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田伯和昌化伯   锦衣状元[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田伯和昌化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廷和一心要利用刑狱把王琼等不依从自己的人给打压下去,让王琼党彻底在朝中不存。



但现在小皇帝搬出杨廷仪之事,利益相关的杨廷和就必须要有所收敛。



这分明是小皇帝下的一步妙棋,杨廷和虽然心中着恼,但自己弟弟身上有污点乃朝野共识,皇帝给面子特以恩许,表示可以不追究,但不代表你一再给小皇帝出难题,皇帝还会继续给你面子。



这就是一种博弈。



杨廷和心里很不爽,却无计可施。



谁让他想保住杨廷仪呢?



历史上的杨廷仪,正德十六年就犯事,被朱厚熜赦免,然后杨廷仪主动请辞。



这一世因为有朱浩的存在,杨廷和想利用杨廷仪来跟小皇帝斗,一直准备让杨廷仪伺机而起,正好现在新皇跟杨廷和之间的「蜜月期」过去,朱四愈发不需要杨廷和这个老顽固来碍手碍脚,于是乎杨廷仪便成为新皇跟文官势力斗争的「牺牲品」。



即便现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仍旧空缺,但随着杨廷仪案推进,谳狱方面,朝廷真的开始以宽刑作为刑狱基础,一些之前涉及到朝臣党派之争悬而未决的判罚,最终都以减轻处罚或者不处罚告终。



在这件事上,朱四稳稳赢了杨廷和一筹,让朱四大受鼓舞。



……



……



事情告一段落。



杨慎再次找到朱浩,谈及此事,肯定了朱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敬道,其实你不该夹在两边做人,应当心无旁骛,前怕狼后怕虎,如何能在朝中施展才华呢?」



杨慎最后还很关心朱浩前途,作以上评述。



朱浩心想,明明我就想在翰林院中当个安静的美男子,是你一直把我拉入党派斗争中去的吧?



连让我去接近唐寅、蒋轮他们,也是你的意见,现在居然说我夹在两边?



你全家都夹!



杨慎道:「先前跟你提过,户部主事空缺,你可还有意向?」



朱浩笑道:「连我老泰山都出面,让我不要出翰林院,我想……还是待在翰林院中比较好,清净修习几年学问,好过于在外飘摇激荡……年岁太小,涉及实务怕难以服众。」



「嗯。」



杨慎倒不反对这一点。



谁不知道翰林是个优差?



且之前杨廷和的分析,说是孙交可能知道朱浩跟新皇关系紧密,怕朱浩走出翰林院后,在朝中搅出风浪,所以才反对朱浩出翰林院。



现在看起来,朱浩一点野心都没有,反而安贫乐道,想在翰林院中静修学问。



这说明朱浩跟杨廷和的想法截然不同,杨慎也觉得,可能是父亲太过敏感。



「对了朱浩,最近你跟唐伯虎他们走近了一些,可有发现什么不同?比如说他们……最近在筹谋什么?」杨慎问道。



朱浩心里嘲弄杨慎。



杨用修啊杨用修,你小子口是心非。心口不一,简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你说说你,先前还跟我说不要当双面人,义正词严教训我,一扭脸就从我这里问对方的情报,你这样很没品知道不?



朱浩道:「具体不太清楚,但听说蒋姑爷……就是兴国太后的弟弟,有向朝廷讨要爵位的想法,可能陛下对此也很关切,顺带邵家那位,可能陛下也想一并赐爵吧。」



「嗯。」



杨慎并没有觉得多意外。



之前宫里三个贵妇,分别是张太后、蒋太后和邵太皇太后,她们的名分问题已定下,连祭告之事都完成,而蒋家和邵家就算没有得到正式承认,但至少有了太后的名衔,皇帝给舅舅和舅爷赐爵



,本身也符合大明法度,在这点上,杨廷和不好回绝。



兴国太后没有加「皇」字,平白矮了张太后一大截,难道皇帝给自己舅舅赐个伯爵都不行?



要知道张家那两位,现在都已是侯爵了,有一个……据说还要封为公爵。



就算杨廷和这样跟小皇帝有芥蒂的老臣,此等事上也不能逼小皇帝太紧。



「行,回头带你去六部等处见识一下,介绍一些朝官与你认识,另外京师文坛方面,也带你去走走看看,让他们知道你的才名。」



杨慎又许诺空头支票。



朱四不由想到杨慎之前从他那拿走的那首词,到现在词的名声有了,他的名声还没扬起来。



由此可见,杨慎除了是个大才子,并不是十全十美,杨慎的境遇虽受牵连于他父亲,但也有顽固不化的一面。



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田伯和昌化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