红跟着感叹起来:“我听说了,陈进涛——唉!”



赶海归来的社员们准备散开,该上工的要上工,该看孩子的去看孩子。



王忆看出大家伙饥肠辘辘,便喊了一声说:“我门市部里进的方便面多,卖不掉都要过保质期了,这样,我请大家伙吃煮面吧。”



一听这话,要散开的人群顿时重新聚拢起来,纷纷高兴的笑了起来。



孩童们更是兴奋的欢呼:“有方便面吃啦、有方便面吃啦!”



方便面现在就是高级的面,毕竟产量低下。



王忆查过资料,方便面出现在56年的曰本,最早叫鸡肉方便面,因为这款食品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方便。



到了70年国内开始发展方便面产业,由沪都的益民食品四厂来承办,厂子用了国内的土设备,发展出了鸡蛋方便面,当时年产量仅有200吨,外岛的供销社压根没有销售资格。



还好现在是82年了,从80年开始方便面产业在国内发展很迅速,自从邓公78年访问曰本并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互换批准书的仪式,从那之后大量曰本的生产线被引进了国内。



方便面生产线就是其中重中之重,国内一口气引进一百多条生产线,现在方便面生产量已经突破万吨了。



当然,洒落在十亿人口的神州大地上这还是不够看,只是这样一来王忆在大量带来方便面就好解释了,毕竟这是万吨级的食品了。



老人妇女孩子们纷纷回家去拿碗筷,路上有人问:“王老师说保质期要到了,什么意思啊?”



“管他什么意思,有方便面吃就行,这是高级食品,城里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回。”



下方便面还是挺简单的,毕竟大灶有三口大锅,现在阳光炽烈,各组还有太阳能灶可以用。



王忆将方便面块给拿出来分出去,现在他支持国货上白象方便面,也收集了白象方便面的调料包。



310.躺椅产出,家具发展路线开启(祝一切顺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