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篇·西北望(为盟主“知还需行”加更)   终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西北望(为盟主“知还需行”加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瑕一边走一边说,语气有些喟叹。



“如今有一部分已经出了芽,有些还没有,或许是农时不对。它们未必能立刻适应土壤与气候,还需要一次次地试验,因此种子很珍贵,朕甚至不敢遣快马给你送过去,以免旁人交代不清。”



“臣只是还有疑惑,这些粮食的产量真的比麦子高很多吗?”



“高很多,唯有这一点,朕能向天下人保证……民以食为天,世人的温饱永远比当权者的志向重要得多,若民间吃不饱,还谈什么开疆扩土。”



两人穿过田梗间的小路,走进一间仓房。



李瑕推门进去,里面正有两个司农司的吏员和衣躺在小榻上值守,见有人来了连忙起身。



他们见了李瑕也并未诚惶诚恐,可见官职虽小,却也是经常面圣。



“见过陛下。”



“打扰你们了,各样种子配一些给廉卿带回甘肃,并告诉廉卿种植要注意的事项吧。”



“臣领旨。”



待廉希宪接过几包种子,李瑕便拍了拍他的背,道:“甘肃适合种土豆、玉米,带些回去试试吧。”



廉希宪微微苦笑,终究还是心存疑虑。



“若有朝一日,朕再与你用饭能吃到一碗土豆炖肉,便是北伐海都之时,可好?”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



当是时,除了李瑕没有人能体会到这些种子的意义。



便是在廉希宪看来,拿了几包种子也不过是一桩小事,反而觉得这趟进京最大的事是带六皇子就藩。



于兀鲁忽乃而言,携汗国向李瑕称臣,实属无奈之举,其实也是心有不甘;于李瑕而言,将一个儿子从身边送走,如同遣子入质一般,其实也不愿……总之是面对海都的崛起,双方都有所妥协,亦有所收获。



腊月十六。



年节还没到,李瑕已降旨,封六子李长绥为高昌郡王,出使察合台汗国。



旨意一下,朵思蛮便抱着孩子哭得厉害。



“陛下……至少等过了年吧……”



虽说是蒙古人,朵思蛮往年其实是最喜欢年节的热闹的。



李瑕却是拍着她的背,道:“你我早知道会有这一天的。”



“呜呜……”



朵思蛮大哭。



李长绥本是拼命地憋着泪,结果因母亲这般,终于泪珠子也不停往下落。



“父皇……孩儿不想离开家……”



李瑕由他抱着腿哭了许久,才伸手替他擦了脸颊和鼻涕。



因李瑕能陪这孩子的时间太短,因此没有多说什么,更多的道理则需要长年陪着的人来教导。



“你要听先生的话,往后他会担任你的王相辅左你。”



说罢,李瑕牵住了朵思蛮的手,将她揽住,挡住了她的视线,独自眼看着李长绥一边哭一边被带远……



~~



长安城外。



奚季虎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马车前的吴泽,叹息了一声。



“何苦携家去那塞外苦寒之地?”



吴泽道:“姑父切莫如此说,或许我在西域担任王相时,舅父还未任相呢。”



吴家亦是开国元勋,当年治关中、守长安,吴潜功劳甚大,吴泽作为其孙,只要按部就班,一世前程稳当。



而随高昌郡王西去之事却是险中搏前程,多是些寒门出身的文官愿往。



但吴泽却担心旁人有私心,不懂得教郡王心向中原,因此执意前去。



“教化西域、为国家稳固疆土,吴家若不往,谁往?”



此时,奚季虎目光看去,见吴泽脸上带着笑意,眼神中却俱是坚定之意,终是不再多说别的。



“也好,为国出力,在何处都是一样。”



前方响起了鼓乐声。



那是御驾前来为廉希宪送行了。



吴泽向奚季虎告了别,往宫门处迎了李长绥。



“先生!”李长绥哭道:“我不想走……”



“殿下小小年纪能为国出力,许多人还求而不得呢。”吴泽颇有耐心,语气平和,道:“我给殿下说几个故事吧。”



“什么故事?”



“……”



各种喧嚣声中,队伍渐渐列好,准备出发。



廉希宪也拜别李瑕。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保护好殿下周全。”



李瑕点点头,目光向天边看去,喃喃道:“陛下也好,殿下也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反而是你怀里的种子,才能改变百世人的命运。”



廉希宪不由愣了一下。



他目光看去,第一次看到了李瑕鬓边有几根白发,遂想道,陛下还是不舍的……



~~



春去秋来,转眼又过了三年多。



建统十三年,十月中旬。



凉州。



廉希宪批阅着公文,脸上始终带着凝重之色。



近年来,海都气焰愈炽,对察合台汗国之地虎视眈眈,愈发频繁地出兵尹犁。



兀鲁忽乃数次求援,廉希宪也已遣兵出玉门关、并支援钱谷。



只是有了西域的缓冲,朝廷终究还没正式对海都宣战。



海都或许也是吃定了这点,如今连汉人商旅也开始被频繁劫掳,这条丝绸之路已是彻底走不通了。



换言之,哈拉和林完全取代了长安在东西商路上的地位。



批阅完了这些消息,廉希宪却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御旨。



旨意很简单,天子将西巡。



算时间,这几日或许便能至凉州。



“制使。”



门外忽传来了一声通传,廉希宪倏然起身,下意识便整理了衣袍。



果然。



“制使,快出城迎驾吧!”



……



李瑕不是第一次来凉州了,进城之后还看到了很多熟人,如蒙古将领马戈、维吾尔将领德苏阿木,以及如今负责西北军情的俞德辰。



巡视过军营,李瑕与廉希宪回城的路上,道:“军心可用,但朕更关心的是马政与民政,善甫兄经营得如何了?”



“臣也想请陛下吃一餐饭。”



李瑕抬手比了个三,道:“上次在长安,朕请你吃饭花了这么多钱,你莫小气了。”



“陛下放心,必能让陛下满意。”



队伍回到驻跸处,才坐下没多久,廉希宪便命人端上了几道菜肴,显然是早有准备。



盘子被放在桉上,李瑕目光看去,没有动快,却已点了点头。



“这是烤玉米,这是土豆烧羊肉,臣已种植三年,土豆今年已是第二季收成,之前多留种子,如今已能食用……”



廉希宪介绍到最后,郑重一揖。



“臣还记得陛下的金口玉言,今西北形势愈发危急,臣请伐海都。”



番外篇·西北望(为盟主“知还需行”加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