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清军压境【求订阅】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清军压境【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乞活军坞堡,陈午带着乞活军在山下的农田忙碌农活。



乞活军坞堡自产自足,有自己的农田。



在补充一批年轻力壮的流民之后,乞活军数量达到了300人。



乞活军说到底是一群农民,只是意志力相当顽强。



陈午放下锄头,抬头望向空中,只见一只战鹰翱翔,落在一根木桩上。



陈午取下战鹰腿上系绑的纸条,脸色一沉,大声喝道:“强敌来袭,所有人回到坞堡!”



乞活军和他们的家眷听说有敌人来攻,不顾农活,于是赶紧携家带口,退至坞堡上,全力备战。



弓箭手登上箭塔,乞活军搬运石块至石墙上,用于攻击敌军。



陈午调度兵马,全力防守坞堡。



乞活军坞堡依托山势而建,与廖化镇守的东关互为犄角。



乞活军坞堡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东部平原的来敌,此时终于发挥用武之地。



一个乞活军问道:“首领,攻打我们的是哪一方势力?”



陈午声音沉重:“皇太极。”



廖化带领300蜀国轻步兵,镇守东关,也收到了铁鹰斥候的警示——皇太极已经动员领地内大量兵马,来攻西部山谷。



在完成春耕之后,皇太极着手攻略夏镇。



廖化在穿越过来之后,遇到一个八旗牛录,与八旗牛录两败俱伤,因此,廖化见识过清初巅峰八旗的战斗力。



17世纪初的八旗骑兵,与后来只会遛鸟、斗蛐蛐的八旗子弟不同,这伙八旗,经历过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松锦之战,征讨蒙古、朝鲜,身经百战,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数一数二的野战劲旅。



松锦之战,明清双方动用主力超过10万人,规模超过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打天下的铁骑,无疑是巅峰状态。



因此,得知皇太极来袭,廖化全力备战,死守东关,等待张华率领夏镇主力来援。



夏镇,无数兵马调动,在法家韩非的组织下,夏镇进入临战状态,紧张有序地运输兵器粮草。



张华换上盔甲,带着花木兰、孙尚香来到夏镇广场检阅兵马,准备前去支援东关,与皇太极决一雌雄。



皇太极想要平定后方,必须击败张华。



张华想要进军平原,必须击败皇太极。



二人的矛盾不可调和,唯有一战而已。



许褚、蒋钦、桓诞、王凤、赵破奴、种师中、马武、梁红玉等武将屹立,两千兵马披坚持锐,腰间挂着蜀汉铁匠蒲元打造的环首刀。



张华看向蒋钦:“公奕,你统帅300吴国弓箭手以及1000乡勇,利用漕运船只,运输粮草、箭矢至东关。与此同时,设法攻击皇太极的漕运船队。”



“末将遵命!”



蒋钦见孙尚香对张华言听计从,他作为孙尚香的部将,也只能听从张华的命令。



西方封建制度,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东方文明与西方不同。



东方认可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桓诞,你领200山蛮、300乡勇,守北部山道,暗哨设至50里外,防备金兀术通过北部山道发动奇袭。”



“几位先生,夏镇就由你们看守了。”



张华安排韩非、郭守敬、陈乔等人率领乡勇防守夏镇。



只要封住山谷各处入口,夏镇就无须兵力防守,乡勇完全足以维持治安。



“其余诸将,随我出兵,抵御皇太极!”



张华经历几场战斗,逐渐在夏镇众人之中建立威望,一声令下,带着2000士卒、3000乡勇奔赴东关。



东关,皇太极的兵马已经出现在守军的视线之中。



皇太极尽发领地内的兵马和青壮,要一举攻下夏镇!



