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试问天上仙人,谁敢来此人间……(求订阅)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试问天上仙人,谁敢来此人间……(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凡说完。



舞台当中一声琵琶曲传来。



但这个曲子弹的并不急,好像是随手弹的。



只是,舞台上却不见弹琵琶的人影。



直到。



当舞台中饰演白居易的演员,以及他的友人寻找之下,这才发现了这位弹奏琵琶的女子。



再三邀请之下,这位女子抱着琵琶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是虽然如此,但似乎害羞还是其他,女子却是用她的丝巾半遮着面。



直到当众人看清楚这位女子的面容。



呼的一声。



大家认出了这位女子。



“宁心。”



“竟然是宁心。”



“没想到宁心饰演的是这位琵琶女。”



虽然之前就有传出宁心客串了《唐诗何止三百首》。



但在此前,他们却没有任何有关于宁心的消息。



没想到。



此时宁心突然出现,的确让无数人惊讶。



“没想到宁心竟然会弹琵琶。”



“人家当年可是唱歌出道的,而且在学校的时候,据说她是她们学校知名的琵琶女。”



“这个设定有看头,期待中。”



一方面是设定,一方面是宁心的人气,众人盯着舞台。



而此时,宁心也在饰演白居易的演员邀请下继续弹奏。



“好听。”



“没想到琵琶竟然这么好听。”



“哥们,你除了用好听之外还能用什么?”



“难道用我草?”



“……”



公频上无数的“好听”发出。



当然。



这对于大部分观众,看客……来说,他们对于琵琶曲的评价,也只能出现好听两个字。



稍微文化一点的,那就是悦耳动听,沁人心脾……等等。



但就在这时。



另一边的陈凡却是开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在浔阳江送别友人,这本是一件很萧瑟的事情。但就算如此,友人还是要走的,只能端着酒杯与友人说着分别的话。但可惜气氛也不对,没有助兴的乐曲。也只能一杯又一杯的敬出,好像喝闷久一样。离别之时,留下的是茫茫江水浸着天上的明月。



这交待的是当时的背景。



众人也更为的明白,这发生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不过开篇中规中矩,虽然写得不错。



像其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以及【别时茫茫江浸月】……都写得非常传神。



但前有《长恨歌》,白居易这样水平的句子,大家也觉得一般了。



不过。



相对于长恨歌,陈凡却更为喜欢《琵琶行》。



喜欢的,不仅仅是因为琵琶行更为倾注白居易的情感。



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琵琶行的艺术特色,陈凡认为是超过《长恨歌》的。



犹记得当年陈凡背这首琵琶行的时候,当真是背得好不畅快。



特别是这首诗里面,有的时候闭上眼睛,当时的场景便来了一个完美的还原。



看着前方的琵琶女,陈凡继续念道:【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声与陈凡的诗词完美结合。



或者说。



陈凡所念的诗歌完美的符合眼前的琵琶女。



不管是她的神态,动作,还是弹奏的节奏,声音……全都通过诗词的方式描绘了出来。



而当大家反应过来时。



一众人眼中只看到大珠小球落玉盘发出来的轻脆之音。



但陈凡并没有停止。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口气,陈凡将《琵琶行》第一部分全部念出。



短暂几秒钟之后,掌声……直透云霄。



“我了个乖乖。”



“刚才我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这首琵琶行,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也是,我现在都还在震惊当中。”



是的。



比之长恨歌还更为的震惊。



如果说长恨歌里面的一系列句子,都是金句。



甚至可以说有不少句子,都能流传千年。



那么,对于《琵琶行》来说,这就不只是金句或者是流传千年这么简单了。



琵琶行的高明之处,除了语句之美,更为美的是他的艺术特色。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当然。



还有更进一步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一层一层,层层推进,简直是高潮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



而在这一浪一浪,一层一层不断的叠加当中……最后的高潮则如排山倒海,雷霆万钧,气吞山河,直捣黄龙,一泄千里……



……



“老师,这首琵琶行也太美了。”



“好好看节目。”



“是,老师。”



第182章:试问天上仙人,谁敢来此人间……(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