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比崇祯大一岁[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毅见汪柏山如此喜欢这支笔,就把水笔送给了他。



并且告诉他,这支笔至多还能写一两万字。



汪柏山先是坚决推辞,连说无功不受禄。



后来听黄毅说,送给他这支笔,是为了以后让他负责编写、誊抄教材,他才如获至宝般跪下双手接过口中道:“必不辱使命!”



弄得像皇帝赐予尚方宝剑般,让黄毅哭笑不得。



为了防止汪柏山写错教材,黄毅亲自给《三字经》的每一个字标注了汉语拼音。



黄毅是城里人,就读的小学是有五个年级接近两千师生的实验小学。



跟农村的小学截然不同,一直都是普通话教学。



因此黄毅的汉语拼音学得很牢靠。



再加上后世使用拼音输入法码字,给《三字经》标注汉语拼音肯定不会出现错误。



每当听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朗朗读书声之时,汪柏山总有大哭一场的冲动。



他毕竟是秀才公,属于有学习天赋的人,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



他甚至于在考虑,能不能把这个秒法子推广天下。



黄毅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并且表态时机成熟之时将要由他牵头编写一部汉语字典。



现在么,要认清现实。



太穷、太落后了,纸笔都是奢求。



二百多人只能用削成毛笔大小的木棍在地上练字。



黄毅出了两个点子,汪柏山、齐大山、蓝进魁几个当天就做了出来。



第一个点子当然是用石灰做粉笔,没有黑油漆,只能用火烤黑木板做出黑板。新笔趣阁



第二个点子就是做了几个浅浅的沙盘,默写时几人在沙盘上同时写字,其余人围观……



一起工作、一同习文练武,其乐融融。



黄毅大家庭二百几十人的认同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提高,许多人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最早跟着黄毅的张氏、孙素珠、杜翠兰、李氏身体养好了,头发也有了光泽。



虽然黄毅本着人人平等的心态,在自己的大家庭里其实是在执行共产主义的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但是这个时代由不得他。



张氏、孙素珠、杜翠兰、李氏、小红、小翠六人简直是把黄毅照顾得无微不至。



黄毅甚至于用不着自己洗脚,这个活儿是被小红、小翠强行抢去的。



小红、小翠伺候咔察固特的妻妾足两年,论伺候人,数她俩做得最好,张氏、孙素珠四个自叹不如。



黄毅原本不习惯被人伺候,可是来到了这个时代,身处在这个环境,没人伺候真的比较难受。



那是因为黄毅这个现代人实在受不了满身的虱子、跳蚤。



因此他隔几天就要洗澡、洗头,需要人帮着用篦子梳理头发捉虱子,需要人用开水烫洗内衣。



现在张氏、杜翠兰四个达成共识,除了小红、小翠,再也不肯其女人来照顾老爷的饮食起居。



哪怕这个大家庭里有一百多女人,且一个超过四十岁的都没有。



其实不仅仅是女人,男人超过四十岁的都没几个。平均年龄不会超过二十六岁。



这是什么情况?人口的年龄比例不对啊?



唉!缺衣少食的大草原上生活何其艰难?奴隶怎么能老?



不能干活儿的奴隶哪有可能得到食物?



况且此时老百姓的平均寿命极低,估摸着至多有个四十多岁。



崇祯十年以后,汉人的平均寿命能不能达到三十岁都不得而知。



所以黄毅的家人其实是一个年轻的群体。



他认为只要能够搞得到火绳枪,就有信心花一个月时间教会超过一半家人打放,有三个月时间,就能列队采取三段击模式射击。



这不是虚言,学习打枪,比学习射箭练习骑战容易多了。



况且手下已经有了曾经做过明军炮手的李万全、铳手的赵勇,火器教官不是问题。



黄毅已经在贯彻纪律,教所有人队列操练,现如今人人分得清左右,都学会了至少三十个汉字,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后世的新兵连也仅仅是训练三个月而已。



火绳枪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年轻人练习三个月绝无可能学不会装填、打放。



如果有充足的火绳枪用于作战,包括妇女在内,整个大家庭能够组织起一百八十人。



加上二十几人开弓放箭,再有黄毅的夺命钢弩,打阵地战之时,肯定能够跟二三百鞑子骑兵对峙。



能够拥有二三百骑士的蒙古部落算得上是中等的实力,黄毅又没抢人家的地盘,他们干嘛要到山里来跟黄毅的一大家子拼命?



低调发展才是王道,在没达到一定实力之前,黄毅绝无可能主动惹事。



劫掠之时都得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尽可能跑去远一些的地方。



黄毅不想接管太多蒙古人都不行,五个蒙古家庭三十几口来跪求。



第四十九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