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05章 蓝关(为盟主“1422508578330202112”加更)   终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5章 蓝关(为盟主“1422508578330202112”加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凉州城外,蒙军大营。



合丹坐在那,听着耶律希亮说完西域形势,渐渐放下了捧着酒囊的手。



阿里不哥的傀儡阿鲁忽召集了十五万大军,要助阿里不哥争夺汗位……



在心中咀嚼着这个消息,合丹已在思虑也许忽必烈很快就要召他回师,那接下来的攻关陇的战事也许该换一种打法了。



他才打算询问耶律铸的意见,已听到耶律铸自语了一句。



“李曾伯打仗真是厉害,词也写得好。但官场权谋一道,真是……”



耶律铸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他显然十分看不上李曾伯的政治才能。



“耶律丞相想说什么?”



“李曾伯是故意放回我的儿子,让我们知道阿鲁忽的消息,希望我们因此放缓攻势或因此退兵。但他根本不了解草原……”



耶律铸缓缓说着,嘴里的话与心中所想却有些不同。



大蒙古国是什么?



暂时还称不上国,称作“黄金家族们的兀鲁思”更为贴切。



兀鲁思是何意?封地、领土、国、民,各种意思都有。



各个宗王半独立的小汗国、一整个蒙古汗国,都能称作兀鲁思。



但换一个角度想,兀鲁思不过就是人口与土地,不过就是财产。



大蒙古国,就是“黄金家族们的财产”而已。



那大汗是什么?



是给黄金家族子孙们分配财产的人,是当家的。



只有愚蠢的牧民们相信“忽必烈背叛黄金家族”。



真正的黄金家族反而不在乎这些。



只在乎利益。



宋人以为汗位之争轰轰烈烈,支持两位大汗的人们各自秉承着纲常礼法,如他们的士大夫一样誓死悍卫纲常礼法。



错了,没有什么纲常礼法。



若把大蒙古国看成一个国,理解不了汗位之争。



得把它看成一个家。



成吉思汗打下了家财,过了半百之年,子孙们想要什么?



分家。



分家才符合家族中最有权势的一批人的利益,如别儿哥、阿鲁忽、旭烈兀、海都。



阿里不哥给不了这种利益,阿里不哥太狂妄,领地也不如忽必烈,做不到像忽必烈那样能轻松说出“大不了就分家”。



就是一群子孙们互相拉拢,互相争家产的过程罢了。



……



“大汗的智慧如长生天上的星光一样闪耀,早已说服了阿鲁忽归顺。”



耶律铸赞颂了忽必烈的英明神武之后道:“在我们出征之前,阿鲁忽的使节已经到达开平觐见大汗,只要大汗也支持他继承察合台汗国,他愿意支持大汗继承汗位。可见阿里不哥无能,并不能成为大汗的心腹之患,李瑕才是。”



合丹愈发庆幸自己支持忽必烈。



他慧眼如炬,做出了对的选择。



耶律铸又道:“请宗王一定全力攻下关陇,尽快。”



他们还有歼灭李瑕的时间。



六路兵马齐攻,西路军是兵力第二多的,绝不能拖了后腿。



合丹明白了这些道理,问道:“耶律丞相认为该怎么才能尽快击败关陇的宋军?”



开战以来,他兵力虽未遭到太大的损失,却屡屡因李曾伯、廉希宪而受挫。



耶律铸略略沉吟,道:“宗王不如‘将计就计’,作出得到西南消息已起意退兵的姿态,我看那些宋军兵将很有进取之心,贪功冒进,到时必驱兵追来、抢夺后方辎重,可以伏击。”



合丹点头不已。



他东征西讨打了几十年仗,对方兵将是什么脾性一交手便知,对耶律铸的计划深为赞同。



只要歼灭宋军的骑兵,那关陇便像是被砍掉腿的鹿,可以肆意蹂躏。



~~



正月二十三日。



一夜的大雪已盖住了黄河战场上的血腥。



宋军士卒犹在打扫战场。



城楼上,林子正站在李瑕身边,低声禀报着,又递出了几封信报。



“这是兰州消息今日到了,是五日前传出的。”



李瑕接了看过,稍松了口气。



廉希宪的意思是,他与李曾伯已展示出了足够的威胁,让合丹知道,如果领骑兵杀入关陇,是会被断了后路,会被追上、会被包围的。



相当于告诉合丹“我们的防线安排得很好,我们也有骑兵,你要敢迂回穿插有可能死得很惨,阿术就是前车之鉴。”



但另一方面,陇西防线实在是太长了,它不是潼关或武关那样只有一条险道、一座关城。



哪怕有李曾伯在河西牵制,廉希宪也表示兵力太少,很难保证一定能拖住合丹。



防守便是这样,防得了百日千日,只要一个破绽便可能败亡。



李瑕了解廉希宪,这种程度的叫难就是暂时还守得住。



这是西线的情况。



北面张珏的情况差不多。



事实上,张珏面对的杨大渊并不简单。



在蒙哥攻打钓鱼城之前,杨大渊在蜀中的资历、威望、战绩原本高于王坚,且杨家子侄人才众多。



后来杨大渊投降,王坚则是坚守到底,王坚所展示出来的胆魄、创下的功业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与同样是降将的刘整相比,杨大渊虽无十二骁勇取信阳的名气,其打仗水平该是远强于刘整。



这是李瑕通过一些战例做出的个人判断。



杨大渊投降之后,还连带招降了许多宋将不提,打的几场仗也全都是硬仗,攻的是蜀中坚固山城,助蒙哥长驱钓鱼城下。



而刘整从箭滩渡之败开始,就有种欺弱怕硬的架势,遇强则败,遇弱则胜。



蒙古给杨大渊的官职也更高,先是拜侍郎、都行省,后封川陕都元帅,同署事征南都元帅。



第805章 蓝关(为盟主“1422508578330202112”加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