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9章 奋勇   终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 奋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瑕的雁形阵不是没有空隙。



阵线横拉了三里多,每一步的距离只能站四列士卒,盾牌手或重甲兵在前,长矛手配上弓弩手或掷弹手,看起来很薄。



且渭水与秦岭处还留了三十余步的距离让敌骑过去。



但刘黑马不敢第一时间下令冲锋。



他麾下不是重骑,是轻骑。



且分兵之后,他的主力骑兵仅剩三千余人。



一旦冲锋,距离拉开,仅有数百人能先冲到前面。



百步远便要面对箭矢,三十余步便是霹雳炮,待冲到十余步内,宋军也已聚合,一名骑兵要面对的便是七八柄长矛。



更别提满地的拒马、枪车、陷马索。



哪怕能冲破宋军的阵线,势必也要付出太惨痛的代价。



就到了西面又如何?



西面地势更加狭窄,宋军反围上来,阵线只会越来越厚。



到了西面,也相当于放弃姜水河上的浮桥,连退路也丢了。



故而,刘黑马只能以车悬阵应对,骑兵围着主帅绕圈奔跑,保持速度上的优势。



但速度的优势也未能保持太久。



宋军推着拒马步步压上,短兵相接,骑兵下意识地便向里收缩。



能跑的圈子越来越小,马速也越来越慢。



不可控制的,车悬阵收缩起来,成了圆阵。



慢慢地,骑兵已奔跑不动了,最后马与马挤在一起。



……



随着骑兵奔跑范围的缩小,宋军已渐渐不需要控制整个平野,阵线也越来越密。



终于,雁形阵如钳子一般,向骑兵包围过去。



宋军想形成的包围圈只有三面。



他们根本不顾东面的姜水,以及姜水上的浮桥,算是给敌骑留了一点退路。



“前进!前进!”



“呼……呼……呼……”



披着步人甲的士卒不停喘着气,已累到了极限。



这是七月中旬,正午,炽烈的日光如火,铁甲里就像是个蒸笼,要将他们的皮肉蒸熟。



汗水持续流下,人已快要脱水。



幸而同袍们还在叫喊着、互相激励。



“包围蒙虏了!”



“快要胜了!”



“收复关中……”



一个个重甲兵挺着长枪,迈动着脚步,叮地一声与别的重甲兵撞在一起,形成一堵铜墙铁壁。



终于,七千余宋军包围了三千余骑兵。



“万胜!”



宋军士卒们兴奋不已,仿佛他们已经胜了。



因此,疲倦的重甲兵们也没有别的念头,被同袍推着往前走。



敌骑的刀劈在他们的头盔上叮当作响,但他们太累了,感觉不到危险,只知道再撑一撑就结束了,以他们的胜利。



他们身后,长矛手借着他们的保护开始杀敌,也不忘继续激励他们。



“撑住啊!马上要胜了……”



长矛如林,刺出。



霹雳炮被掷入骑兵的阵线中,铁片溅开,人仰马翻……



~~



刘黑马三千余骑在姜水畔陷入包围,若再不能突破,已有大败之势。



但他还不慌。



雁形阵横向展开,两翼向前,便像猿猴的两臂前伸,作用是克制轻骑的迂回,故而能形成包围。



它的弱点在背面。



战前,刘黑马已派两千骑绕到了宋军背面。



只要能从背面击溃宋军,此战就能胜。



他的策略就是用主力吸引宋军,给刘元振创造破敌的机会。



不论刘黑马对长子是何观感,他深刻明白最后还该由长子来担家业。



他愿为饵,让长子击败李瑕,重新振作起来。



~~



刘元振近来确实有些消沉。



他以往不是这样,出身世家,文武双全,素有志气澎湃。



二十岁起便曾独摄万户府,号令严明,赏罚不妄,宿将敬服;蜀中大战时,他孤身入营降服刘整,言辞慷慨,气度从容,堪称以一己之魄力服人。



只是近年,实在败给李瑕太多次了。



成都一败,全军受俘,他尚不得身免。好在当时李瑕放他归还,他还能找到借口,以为是金莲川幕府与李瑕暗中合作;



汉中一败,十万大军仓促而退,则勉强说是为了还争汗位;



垅塬一败,损兵折将;



最后到了祁山道一役,刘元振彻底被李瑕击垮了信心……



今日这场决战,他心里始终有“赢不了李瑕”的念头。



绕道敌后,拉开距离,重整阵列,击败辎重……当刘元振寄望用袭扰一点点建立骑兵优势时,李瑕已决然率阵杀向刘黑马。



见此情景,刘元振竟是犹豫了一下,没能果断下令冲击敌后。



冲击吗?



宋军阵中盾牌、重甲、长枪还是太多,在其阵线没有太大的松动之前,骑兵冲杀过去还是太危险。



“你知道仗该怎么打。”刘黑马这句话再次浮起,竟使刘元振陷入了自我怀疑。



不够坚决,他已没了当初的风采……



犹豫了一会,刘元振才做了决定。



七千人包围三千骑,哪怕收缩了阵线,依旧显得很薄弱。何况宋军正在全力进攻,背面的防备很松懈。



也许能直接包围李瑕的中军。



“杀破他们!”



马匹开始慢跑。



骑兵加上盔甲武器也有接近二百斤的重量,只有到了距离宋军阵线五十步左右才能全力冲锋。



马蹄刨在地面上,在后方扬起尘土。



很快,前方已是宋军昨夜驻扎的营地,此时几乎是空的,因宋军已向东面逼进。



“绕过去!”



骑士们纷纷拉过缰绳,转道。



营寨以南,满地都是拒马。



有士兵纵马一跃……



“咴??!”



马嘶声起,地面猛然崩陷。



惨叫声不止。



“陷马沟!”



一道陷马沟忽然阻断了骑兵的冲势。



它不深。



但这表明,李瑕有所准备。



是从昨夜就预料会有骑兵绕后了。



之后,



“轰”地一声,大火从宋营中袭来,如同长蛇一般沿着陷马沟腾起。



“啊!啊!”



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有石脂?!”



宋军带的辎重不是粮草,竟是石脂。



因为此战胜,大散关便能运粮。



李瑕有信心,也有决心。



思及至此,刘元振蓦然浮起深深的忧虑,失去了必胜的信心。



他放慢马速,抬头看去,发现既已绕过了宋军营地,再要往两边绕,便是从来路再杀回去,起不到冲击宋军背面的作用。



……



下一刻,号角声又起。



就在刘黑马主力的南面,陈仓道峡谷中已有一支千余人的宋军杀出来。



这是大散关的援兵。



李瑕会调动大散关兵力,这不难猜到。



问题在于眼下这个时机……刘黑马已被包围,不能再分出兵力去拦截了。



刘元振突然发现,李瑕的雁形阵并未留下背后的弱点。



那些拒马、陷马沟、火,为的便是阻拦他这支骑兵行进。



等他再冲杀上去,正好会遇到大散关的宋军。



“该死。”



已没了选择,刘元振只能冲杀向陈仓道峡口。



否则,一旦让宋军援兵再冲杀到主力面前,连败退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这一战的胜负,他已心中有数。



眼下所求的,是能撤出战场。



~~



日渐西移,双方已交战了近一整日。



重围之中的刘黑马瞪目看向前方。



他快要败了,但还没败。



并非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三峰山之战便是如此,他随拖雷以三万余兵马迎战金兵十五万主力,先败……而后胜。



想到三峰山,刘黑马放不下他的骄傲。



他轻声地,在心头念叨了一句。



“西域既定杀李王,疾雷破柱关中惊……”



第649章 奋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