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1章:苏州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苏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在选拔贤才上,能够正确的贯彻自己的思想,才是最佳的人员。



而蓝田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出色。



可以说是完全的按照朱英所制定的章程,在严格的执行。



当然,就现在而言,还只是蓝田的一面之词,到底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还需要多方面的验证。



其实就苏州而言,不管是说治安司的加入,还是说苏州官府本身,都属于朝廷的一个重点监察区域。



主要的问题,并没有出在官府这边,而是出在地方大户这里。



在这里的所有大户宗族,几乎可以说是都参与经商,街道上的铺面,多数都掌控在这些大户们的手中。



哪怕是田产这块受到很大的打击,也很难说动摇他们本身的庞大基础。



朱英沉思一会道:“漕运那边,可是有什么眉目了。”



苏州府最大的暴利所在,就是漕运了。



尤其是在盐官这块,越发如此。



借水道之便利,贩卖私盐者众多,像张士诚,就是苏州这边的盐贩出身。



朱英直达苏州这里,有两个目的。



首先就是对治安司的考校,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至少表面上的一些贪腐,将会被逐渐的杜绝。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打造苏州造船厂。



在苏州这里,因为河道水系发达,所以来往的船只特别多。



有需求,自然就有与之相对形成的一个集体。



比如船夫,这些善于水性的工人。



还有最为重要船工。



就整个江南一带,在许多大户宗族的手里,都掌控着对于打造船只,技艺精湛的工匠。



河船和海船,虽说是要求不同,但殊途同归。



毕竟最早的海船,就是由打造河船的工匠制造出来。



朱英的想法,就是要推动整个大明的海上贸易。



而想要开造船厂,首先避不开的,就是漕帮。



这个时期的漕帮,和满清时期的漕帮,有着很大的区别。



满清时期,那是真正的帮派组织。



而现在的漕帮,背后的掌控者,都是那些大户宗族。



听到太孙殿下说起漕运,蓝田只能无奈抱拳道:“回禀殿下,漕运这边,臣还未能有所接触。”



朱英闻言点点头,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现在的蓝田能够达到现在这么一个情况,已经说超出朱英的期望值了。



或许这跟蓝田本身,一直处于军营之中,相对来说比较耿直吧。



想了想,朱英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张伯,通知苏州这边的商会,就说是我的意思,准备在苏州府这边,开办苏州造船厂。”



“打造的船只,尽皆用于海上贸易所用。”



说到这里,朱英微微一笑道;“要传出消息,就说苏州造船厂的四成股份,将会散发至民间,但凡我大明户籍,皆可入股。”



朱英要做的,并不是说把整个苏州的所有商人,全部打垮。



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



而且造船厂这种大型工厂,需要的钱财,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其实群英商会的资金,已经达到了一个很窘迫的状态。



这其中,一是造纸厂,印刷厂的拖累。



在讲究更大的规模的社会效益同时,经济效益自然是在不断的下滑。



现在还没有正式开放邸报的‘广告’植入,所以相当于不断的在做赔本买卖。



对于国外邸报的倾销,其实完全可以弥补这一块的差异。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衍生的问题,那就是时间。



从大明京师运送一批邸报到边疆之外,所需的时间往往数以月计,每年运送的数量,也是非常的有限,周期较长。



按照目前的估计,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稳定之后,才能追平目前的亏损。



还有就是对于宝钞的收集,这算是拿钱买钱,不断填补宝钞之前的亏损。



再加上南北水泥官道的建设,各地水泥厂的投资,包括其他的产业的支出。



要想拿出一大笔钱财打造一个较为高端的造船厂,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卖出四成股份,就显得很是重要。



一是对于许多商人,大户的拉拢,筛选。



二是在风险共担的同时,不需要自己再去四处寻找优秀工匠。



以太孙的名义,想要投资的人,只会是前仆后继。



次日,仅仅只是半天的时间。



关于苏州造船厂的消息,就已经在整个苏州城内蔓延开来。



在苏州城这里,有着敏锐嗅觉的商人,从来就不曾缺少,他们立即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一群群大大小小的商人,顿时就开始联合起来,商讨关于造船厂的事情。



“出售四成股份,好大的手笔啊,就是不知道多少钱一股。”



“别多想了,没看告示说吗,这是要打造海船,可不是咱们这种河船,随便一艘,恐怕都要上千贯宝钞。”



“我听小道消息说,这次造船厂的船,是要卖给民间,而不是朝廷自个用。”



“怎么可能,苏州这地界,又不是沿海,自个又能有啥用头。”



“莫要忘记了,陛下已经发了谕旨,解除海禁,也就是说咱们也可以乘坐海船,把买卖做到那海外之地去。”



“海外之地,听说遍地都是宝贝,像是香料,象牙,那可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咱们大明的茶叶,瓷器,在外边可是紧俏得很,根本不怕没销路。”



“这么好嘛,那怎么太孙要让我们苏州这边,也跟着干海贸呢。”



“傻呀,之前海贸都是哪些人在做?不就是海边那些人嘛,太孙殿下的意思,肯定是想扶持起我们这边,跟沿海那些做海上买卖的,竞争一手呢。”



“大好事,就是不知道,太孙殿下这个股份,到底要如何进入。”



朱英这次传达的意图,可谓是非常的明显,就差没明着说呢。



不过深谙人选的朱英知晓,明着说出来,反而没有这般轰动的效果。



从群英商会这里‘泄露’出来,反而更容易引起重视。



等个一两天,待消息从苏州城传遍苏州府后,朱英这里,就可以售卖股份,筹备造船厂事宜了。



(本章完)



第431章:苏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