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章:一直在领先(谢行止居士万赏)   我在春秋做贵族[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一直在领先(谢行止居士万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暖花开的季节如约到来。



拖了许久的智瑶得到智跞和智申的双重允许,离开“新田”来到“黄父”了。



智瑶送别孔子的画面很壮观。



不是老智家摆出了什么大场面,纯粹是孔子的门徒着实太多了一些,留下的或想走的门徒,他们肯定都要参加送别。



“你等既留智氏,自当尽忠职守,勿忘恪守本分。”孔子对有将近四百名弟子选择留在智氏,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想法,作为人师在离开前进行了告诫。



站在一旁看着的智瑶心里的感觉比较怪异。



尽忠职守是一种操守,吃谁家的俸禄给谁干活属于天经地义。



恪守本分讲的是什么?是作为一名“儒”的坚持,还是不能遗忘孔子的教导,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干呢?



智瑶眼睛扫过了一辆马车。



这一辆马车上面装了好几口箱子,不出意外里面全是纸质的书。而车辆是智氏的财产,书并不是智瑶赠予。



怎么回事呢?车辆其实是智氏送给孔子,书籍可能是孔子看过就觉得属于自己了???



文人嘛,认定的就是偷书不算偷,哪怕当贼也是一种雅贼。



智瑶能怎么地?回忆了一下下,清楚孔子能看到的书是哪些,基本是老子在“黄父”默写的前人作品,没有属于老智家不外传的书籍,也就没有打算干点什么了。



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不能将场面搞得太难看啊!



从而,智瑶认定了一件事情,比如孔子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仲由无法再伴师孔左右,望师孔珍重。”子路虽然是被孔子给打服,才当了孔子的弟子,两个人的感情还是非常好的。



决定留在智氏的人以子路、子贡、冉有和宰予为首,同时也由他们作为一众人的代表跟孔子告别。



要不然的话,好几百人一人说几句话,很难不从清晨折腾到下午。



智瑶知道自己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不知道的是自己避免了子路被砍成肉酱的下场。



当然了,直至子路寿终正寝那一天的到来才能知道结果,说不定被砍成肉酱的命运并没有被改变,只是换了一些敌人,更改了一下场地呢?



智氏赠送给了孔子十辆马车,还有一乘用于代步的车架。这里并不是智瑶在舔孔子,纯粹作为他们一帮人在智氏的所作所为,给予的报酬罢了。



物质有价,人才和知识无价,智瑶一点都不觉得亏了,该大方就必须大方。



其余够他们两千多人吃一个月的粮食,相关的布匹、盐巴什么的,皆是由一帮子弟凑钱向智氏购买。



“公孙可有助力孔丘归鲁之意?”田穰苴也是在场的人之一。



他是作为俘虏来到智氏,早先一段时期自由遭到限制,后来智瑶慢慢磨下来有点成果,俘虏的身份没有改变,交流则是没有问题。



现在的贵族干不出没有得到释放偷偷逃跑的事情,跑回去也会变成耻辱,不被同为贵族阶层接纳,家人也会深以为耻。



所以了,没有人再去看管,能够自由活动的田穰苴从来没有试图逃跑。



智瑶比较奇怪地看了一眼田穰苴,轻声说道:“何须有瑶助力。”



看看呗!



决定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的门徒多达两千五百多人,他们一个个不止识字,背后也有属于自己的家族,本身武力值不一定多高,自保能力却是一定有。



这么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周游列国,去到一些小型诸侯国的话,诸侯都不一定敢放进去,怕的就是孔子突然有夺城的想法会无力抵抗。



智瑶看着浩浩荡荡在远去的队伍,心想:“要是能够专门训练一下,他们变成当前时代素质最高的军队根本不会有什么疑问。”



人有没有文化显得很关键,起码有文化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会比较容易,精神面貌方面也跟不识字的人很难一样。



现在组建一支全部识字的人为士兵的军队?那简直是豪华和奢侈到惊天动地的程度,反正没有诸侯能够办到,偏偏孔子有那种资源。



有资格纳赋的“士”和“徒”都识字吗?这个可不一定了。



到了“士”的阶级,也许有机会识字,可是想获得一些成系统的知识很难。



第100章:一直在领先(谢行止居士万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