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今人岂可使前人专美   我在春秋做贵族[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今人岂可使前人专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颜回的请辞,智瑶其实没有什么不舍。



并不是因为颜回道德高尚,其余做事的能力非常一般,只是智瑶清楚强扭的瓜不甜罢了。



要说智瑶因为颜回的请辞有什么想法的话,纯粹就是觉得一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现在没有什么来去自由那么回事,成为某个家族的家臣,想脱离的代价会很大,不止是名声方面,还要看有没有另外的家族愿意接纳,乃至于被旧主处理掉。



那是因为担任一个家族的家臣会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多少掌握一些秘密之类,获得了什么就必然要失去一些什么,非常天经地义的事情。



颜回并不是智氏的家臣,其实连客卿都不算,只是客人罢了。



正是因为那样,颜回想走才能走。



当然了,不要让智氏这边知道颜回在哪使用智氏的“专利”干了点什么,要不然受到智氏的报复,谁都讲出什么不对来。



随同颜回离开的同门不多,也就四个而已。他们一样是在精神领域上获得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几乎没有或很一般的类型。



什么意思?就是道德高尚,也只是将道德高尚表现出来,没有在其它方面证实自己的能力。



道德高尚的人在任何年代都应该获得尊重,当权者不会去轻易得罪这种人,相反会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如果道德高尚的人愿意担任宣传员,为治下或是到其它地方吹嘘某贵族,自然是更好了。



“算是初代清流了吧?”智瑶所说的清流不是什么贬义。



清流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又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职业?还不是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再为社会付出,取得了一系列的贡献,从而获得了尊重。



自己道德高尚,身体力行去宣扬各种美好,劝导不要作恶,这样的人对社会不是一般的有用,统治者也会很喜欢。



以后的清流嘛?不说也罢。



因为那些人不是智氏的家臣,来去自由没有半点问题。



如果智瑶让智氏的家臣也有来去自由的权利,基本就是脑子有坑了。



一个对智瑶来说小到不用去特别记忆的插曲过去了。



然而,对于颜回等人来说确实意义重大,尤其是智氏还派出队伍要护送他们回去鲁国,起码证明智瑶也是一个有道德并且做事漂亮的人。



他们要是懂得做人,回到鲁国肯定要帮智氏吹嘘,有机会到列国也要帮忙宣扬名声,说不得还能跟智氏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溜达……,啊,不,是巡察回来的智申整个人处在一种极度亢奋得到状态。



智申无法不亢奋啊!



智瑶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果差不多是智氏两代家主的总合。而那只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已,并且只是在农业上展现出成绩,关于“邺”城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展示。



同样巡视了一圈的智氏核心族人,他们发誓以后哪怕自己看不懂,只要是智瑶想做什么都百分百支持。



看不懂?那是因为自己笨,笨并不要紧,承认就好了。



那样对智氏当然有弊病,某一次要是智瑶失误了,极可能会让智氏蒙受损失,乃至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何时再兴工程?”智申看上去就是显得迫不及待。



类似的问题,智申已经不止一次问智瑶了。



智瑶早就给了答案,认为起码喘息一年,更久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看智申还是不厌其烦在问,说明不止是他急迫,也遭到了其他人的催促。



智瑶这一次给出了新的说法,道:“多人迁徙,需以时日安家;来日再兴工程,亦需它地迁徙口众而来,建设一地使之落户,方有出产;再则,若有大战,得赏有功者多也。”



谁立功了得到一小块土地,一个看上去不多,人数一多被分割出去的土地必然庞大。



智瑶不能全拿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奖赏出去,类似的做法哪怕没人有意见,还是会显得非常不地道,怎么去分配也充满了各种学问,包括智氏老人与新到智氏不久那些人,需要有一个度。



所以了,一件事情用嘴巴去说好像挺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又有什么事情容易呢?



一直到春播结束,连带智瑶见识了旷野全是劳作的人,苗被栽种下去,想象到了收获季节的模样,差点都按耐不住想要启动第二个五年计划。



随后,智申回去“新田”,智瑶则是依旧留在“邺”城。



还有太多的时间需要智瑶亲自监督,包括各种冶炼炉的制作,其余工坊的人手安置情况。



“前所未见也!”公输班很激动。



是啊,历史上还没有一座像“邺”这般的城池,智氏干了首开历史先河的例子。



这一步迈出去,压根就是在给其余诸侯打个样,极可能往后的各个朝代也会借鉴。



原历史上谁第一个做这种事情呢?好像是吕不韦吧。



第225章:今人岂可使前人专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