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   锦衣状元[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出了事,你倒是承担啊,别说回头又让朕从内府往外拿银子……这次朕是一文钱也不会供应你,朕可不当冤大头。



毛澄道:「若是战局再无起色,只能跟陛下商议调兵事宜,或是派他人来总制九边,或是以三边总制宣大,调度军务。」



毛澄说出另外一个建议。



你杨廷和不是觉得从三边调兵,可能会激化三边跟宣大两边矛盾吗?



那干脆我们不只调兵,连三边总督李钺也以三边总督之身总制九边,这样他一个人把九边军务一肩挑了,再让李钺把治所从延绥迁到宣府,这样就跳过了陈九畴……



杨廷和冷冷回道:「如此宣大局势就能安稳下来?」



调三边兵马去宣大都容易引起大的波动,现在还要把三边总督调过去?你毛澄是怎么想的?



你一个礼部尚书,怎么对兵部的事情那么上心?这跟你有关系吗?



你既然这么有主见,朝堂上怎不见你出来提议?反而到我这边来单独建言?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毛澄苦笑一下。



他原本绞尽脑汁帮杨廷和想对策,谁知得到的竟是这么个答案。



自从大礼议之争发生后,毛澄发现自己很难得到杨廷和的信任,本想以此次宣大危机为契机,扭转杨廷和对自己的看法,却未曾想……好像矛盾更激化了。



毛澄自然知道,这是因为新皇不断给杨廷和施压,让杨廷和心态失衡所致。



杨廷和也不是说有多刚愎自用,只是现在他已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去参考身边每一个人的意见,这时候作为文官统帅的杨廷和,不得不搞「一言堂」。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小皇帝侵夺文官权力的野心。



本身杨廷和没有做错。



若杨廷和继续让众人出来参议,最后来个取长补短……可能最后小皇帝把这群文官都干趴了,文官集团还没商议出个对策呢。



杨廷和以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独断专行,换来人心浮动,对杨廷和来说,更像是雪上加霜。



……



……



朱浩仍在南下路上。



泛舟沿运河而下,一路看不到太多风景,却也能见识不少风土人情。



朱浩自己倒是很轻松惬意。



他甚至懒得去打听京城发生了什么……摆出一副去南京就是公费旅游的心态。





……敬道,我已跟人打好招呼,让岸上的人先行骑马到前面水驿帮忙打点,明日上午我们迟一些出发,这几天赶路太过匆忙,今晚好好休息。」



余承勋不像朱浩这样,可以清心寡欲当和尚。



这次没有带家眷,连续赶路六七天后,余承勋也有点吃不消,显然他想趁机到岸上「放松」一下,找地方消遣,毕竟运河是大明南北运输大动脉,商贸体系异常发达,到了岸上,想找什么都能找到。



朱浩道:「懋功兄,我们不是应该星夜兼程,及早抵达南京吗?你这是病了么,居然还要休息?」



朱浩很不满意余承勋这种态度。



好像你跟我南下,就是来监视我的,结果你自己受不了,要跑去岸上找地方花天酒地,看样子也没打算带我一起。



我知道你是杨廷和的女婿,就算要去岸上喝花酒也要藏着掖着,但你这么做,岂不是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余承勋老脸一红,强行辩解:「其实我到岸上是去问问南边的情况,话说咱这一路南下,身边没带多少人,若南边真有人贪赃枉法,必定涉及南京守备衙门或是地方将官,他们或可能对我们不利,多探听一下虚实为好。」



好完善的理由。



朱浩心想,你这是深思熟虑后编好的说辞吧?



「那……辛苦懋功兄了。」



朱浩拱拱手。



「哪里哪里,都是为朝廷当差。」



余承勋嘴角含笑,眼睛亮闪闪,一副春风荡漾的模样。



大概想到了晚上就能一解这路上的苦闷,此时已经开始期待起来,甚至觉得朱浩很好骗,有一种糊弄人后的畅快。



……



……



入夜。



一行人入住官驿。



余承勋果然带人离开,跑去岸上找乐子去了。



朱浩在房间里,拿出本书看。



没过多久,于三偷偷溜进房来,低声对朱浩道:「爷,陆千户派人求见。」



「陆千户?他不是在永平府吗?距离这里不近吧……」



朱浩很奇怪,陆松明明跑去京西之地统筹开矿事宜,且不在随行名单中,怎么会派人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陆松在永平府遇到了麻烦。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言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