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白衣卿相,奉旨填词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白衣卿相,奉旨填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柳三变出身于宗安地区,现今应该在闽省武夷山地界,晚年改名为柳永,柳三变是官宦世家,自小学词,1002年,柳三变离开家乡,  来到了杭州,也就是在我们这里。他原本是想去参加科考的,只是杭州实在是太美了,一片歌舞升平,繁华之地让他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便在这里生活了5年。”



“直到1008年,柳三变才想起科考。只是一直自视甚高的他,  本以为必定高中。但可惜,  柳三变常年留恋姻花江南之地,所作词太过于艳丽。当年科考,柳三变名落孙山。但这个时候,柳三变仍然认为自己才华一身,就算是这一次没中,也没有什么。但到底是没能中进士,所以柳三变还是写了一首词,表表自己的不满。”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叫做《鹤冲天,  黄金榜上》。



意思是说,  虽然我没有中进士,  但这也没有什么。



既然现在没有好的机会,  那么,  以后我该怎么办呢?



我还不如以后随心随地的游玩,做一个风流才子给那些歌妓填词。



这样的生活哪怕就是生着白衣,但也与那些公卿将相一般。



只是。



说是这么说。



看起来更为喜欢烟花之地,留恋歌妓情怀的柳三变越是这样,他越是在乎功名。



第一次考试柳三变只有28岁,他心高气傲,觉得没有什么。



等三年之后再考,仍然是名落孙山。



第三次,还是一样……



1024年,柳三变第四次参加科举,还是没能高中。



实在是内心太过于压抑,于是柳三变就托人,问其名气那么大,为什么朝廷就不录用他呢?



后来一打听。



原来是他的风格太过于艳丽,甚至,他在写《黄金榜上》的时候,这篇文章就被皇帝给批评了。



正如《黄金榜上》写得一样。



宋真宗直接就说:“既然你这么不在乎功名,那么,  不如去填词吧。”



至此。



柳三变对科举已经失去了信心,宋真宗直接就说,  且就填词去吧。



甚至。



因为这是宋真宗的诏,柳三变还自叹,我这是奉旨填词。



虽然这看起来有一些是自嘲。



不过。



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当真写得词实在是太好了。



或许他的词无法入得官家之眼,但他的词,却成为了整个大宋朝无数歌妓女子争抢的对象。



当时在京城,青楼有这样的口号:“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三变因在家排行第七,所以又称为柳七。



可见,当时的柳三变写得词,该是多么的受欢迎。



也正因为有无数的歌妓传唱,又受到了无数人的欢迎。



柳三变的词不只传遍了姻花之地,而且还传至了市井民间。



因为柳三变的词太火,基本上,在那個时候,很多平民老百姓只要一说柳词,都能唱上几段。



所以。



后世又有词人李清照评价,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陈凡老师,柳三变的词写得真这么好吗?”



这时。



有一位学子举手提问。



他真的有一些不敢相信,柳三变的词能够达到如此地步。



对此,陈凡点点头,说道:“可能刚才说到的一首词大家还不能见识到柳三变的魅力,那么,我们再来听另一首。”



黄金榜上这一首词更多的是对于柳三变自身的写照。



说实话,确实写得一般。



所以。谷畈



第113章:白衣卿相,奉旨填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