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讲武堂中,何来寒门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讲武堂中,何来寒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直到圣人横空出世,一举掀翻了如日中天的百蛮王朝。



将那群化外之民驱逐至十万大山,并且设立九边军镇,以为坚固屏障。



立国之后,景朝铁蹄马踏江湖。



连带着把什么正道宗门,魔道教派,一股脑儿都铲除干净。



自此,景朝子民想要攀登武道,砥砺自身。



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入讲武堂!



因为天底下最上乘的武功,最上等的大丹,皆在朝廷手里。



“除了及早对朝廷低头的六大真统,哪还有什么人,敢说自己是江湖高手。”



纪渊收敛心思,今时不同往日。



朝廷鹰犬这四个字,乃是代表圣人意志,景朝律例。



属于合理合法的暴力机关。



比什么宗派门庭的内门弟子、真传弟子有前途多了。



“所以说嘛,自古以来,考公才是唯一的出路。”



纪渊这么想着,朝平小六摆了摆手,昂首阔步往讲武堂走去。



大门口左右各摆着足足两人高的狴犴石雕,朱红大门,闪亮铜钉,充满威严。



纪渊跨过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方黄泥压就,青砖铺成,足有几十丈宽广的练武场。



两旁陈列着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



十几个劲装打扮,气血强盛的年轻人,或捉对比武,或独自练习。



呼喝之声,不绝于耳。



“北镇抚司的?所为何事?”



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典吏冲着纪渊问道。



讲武堂既不是清水衙门,也不是肥缺美差。



它属于六部之下的特殊机构。



由户部拨调银子,吏部核查考生,兵部和刑部挖墙脚。



至于工部?



天工院、开物院的那帮匠人,压根不关心外物。



除了半年一次的武举大比,会热闹一些。



通常是门可罗雀,冷清得很。



“北镇抚司纪渊,欲入讲武堂。”



纪渊拱了拱手,回答道。



“云鹰袍……是个缇骑。



姓纪?你是越国公家的那支偏房?还是阳武侯那边的?”



典吏捧着册子准备给人登记。



他心里有些奇怪,没见过哪个将种勋贵会去北镇抚司当缇骑。



攒资历镀金,也不是这么个弄法。



黑龙台辖下南北两座衙门,直属那位手段通天,深得圣人信赖的应督主。



不管是监国的太子,亦或者几位国公。



向来都避而远之,生怕过于亲近,引起猜忌误会。



“都不是。我乃辽东纪氏,籍籍无名一小辈,并非将种勋贵之家。”



纪渊不卑不亢,微笑以对。



“辽东,原来是军户出身,难怪这么莽撞。



年轻人,听我一句劝,趁早打消靠武举出人头地的心思。



天京三十六坊,哪年出的武举人不是名门子弟?



自圣人不再临朝后,十九年没有出过寒门武状元了,更别提……唉,你走吧。”



那典吏先是双眼圆睁,惊奇不已,而后不住地摇头。



他待在太安坊这座讲武堂,已有十年之久。



见过不少毫无出身的泥腿子满腔热血,参加武举大比。



初时,都是想着扬名立万,冠盖天京。



可最后,没几个有好下场。



要么给将种子弟挑中,看家护院做个亲卫;



要么因为一时不慎得罪勋贵,致使练武场上断手断脚,乃至于丢掉性命。



“即便是那位平蛮有功,号称东南柱石的宗大将军,当年入讲武堂考武举也是受到诸多打压,若非蒙得内阁贵人赏识,未必能有今日之地位。”



典吏诚心地劝告。



“你别看太安坊在外城,将种勋贵照样多,瞧见门外面的马车没?奉国将军的二公子,宣威将军家的偏房,骁骑尉家的侄子王三郎,这里头最次的……父辈也是个禁军教头出身。”



言下之意很明显,讲武堂门槛不高,出头的难度却不小。



没几分家世,别凑这个热闹。



“先生好言相告,我心中甚是感激。”



纪渊腰身挺得笔直,像一杆大枪,轻声道:



“可来都来了,我想试上一试!”



第十三章 讲武堂中,何来寒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