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7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求订阅)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没有纸。



哪里有这么多的唐诗宋词?



如果没有纸。



又哪里有这么多的先进文化与科技?



如果没有纸。



恐怕读书人都没有多少。



“看来大家对于纸并没有太大的一个概念。在东汉之前,我们用于书写的媒介并不是纸,而是竹简,以及绢锦,或者动物的皮毛。但这一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竹简,制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占用空间太大。看看古时候不少大家所说的学富五车,这个五车,就是五车竹简制的书。但说起来,就算是五车竹简制的书,他的内容也并没有多少。甚至,还没有一部100万字的这么多。所以真要按古时的学富五车来算的话,在坐的同学们也都是学富五车了……”



“至于绢或者锦,以及动物皮毛,那就太过于奢侈,也太贵,一般的平民根本用不了。哪怕就是皇族,也不能经常用这一些。所以,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人想做出一种可以不占地方,又很便宜,而且还很方便书写的媒介。这个媒介,那就是纸。并且,西汉时期还真有人做出来了。但西汉时期做出来的纸效果并不好,一个是比较粗糙,另一个就是表面不平滑,不太适合书写,只适合做包装。”



“后来,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叫做蔡伦的宦官,他认识到纸的作用,于是他开始改良此前西汉时期生产出来的纸。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蔡伦用树皮,麻皮,竹子……等等,总结出了造纸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原料分离。



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树皮,麻皮,竹子……这一些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



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



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



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这四个步骤,至东汉蔡伦发明以来,2000年过去,人们仍是大都数按这样的方法制作出来。



哪怕就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很牛逼了,但基本步骤也差不多。



只不过这四个步骤他们会用机器等提高效率罢了。



“因为是蔡伦总结与改良的造纸术,所以,我们又将蔡伦改良的纸称之为蔡侯纸。”



至于为什么是蔡候纸,不是蔡伦纸?



那是因为蔡伦在汉和帝时期帮助和帝灭掉了窦宪这一些嚣张跋扈的外戚,加之蔡伦忠心耿耿,最终被封为龙亭侯。



“可以说,蔡伦改良的造纸术,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



这个时候,陈凡提到了一个新的观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这个观点一下子就让现场众人无比的感兴趣。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这是哪里来的?”



这时,有同学举手提问:“陈凡老师,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



不是他们不知道。



实在是前世这个观点也不是中国人提出来的。



前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个观点,最早是英国人提出来的。



也就是说。



虽然中国早就有四大发明,但没有人提出,大家也没将这当回事。



不当一回事,人们还以为古代中国其实没啥科技,对于世界也没啥贡献呢。



从这可以说。



历史还是那个历史,但如果没有宣传,很多时候历史当中很精彩的东西都可能失传。



史官的意义同样也在于此。



陈凡接着说道:“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发明,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不过,这四大相对来说影响力比较大。第一个发明,就是之前我说的蔡伦改良的造纸术,或者直接就可以说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因为蔡伦改良的造纸工艺,不只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因为蔡伦造纸工艺制作出来的纸便于携带,又经济实惠。很快,他便流传到了高丽,扶桑这一些国家。后来又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之下,传到了中亚,南亚,欧洲……”



“第二个发明,那就是指南针。”



“第三个发明,叫做火药。”



“第四个发明,活字印刷术。”



没有造纸术,那估计全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要推缓十倍。



没有指南针,也就没有所谓的大航海时代。



没有火药,恐怕中华一直是天朝上国。



没有活字印刷术,文化估计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所以。



四大发明里面,陈凡认为,造纸术应该排在首位。



“原来我们古代竟然有如此牛逼的发明。”



“四大发明,虽然不是特别了解这里面的情况,但从这四大发明来看,他已经改变了世界。”



“是的。”



如果说大家此前对于这一些古代科技还不是特别感兴趣。



但当陈凡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个概念一出来,众人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些发明对于现代的影响。



不过。



其他三大发明暂时陈凡没有讲。



因为四大发明当中,只有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其他的都是在宋朝。



以后修史的时候,陈凡可以再将三大发明放在宋史当中。



……



不过。



在东汉时期,要论科技的话,可不仅仅只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在蔡伦之外,还有一位叫做张衡的科技狂魔。



见大家已经进入了状态,陈凡说道:“东汉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文化知识科技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时,有一位叫做张衡的人,他担任了东汉时期的太史令。这个太史令,就是掌管天文历法一类的官。这个官职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受人重视。但虽然如此,张衡对于天文数学这一块却非常有研究。”



“他曾经写过一部叫做《灵宪》的天文学知识,在这一部作品当中,张衡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他认为太阳运行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他还指出中原可以见到的星星有2500个,与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差不多。他经过对某些天体运转情况的观测,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结论,与现代测地球绕日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相差无几……”



当然。



这对于现代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很简单的知识。



甚至有一些小学生都知道。



但是。



当你知道认识到这一些的,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时,那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尼玛,这水平牛逼。”



“难怪中国古代一直领先世界,就这数学水平,完全吊打同时期其他所有国家。”



“嗯,光是对于太阳与月球的认识就足以领先他们了。毕竟,历法就是通过月亮与太阳来计算的。”



至于你要问历法与中华领先全球有什么关系?



太有关系了。



古代粮食就是一切,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家的实力。



那么。



什么决定粮食的生产呢?



可能很多人说是生产工具,比如像农耕铁具出现等等。



但这一些只是其次。



最为重要的,那就是历法。



历法代表什么呢?



这可不仅仅告诉你今天是什么日子,什么月份?



历法的重要作用,还告诉你,什么日子可以播种,什么月份可以秋收。



如果没有这一些历法的指导,那所有种出来的东西都得完蛋。



“不过,这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周天星斗,张衡还发明了浑天仪。”



“陈凡老师,什么是浑天仪?”



有同学问道。



“浑天仪就是一种记载天象的仪器,当时张衡在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水滴的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



看大家似乎不明白。



陈凡又解释说道,其实他就是地球仪的升级版本,或者直接可以将他叫做天球仪。



地球仪指示的只是地球。



而浑天仪记录的是天体运行的仪器。



至于为什么要用浑天仪,那完全是更好识别啊。



要不然漫天的星斗,你怎么分辨呢?



有一个像天球仪这样的东西,不管是自己分辨还是传授天文知识都更为方便的多。



当然。



这不算什么。



毕竟浑天仪这种东西虽然也比较有科技含量,但还算好,不是那么令人震惊。



真正令人震惊的,还要数另一件牛叉的科技。



或者叫做黑科技。



这个黑科技,就叫做地动仪。



7017k



第277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