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5、送刘宝儿入学(求全订)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5、送刘宝儿入学(求全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说的在理,先去东瀛问问你的导师。”



“虽说现在已经确定留学阿妹肯国,但阿妹肯国高校林立,留学哪一所高校,还是需要值得重视……”



白雄起赞同道。



他很认同白贵这个选择。



尽管说去哪里留学都是留学,但得事先做好准备,比如需要分析各高校的强势专业,导师在此校有没有人脉地位等等,不是说随意留学就能行的,这时多费一些挑选高校的心思,日后留学就能轻松不少。



“算了,不说这些烦人的事情,你和秀珠刚刚成婚不久……”



“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白雄起又谈了几句话,起身告别道。



他现在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说是休沐,但实际上忙事一大堆。



很快,白雄起正装打扮,从白府坐车离开。



……



拜访完大舅哥白雄起后。



白贵也没有再留在白府的理由,他倒是不怎么在意,留多久都无虞,反正现在是名正言顺白府的姑爷,不怕什么闲言碎语。



甚至想着在白秀珠的闺房里暂住一些时日。



但……他妹妹刘宝儿还在身边。



刘宝儿初来乍到,他不能不顾及刘宝儿的感受。



所以打扰了一会白府后,就乘坐人力车来到了落花胡同十二号白宅。



至于白秀珠,暂留在了白府。



按理来说,女人结完婚三天后,都要回娘家省亲,一般住上七日。这叫“回门”或者“归宁”。只不过秦省距离燕京太远,白贵和白秀珠成婚后,白秀珠就一直住在白鹿村,不可能返京。但现在既然回到了燕京,就得按照礼节走上这么一遭……



同时,白秀珠也想和白太太说说悄悄话,进行叙旧,所以不方便跟随白贵一同过来。



“这是我回国内时买的宅子。”



“待会我让老李认识认识你,今后就在这宅子住着吧……”



白贵对刘宝儿说道。



“是,大哥。”



刘宝儿点头。



敲开门。



“东家,您回来了。”



“我这就给您打扫房间,准备沐浴。”



老李打开白宅侧门,习惯性的说着话。



可在他看到白贵身后跟着女学生打扮的少女时,眼皮一跳,顿时想起了白贵当初说的经典茶壶理论,心中暗自佩服不已。



他前些时日收到了白府送来的喜钱。



知道东家和白府千金已经成婚。



而白府小姐他见过,显然不是这一位。



“想什么呢,这是我妹妹!”



白贵察言观色一流,尽管老李的表情很隐晦,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一二,没好气说道。



再恭敬的仆人,都会腹诽主人家的家事。



这很正常。



只要管住自己的嘴,不乱传就算合格。



“原来是小姐。”



老李释然。



他对白贵的家人稍有了解。



毕竟他也是白宅管家。



“这段时间,我虽然没回白宅,但你这庭院收拾的不错,可见每日用心打扫了。”



白贵随意逛了一下,看到白宅和他离开时相差仿佛,满意道。



他此次是突然回到燕京,没跟老李打什么招呼。



也不必和老李打什么招呼。



“东家对我的恩德,是我做牛做马都偿还不够的,一些尽心事肯定要做。”



“打扫庭院,本就是应尽之责。”



老李回道。



他以前看这栋宅子的时候,院子里面长满杂草,半人多高,但他都懒得搭理,毕竟和他关系不大。



他只是个看房的。



而后白贵买下宅子,聘请他做管家,给他开的薪酬不低,又给他传了养马本事,这养马的手艺学好了,祖孙几代人都吃喝不愁。



更别说白贵给他孙子解决了上学问题,这可是改换门庭的大事。



大恩大德之下,他要是不尽心,自个都饶不了自个。



“你先给我妹妹收拾一套房间,嗯,对了,下午去拉纤的……那里找几个老妈子,我妹妹一个姑娘家,一些事总是不太方便……”



“雇两个,一个做饭,一个专门伺候人。”



白贵进了书房,看了一会书,说道。



以前只有他一人在白宅,只有老李一个人伺候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现在既然刘宝儿住了进来,这就得雇佣老妈子了。



例如迅哥儿,雇佣了三个老妈子,专门用来伺候他母亲和他原配妻子。每个老妈子除了包吃包住外,每个月的工钱是两枚银元。



这点钱,对于迅哥儿这种大文豪,九牛一毛。



“是东家。”



老李犹豫了一会,点头应允。



他本想是推荐自己家人来白宅做仆人的,他自己的老婆子,还有自己儿子的婆娘,都没个好职位,白宅这里,虽说薪资是市场价,不见得比别处高多少,但胜在主家随和,不用多操什么心,只需尽本分就行,活轻松。



但想了想,既然东家没开这个口,估计是怕忌讳。



要是真的是高门大户,仆僮无数,容上一家人做仆从,那没什么大事。



可要是仅有几个仆人,全让他自家占了,这就是反客为主。



太犯忌讳了!



次日。



白贵就带着刘宝儿去了贝满女校。



民初的女学教育刚刚起步,入学的女学生不多,为数稀少,而逊清退位之后,官府更是大力鼓励女学教育,所以女校门槛设的并不怎么高……



255、送刘宝儿入学(求全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