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7章:教化海外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7章:教化海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开国后,一共封了九位国公,去掉四个,也就剩下这六个了。



濮英东浪公不算在内,他是进增追封,儿子濮玙是西凉候,不在国公之内,当然,濮玙今日也来了。



东宫大殿宽广,千余人在里面也不觉得拥挤。



六大国公在最前排跟已经受封的皇子们一起,这样的场面也是罕见。



后边的官员议论纷纷。



“颖国公不是一直喊着年迈体衰,要告老还乡的吗,怎的今日精神满面的来了。”



“这又如何,你且看开国公都来了,这等事关家族传承之大事,谁能免得了俗。”



“宋国公自从讨伐倭国后,基本都不露面了,也就是去年跟着陛下北伐,今日也来了。”



“莫说几位国公,伱且看后几排,哪怕是没官职在身的世家子,那也是赶来了。”



六大国公里,唯一比较拘谨的就是开国公常升了。



他的情况不同,原本是他哥哥受封郑国公,但爵除使他上位。



即便他的母亲是开平王夫人,小舅子是凉国公蓝玉,但实际上本身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勋,因此自然差了许多。



加上五军都督府目前的状况,平日里常升基本上是闲着。



原本他是不想过来的,但是老母亲那边训斥了一番,这才过来。



常升之所以不愿意过来,原因也简单。



他虽有过练兵的记录,但实际上军事能力显然是没继承到父亲常遇春。



况且常遇春曾经的部将都归于了蓝玉,他在军中也没有多大的话语权,跟同为继承爵位的徐辉祖完全不能比。



所谓将门,最大人脉还是在军队里,或许先前兄长常茂有,但他显然没得。



这外封诸侯国是个好事,可常升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因此就没打这个主意。



况且现在母亲开平王夫人,也就是常遇春的妻子,蓝玉的姐姐,朱英的外婆还活着。



哪怕是朱元璋那里都要给几分面子。



野史里有个悍妇之肉的故事,说是朱元璋把常遇春的妻子杀了煮肉,这就是纯粹扯淡了。



女儿太子妃,女婿太子朱标,夫君鄂国公,这样的身份只要不是造反,哪里可能会动。



且其与马皇后关系极好。



《龙兴慈记》记载常遇春一大把年纪,却无任何子嗣,常常引以为憾。



然而实际上常遇春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归附朱元璋,第二年长子常茂就出生了。



长子常茂出生的这一年,常遇春才二十六岁。



常升有老母亲罩着,还真就安安稳稳享受富贵,完全没必要去海外征战个诸侯国回来。



不过这次是老母亲要求他来,也没有办法。



没多久,就有宦官进来,偌大的东宫大殿顿时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恭敬的站着,然后是御史监察仪态。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确定没问题后,这才上报,也就轮到了朱元璋出场。



这是章程,也是规矩,亦是为了维护皇家威严。



哪怕是皇子皇孙,亦或是六大国公,也不能有丝毫僭越。



曾经有过,比如胡惟庸,又如李善长,他们仗着自己的功勋哪怕是在朝堂上也没有忌惮。



现在呢,坟头草已经三尺深了吧。



这一次,朱英是跟随着朱元璋一起入场的。



作为每月一次的大朝会,自然还是有许多需要上奏之事,也不会一开始就点明主题。



随着各部尚书一一汇报详细,朱元璋的询问过后,时间也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而朱元璋也点到了封诸侯国之事。



到了这个节点上,自然就不是商议,而是盖棺定论了。



朱元璋寥寥洒洒讲述了数千言。



大意是上古三皇五帝统御四海,这天下都应该属于中原,而今四方蛮夷愚昧不知教化,我大明奉承天命,使天下之民脱离愚昧,是大功德之事。



因此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这并非是什么侵略,也不是殖民,而是教化。



咱们大明是秉承了上天的意志,对天下的百姓实行教化之道。



朱英在旁边听着咂舌,谁说老爷子不是读书人,就单单这一番话,要他是怎么都说不出来的。



这番话一出,顿时就让朱英定下对外的征战披上了正义的旗帜。



什么海外开荒令,分明是海外教化令。



我们去到你们的国家,不是为了带来战争,是为了让百姓有更好的生活,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些话是很有用的,因为此乃大义。



朱英明显的看到,当老爷子的话说出来后,下面文武百官士气高昂。



果然,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能说会道。



比起老爷子来,朱英感觉自己还是差得很多。



大朝会上,朱元璋并没有直接点出哪些公侯可以获得去海外进行教化的资格。



显然是准备让各方博弈。



这种让各方博弈的政治手段,也是属于权术的一种。



曾经朱元璋不怎么用,是因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反正是一力降十会,不听话的杀了便是。



现在就不同了,因为这些人要远离大明,怎么的选择让大明更有利益,或者说谁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而太轻松得来的东西,就没有人珍稀。



这么下来,哪怕是国公,也不见得能够稳稳得到资格。



不过这对于蓝玉来说倒是不算什么,不管怎样,朝廷都会让他出去。



即便是朱英现在已经掌控了兵权,但蓝玉的影响力同样是不容小觑,对于皇家来说,终究是不大不小的威胁。



而他只有离开大明,才更加符合皇家的利益,也符合他自己的利益。



朝会之后,就是各方博弈的开始了。



毕竟按照朝廷的要求,能够去到海外必须要向朝廷证明你自己的实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



比如船舰,人员,物资等等。



而其中最基础的,首先就是要向朝廷缴纳一百万宝钞的保证金。



要是连一百万宝钞都拿不出,那还是洗洗睡吧。



(本章完)



第797章:教化海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