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辉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口的品尝起来。



馒头很暖,更是有着一种香甜在其中,细腻味道,正是老年人所需要的。



关键是在这其中,朱元璋似乎能感受到大孙的味道。



.......



朱英在茶楼,无奈的叹息。



俗话说,烈女怕缠郎。



这话放在朱英和朱元璋身上,也是能用。



十五天,每三天一次的过来,看上去只有短短五次。



但朱英的心态,却在悄然不觉的开始转化。



老爷子对他的嘘寒问暖,亲切关怀,是朱英来大明后,从未感受过的。



前世的朱英,还未出生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



这种爷孙亲情,也从来没体会过。



人终究是一种情感的动物,此刻的朱英,也慢慢接受了老爷子的存在。



......



南京燕王府。



“殿下,每过三日,陛下都会去一趟茶楼,和朱英会面。”姚广孝说道。



“本王知道,每三天的早朝,父皇就下朝特别早,大臣们最近都极为欢喜。”



“半个多月的时间,父皇都没处死过大臣了,便是前两日有灾情报来,父皇也只是降职处理。”



朱棣笑着说道,作为藩王,他也要每天上早朝。



这段时间,父皇的转变很大。



尤其是在杀性这一块,更是变得判若两人。



早前有饥荒灾情,流民这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的死亡名单。



现在却一改往日习惯,对于地方官员,顶多便是流放,余者罚俸降职。



“殿下,事情比预计的发展要更好,只是这般,似乎有些太过于顺利了些。”



“贫僧认为,还是应当抓些把柄在手,日后方便一些。”



姚广孝有些迟疑的说道。



事情太顺利了,短短半个月的接触,姚广孝就感受到陛下对于朱英,几乎是盲目的认同。



这让他的心中,有了一种不安的情绪。



总感觉是有什么地方,被他们给遗漏了。



但仔细想去,又完全没有任何的发现。



“不必了,朱英这小子,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倘若是真的登上大宝。”



“文臣武将们又怎么会认定一个死了十年的人,再度复活呢。”



“随便一点风言风语,都足够让他皇位不稳。”



“况且朱英势单力薄,父皇的性格本王清楚,固执得很。”



“哪怕是奉天殿上血流成河,父皇都会给朱英证名。”



“父皇在的时候,当然没人敢反对,若是不在了.....”



说道最后,朱棣自信的一笑。



到那个时候,诸多皇子,谁能比他更有竞争力呢。



便是此刻,



春和殿,东宫所在。



“黄先生,你说皇爷爷最近,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难不成是四叔的缘故。”



朱允炆的面部,有些扭曲。



自从上次朱棣进了华盖殿和皇爷爷相处后。



朱允炆就发现,皇爷爷突然就对他疏远了。



虽然他还是跟随着每日上早朝。



但是下朝后,他再也没去过华盖殿和皇爷爷一同批阅奏疏了。



而每过三天,皇爷爷便是早早退朝出宫。



在朱允炆看来,那就是去宫外四叔朱棣,燕王的府邸中。



黄子澄的面色也不是很好,听闻此话开口说道:“殿下放心,臣必委托好友,查清其中缘由。”



“便是拜托先生了。”朱允炆起身微微作揖道。



“殿下切莫如此,折煞臣也,这是臣的本分。”黄子澄神情有些激动。



朱允炆的这般作态,让他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



这日黄昏。



京师城门处。



刘日新在锦衣卫的陪同下,一同进城。



此时天色已然有些暗了,



天空上,西边太阳还未落下,东边的月亮已然升起。



形成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象。



日月同辉在古人看来,是一种美好的寓意,象征着有吉祥的大事发生。



刘日新也没多想,下意识的掐指一算。



然而下一刻,他却是面色骇然,神色惊慌的看向天穹。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