廖化脸色铁青,看着远处沙尘弥漫:“三米石墙,已经难以阻挡皇太极越来越庞大的兵力。不过等到击败皇太极,那么这座关隘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三百蜀汉轻步兵登上石墙和箭塔,进行防守,全部紧张地看着到来的大军。



皇太极消化了张士诚势力,兵力更加庞大。



三米石墙,无须投石机、攻城车,只要简陋的飞梯即可登城。



东关是张华前期用于抵御平原势力设下的关隘,只是为了过渡和防止骑兵突进,阻挡数百兵马还行,皇太极带来的士卒、乡勇有七八千人,三米石墙就不是什么险关了。



廖化的压力极大。



鳌拜升任镶黄旗旗主,皇太极封赏鳌拜2000户人口。



鳌拜更加死心塌地,尽发镶黄旗青壮,倾尽全力来攻。



鳌拜比夏镇更加穷兵黩武,2000户人口,三丁抽一,强征1000兵丁,设三个牛录。



镶黄旗的黄龙旗帜猎猎作响,骑兵开道,轻步兵推着楯车陆续到来,在东关下方列阵,准备强攻关隘。



“这种压迫感是怎么一回事?”



廖化发现身躯在不自主地颤抖。



在镶黄旗列阵之后,皇太极的正白旗随后而至。



正白旗兵力更加雄厚,皇太极众星拱月般出现,利用第一天赋压制守军!



皇太极麾下有建州女真、蒙古骑兵、柔然骑兵、汉军,第二天赋“笼络人心”,让各族武将为皇太极驱使。



张士诚、张士德兄弟意志不够坚定,被皇太极招揽。



“没想到会与夏镇为敌。皇太极太狠了,或许只有他才能成为平原真正的霸主。”



张士诚被封为汉军正白旗旗主,隶属于皇太极的正白旗。



张士诚完全被皇太极打服,失去反抗的勇气。



汉人谋士范文程跟在皇太极身边,已经对附近地形了然于胸,对皇太极说道:“夏镇在谷口附近的山地建立一座坞堡,屯兵数百。贝勒爷想要攻取谷口关卡,必要防备坞堡守军。”



“岳讬,你与张士德领汉军正白旗,于三日内攻破坞堡。据我所知,坞堡守军只有300人,三日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皇太极唤来一员八旗武将,监视张士德攻打乞活军坞堡。



张士德的兄长张士诚,被皇太极带在身边,有作为人质的意思。



满清经常出现九子夺嫡的情况,因此可以称帝者,政治手段都极强,皇太极知道张士德与张士诚兄弟感情深厚,于是留下张士诚,迫使张士德出力。



张士德只好带着上千兵马,前去攻打陈午镇守的乞活军坞堡。



张士德因为盐铁贸易,与陈午相识,但这次双方成为敌人。



有八旗武将岳讬监军,张士德也不好放水。



皇太极在岳讬、张士德出兵攻打乞活军坞堡之后,视线重新回到廖化镇守的东关。



皇太极的表情逐渐变得狰狞:“给我攻破这座坞堡,夷为平地!”



鳌拜骑马来到皇太极面前,大声喝道:“末将愿为先登!”



“准!”



“杀!”



鳌拜熟练地调转马头,抽出马刀,指向谷口关卡!



镶黄旗士卒推动楯车,阻挡来自关卡的箭雨,掩护弓箭手和步卒靠近石墙。



皇太极将汉军镶黄旗也临时交给鳌拜统帅攻城。



皇太极组建正白旗、镶黄旗、汉军正白旗、汉军镶黄旗,以及刘知远的汉军镶白旗,一共五旗兵马,多的两千兵马,少的只有千人。



汉军镶黄旗充当炮灰,试探守军兵力。



皇太极、范文程在更后方观望。



“放箭!”



廖化组织蜀国轻步兵反击,上百个蜀国轻步兵弯弓搭箭,向攻城的汉军镶黄旗齐射。



不少箭矢插在楯车上,却难以穿透楯车。



镶黄旗弓箭手隐藏在楯车后方,在靠近城墙之后,从楯车后面出现,压制蜀国轻步兵。



“石墙守军兵力不超过五百人,贝勒爷宜速取,否则夏镇援军到来,恐怕夜长梦多。”



范文程观察廖化组织的反击,凭借箭雨的规模,判断守军数量。



范文程身为皇太极的谋主,看破了廖化的虚实。



皇太极下令:“让鳌拜亲自攻城。”



第九十六章 清军压境【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