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1、史论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史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次县考第一次正试,可以说,只有两个核心点,是守旧,还是激进。有了这个基点,四书题和史论题就好答了。



大部分考生有如盲人摸象,只有一些接近过古县令的人,才能从中揣摩出古县令的想法,这就是站着的台阶不同……



不过正待他准备落笔的时候,忽然公堂传来三声鼓响。



按照县试的章程,这鼓声是提醒考生们可以暂时吃饭和上茅厕,不必作答了。



古代考试不管是四书题、五经题、史论题,皆是以文言文作答,尤其是四书题和五经题更是要花团锦簇,讲究一气呵成。这时就需要咬文嚼字了,还要注意韵脚,读起来郎朗上口。



因此一篇文章,若不是满腹经纶的才子,做一篇,也需字字斟酌,字字推敲。



比如苦吟派的诗人贾岛做一篇诗词,往往苦吟数日,甚至月余,才能有所得,名篇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如此得来的,碰见韩愈,韩愈说僧人敲字比推更好……



仅仅三篇试题,一日作答,时间都有些不够。



这时候,已经内急,等候不及的考生连忙叫唤衙役,将他们领去茅厕解决。



外边喧嚣。



白贵索性也暂时停笔不写,将刚才写好的四书题和五经题放置到一旁,用素纸压好,再将考篮放置在试卷上面,决不能污了试卷。否则卷面不整洁,甭管再厉害的文章,也会打落。



他此刻也有些腹饥,倒是没有上厕所的冲动。



根据王师兄等人的经验,在考试前几天尽量不食肉荤热食,多吃冷食点心,这样糖分高,也容易补充体力,亦是不容易吃坏肚子,没有腹便感。



吃好的,不差这一两天。



食篮里是一些果脯,多是红枣和葡萄干,也是有着吉祥寓意。还有一些点心,是蓼花糖,模样有如鼓槌,上面撒着白芝麻,也是秦省的特有美食。



在最底层则是师娘朱白氏赶了个大早炕好的锅盔,金黄色的脆皮和里面厚实又香软的瓤子。用麻布盖着,还尚有余温。这玩意顶饿,吃一两块,一天不饿,也不容易放坏。



只不过锅盔在早上准备的时候,已经自行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虽然衙役也会例行以刀切除,防止携带夹带。但这一场考试下来,要切多少食物,谁知道会不会串味……



再说自己做好充足准备,衙役也是大体看上几眼就放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旦让衙役费太多功夫,吃亏的还是自己。



白贵拿起竹筷,就着一小碟咸菜,津津有味的吃起了锅盔。



锅盔就咸菜,再配上一碗稀粥,那真的是人间绝味。



“可惜食无粥!”



他摇了摇头,想起了宋人胡宏的一首诗,“呜呼夫子大圣人,七日藜羹食无粥。”



这句诗来源自庄子的《山木》一篇,里面写道:“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胡宏这句诗后面两句,“休争得失等鸡虫,克己乐善充身腹。风云变化会有时,微吟袖手清溪曲。”



很装逼的一句话。



如今的晚清时局动荡,他也想有如胡宏诗中所说一样,先静观时局变化,等到时机成熟,再笑看天下风云辈。



一步步,走向最高。



这就是功名之路,最便捷的途径!



前世看到的神话这部影视剧很有意思,易小川和高要同时穿越秦朝,易小川文成武略,被人赏识,又是大将军蒙恬的弟弟蒙毅,而高要只会炒菜,做的饭食很好吃,最终入了皇宫,赐姓赵,成为赵高……



41、史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