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6章 :巡查之初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巡查之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月清的怀孕,可以说整个皇宫,在朱元璋谕旨下,都‘动’了起来。



尤其是朱元璋,有一种容光焕发的感觉,仿佛是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这是大孙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重孙。



想到十月之后,自己的重孙出身,朱元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变得极为精神起来。



宫廷里的其他人,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宁妃都已经直接搬到坤宁宫来,可谓是日夜照顾。



而在坤宁宫的后殿,更是有精通医术太医,轮班值守。



包括接生婆,现在就已经在坤宁宫开始等候了。



其他宫女宦官,更是数以百计,可谓是在十二个时辰内,随时都听从吩咐。



坤宁宫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



“我也要当叔叔了。”



同住在坤宁宫的朱允熥,笑着对自己的姐姐说道。



大嫂怀孕,两小自然是极为高兴。



朱明月也是昂着头道;“你当叔叔,我亦是姑姑呢,就是不知道,大嫂怀的是男娃,还是女娃。”



听到这话,朱允熥吓了一跳,连忙道:“姐,关于这个事情,往后可不要提起了。”



“若是传到皇爷爷那边,指不定会挨什么训斥呢。”



显然朱允熥在这方面,比之姐姐要了解得多,毕竟虽然是学习,可是对皇孙,皇孙女的培养方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朱明月也很快意识到,这话在皇宫里算是一个忌讳,尤其还是大兄这边。



便也闭口不提。



“要不,我们去看望一下大嫂吧。”朱明月朝着正殿方向看了看,那里还有禁卫把守,显然一般人在没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根本不能进入。



当然,这肯定不包括两小。



朱允熥当然也想去,自然同意。



屋内,叶月清感到很不适应,却也只能无奈去接受。



宁妃的陪伴,虽说时刻关心呵护,可同时也让叶月清多了几分拘束。



听到两小过来的消息,叶月清脸上放松了不少。



宁妃见此,也知道一下子急不来,笑着找了个借口,就走了出去。



让两小陪着太孙妃解闷。



驿站之上,什么策马奔腾,那都是扯淡。



朱英带着三千缇骑,在只有三米宽的驿站上,完全没有施展开来的余地。



这样的道理,自然是朱英早就有所经历的,所以才会要用水泥,修建出一条宽敞的大道出来。



南北的水泥地,只是朱英的第一步。



随着水泥厂的民营开始,就注定整个大明,正式的在全国,开启‘大建设’时代。



朱英这番出来的巡查的目的,其实和朱元璋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出入。



在朱元璋的想法中,大孙出去巡查江山,自然是宣扬皇家威严的一个手段。



可是对于朱英来说,他想要做的事情,更多。



只是什么乔装打扮这些,自然是不存在的。



微服私访,在朱英看来,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世道,看似海内升平,其实什么恶霸势力,可谓是盘踞乡邻。



尤其是宗族,更加如此。



所以朱英的第一站,并非什么大城,亦或是直下江南,反而先要去看的,是那些很少有人关注的小县城。



丹徒县。



这是南直隶镇江府下管辖的一个小县城,距京师也不算远,不到两百里地。



朱英这边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抵达。



比起邻边的丹阳县,金坛县,丹徒县因为位置相对靠后的缘故,就显得并不是那么的繁荣。



朱英便就选择这里,当做一个突破口。



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屈死不见官,冤死不告状。



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



很显然,现在的朱英目的极为简单,就是为了最为底层的百姓而来。



同时,他要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当今这个年代,地方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丹徒县这里,还算是临近南京,可谓是就在皇家边上,对于接下来朱英的一些想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自西域起家,而后到现在的大明太孙,严格来说,朱英从未真正的在大明的民间生活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律法已经修订在逐渐完善的阶段,而有关于地方官权力的组成,或者说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



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完成。



有道是没有调查,就没有足够的发言权。



有些律法的制定,是否真的能够让百姓的权益得到伸张,这些肯定要亲自探查后,才有了解。



否则出现何不食肉糜那等情况,就是极为尴尬了。



前世的一些东西,是否能够生搬硬套到目前大明的社会环境中,这个是很难说的。



超前的时代理念,带给如今的大明百姓的,可能不仅仅是本身的权益,更有可能是灾难。



朱英其实也想过,现在的大明百姓,到底值得不值得如此来做。



或者说维持表面上的稳定,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随着工业大开发的初始,在朱英的心中,顶多不过三年五载的时间里,随着水泥道路的不断修建完成,那么大明将会迎来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这种发展之下,是否要特别注意到,当今的百姓能不能适应。



之前,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朱英许久。



毕竟他是站在一个最为巅峰的位置,来看待这个问题。



直到有一天,出宫的时候,他去到自己在京师办下的学堂。



那里的一个个,曾经是乞丐的孩子,现在也能坐到学堂里听老师讲课。



这个时候的朱英才意识到。



不管是哪个朝代,百姓才是真正的国家基石。



一个国家的高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百姓,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根都烂了,大树还能繁荣下去吗。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衍生出来的,是阶级的更加固化,百姓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想明白后,才有了这次巡查的目的。



丹徒县前,朱英自然不可能说带着这么多人入城。



而在这里,早就有群英商会的商队等候着。



张伯看到缇骑们的过来,赶忙下车迎接。



第426章 :巡查之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