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4章 移镇大同   明末之席卷天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4章 移镇大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李自成和王卫国在河南郏县再次大败孙传庭。



孙传庭一心想在陕西囤田练兵,却被崇祯逼着到处迎战农民军,他带着新兵,屡战屡败,士气全无,军心焕散。



崇祯李自成大破官军时,    张献忠日子也不错。



当年二月,他突然杀入江南(现安徽),先攻陷舒城,然后六安,接着克庐州,杀知府郑履祥,    然后再下无为,庐江,并在巢湖训练水军。



看张献忠当时的意思,都想称势杀入江南地带,准备用水师开路了。



朝廷即派总兵官黄得功和刘良佐两人入剿,先后被张献忠打败,很多败兵趁机到处抢掠,甚至还有占山为匪的。



顿时江南大震,凤阳总督高斗光,安庆巡远郑二阳先后被逮治,起用马士英代之。



到当年十月,张献忠部才被官军刘良佐打败一次,他立马率军走郸水,这时有李自成大败氶传庭消息传来,李自成兵威无双,革左五营闻迅,抛下张献忠,往北投李自成。



-----



同样回到二月份,陈新甲没死前。



三边总督汪乔年被杀之后,    崇祯一边重新启用孙传庭,一面在想大明谁还有用。



三月份,    松锦大败,有兵部尚书陈新甲提议,可让登莱总兵丁毅,移镇山西大同。



陈新甲说,此次松锦大败,山西总兵王朴也被杀,而山西向来是九边重镇,可让丁毅移镇山西,对抗鞑虏,另让东协分练总兵官曹变蛟移镇登莱,分其势力。



因为曹变蛟这时就躲在蓟镇,朝廷想调动他去打农民军,曹变蛟以没钱没粮没地盘为理由,不肯动。



从来都无比听话的曹变蛟都不听话了,陈新甲和崇祯当然着急。



崇祯又把丁毅恨上了,都学丁毅的,没好处,    不肯动。



于是,陈新甲打算给曹变蛟驻镇,但想驻镇,    得有地盘给他吧。



崇祯当时道,丁毅肯移镇吗?这家伙要是肯听话,我大明何以糜烂至此。



对,对,对,大明现在这样子,都是丁毅的锅,与我崇祯无关。



陈新甲道,丁毅肯皮岛移镇登莱,说不定也愿意移镇山西,此人每次都喜欢要好处,若能满足他,或许可以一试。



崇祯当然想移丁毅的镇,狠不能把他移到贵州云南去。



但上次试探性的移镇,丁毅就好久不动,不愿从皮岛出来,后来多次上书,答应了刘元的山东巡抚之职,答应了路超都指挥使之职,他才肯移。



所以崇祯知道,丁毅没有好处,肯定不会答应的。



但他也和陈新甲一样,希望把丁毅越移越远,越移越小,这样丁毅对皮岛的影响力会变小,朝廷掌握皮岛的机会就变大。



陈新甲只想丁毅移山西,曹变蛟移登莱,但崇祯胆更肥,想让京师大将,他的心腹,黄得功移镇旅顺。



不过有了上次的教训,崇祯这次没直接上去就宣旨,不然被丁毅和东江镇的人拒绝,会很难堪,很没面子,如果和上次一样,圣旨朝夕令改,朝廷威严荡然无存。



三月中旬朝廷有人到登州,旁敲侧击,试问丁毅,朝廷有意让你移镇山西,黄得功移镇旅顺,张经移镇登莱,你看如何?



丁毅闻言,欣然笑道,只要朝廷给银给粮,我没意见,见钱就走,但是张经会不会走,你得问张经。



来使大喜,又问丁毅,你要多少?



丁毅嚷嚷道,我镇下有一万兵马,每年耗银五十万,没有五十万两银,二十万石粮,我是不会走的。



来使道,山西大同,边锤重镇,物产富华,意思是那边有钱有田,好地方啊。



丁毅不管,咬定这个价钱不松口。



可怜大明朝这时那里拿出五十万银。



孙传庭要练精兵二万,百万饷银,崇祯咬着牙给他挤了一个月的,才挤出十万银。



这会崇祯是真没钱。



来使也急了,只好明说,山西大同那边,边军向来与蒙古人私下交易,还有商人走私,边军收钱,来钱很快的,你看王朴在那边,不知赚了多钱。



丁毅立马道,我要朝廷治王朴的罪,我要去抄家王朴。



因为王朴死于乱军中,朝廷到现在都没有治王朴的罪,丁毅当然知道,王朴家里有钱。



来使没办法,回报崇祯。



最后,朝廷以‘未战先跑,连累三军’之罪,定王朴死罪,抄家问斩。



崇祯又东拼西凑,给丁毅凑了十万两银,二十万石粮。



丁毅这才肯移镇山西,同时要求曹变蛟移镇登莱。



但丁毅肯了,张经却不肯,旅顺总兵张经直接向朝廷道,给我封伯,再给五十万银,五十万粮,我就移镇。



第714章 移镇大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