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2章 越建越大   明末之席卷天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2章 越建越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次来到大员,看到港口连绵的炮台和战船,丁毅也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他不在的一年里,阮思青每次过来,都会带来他的信,回头带回赵大山的信,    赵大山严格按照丁毅的要求,把这里的建设的越来越好。



“新船,应该是大员船厂造的。”突然阮思青激动的指向远处。



丁毅宁神看去,看到一艘新的五百料战船,正缓缓开出港,船身上写着:“新港1号。”



丁毅对船厂极为重视,    把大员一占后,第一件事就是建船厂和新港城,    当时这两个大型建筑是同时开始的。



为此从旅顺带来了十几个精湛的船匠和工匠大师。



当时就选了两个船厂地址,    第一个在台南城的南面大概8公里外,大概是现在的大员龙山寺附近,叫龙山船厂。



这个位址选的真好,三面被陆地包围,不惧海风,大船只有一个进出口,在渔光岛和龙山寺的中间。



丁毅在渔光岛和龙山寺的两侧陆地建一排炮台,一期是各六个炮台,二期还会有更多的炮台。



只要炮台建好了,就和塔防游戏一模一样,敌人的战船根本进不来,一路进来,就被一路两边的炮台猛打。



那船厂前期由当地百姓和投靠的生番熟番一起疯狂建造,用时一年多,于今年2月完工,    五月时其他配套厂房也完工。



七月时第一艘三百料战船出厂,用的大员本地大木,    这边的木头以杉木柏木为多,砍下来也来不及阴干,建船厂用了一年多,从占大员开始大概就也阴了二年左右,这种建好的船,估计用个一到两年就废了。



但丁毅前期也就是先用这个支撑两三年,同时让工匠积累经验,等前几批船淘汰后,后面的战船都是用阴干好的木材打造,才会经久耐用。



这新港1号是这边船厂的第二艘船,五百料战船。



按丁毅的规划,船厂会逐步提升,再打一千料船,再造两千料船,到后年底开始,造台南号那种三级战列舰,到时用阴了数年的木材,造出的船就比较耐用。



按旅顺那边的囤结来看,那边阴了有十年的木材都有很多。



丁毅看着新港一号开出港口,    心中还是比较得意的。



虽然这两三年在大员投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终于有收获了。



这也是两三年来在大员唯一的收获,    就是战船两艘,其余的都是投入。



这种投入给大明其他总兵,足以养起好几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兵马来。



但丁毅相信,开始的效果有点慢,等大员走上正轨,可以像登莱和济州一样能自给自足时,那时候的潜力是无穷大的,甚至会超过旅顺总部。



不多时,他们的船靠到岸边,赵大山,宋飞,朱向阳,姚新汉,许尔显,常建刚,皮鲁特、段高林,徐治,阿拉赫,纳其格,小米萨,麻杜等大员文武都在岸边等他们。



看到丁毅,众人也皆是大喜,纷纷前来抱拳拜见。



丁毅这次随船带来很多东西,有旅顺自己学校培养的匠人教师各五十名,皆是十八岁到二十岁之内的青年,几乎都是最早到旅顺的几批少年成长起来的。



另有登州拉过来精壮一千,灾民五千,登州的精盐一船,布,铁等各一船,鲁密铳两千杆,6磅炮等小型火炮,佛朗机炮各数十门。



就这十几船的货物,人口不算,就值十几万两银,又是白白投进大员。



之前大员的盐全靠阮思青每次带过来,因为开始这边人手不足,要建设和囤田,砍树。



从去年开始这边也煮盐晒盐,兼顾打渔等,估计这是丁毅最后一次往这边运盐,以后这边的盐要保证自产自足,按丁毅要求,大员的盐产量只要自己够用就行,不需要弄太多,也不需要卖,这边主要还是以制糖为主。



“大人,想死你啦。”赵大山看到丁毅,冲过来就哽咽了,眼睛也变的通红,伸就要抱。



“尼娘的,你真恶心。”丁毅一把推开赵大山。



大伙哈哈大笑。



赵大山也不尴尬,抹了把眼泪:“俺是真心的。”



“滚,晚上喝醉了才叫真心。”丁毅笑道。



众人齐声说好。



当晚,众人自然开怀痛饮,赵大山还拿出葡萄酒,也不知是那个外国商人运过来的。



次日,丁毅召集大员诸文武开会,众人也向他汇报了大员的情况。



这次他们没有在会议室里,而是和以前一样,一边往各地巡查,沿路介绍。



丁毅先看了第二个船厂。



台南船厂就在台南城东南,也是个三面被陆地包环的好地方,台风影响较小。



目前正在建造中,估计今年年底能造好,明年三月可以开始造船。



这个船厂规模比较小,将来主要造五百料及以下的小型战船商船。



而龙山船厂,以后将主造三级战列舰。



但用朱向阳的话说,这边还是缺工人,缸工匠。



丁毅每年往这边送了很多,这边也在收罗和培养,还是不够。



到现在炮厂和铳厂已经建好了,可是没有足够的工匠造炮和造铳,这边的炮都是到澳门买,铳由旅顺送,只有少量工匠负责维修。



因为丁毅前期还是以船匠为主,炮和铳都是以修为主,不造。



“不急。”丁毅听到这里,笑道:“咱们旅顺也是用了七八年时间才发展起来的。”



“你们现在学校搞的很好,要保持,让更多的人学习知识,五六年后,就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那样才会慢慢够用。”



众人自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几年随着旅顺的发展,自己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就这次丁毅带过来一百个匠人和老师,下一步大员在人才的发展和培养下,肯定会更快。



看过船厂后,丁毅去看了新港城。



第612章 越建越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