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白鹰子   顽贼[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白鹰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让婆姨别难受,说咱家就没那出秀才公的命,他认。



就算认命,命也不放过他。



生活仿佛就是个轮回,他重新给人打起短工,攒钱糊口,买一头牛,佃五十亩地,买一亩地、再买一亩地,县里摊派要交,朝廷两税要欠。



万历四十六年朝廷开战,每亩增税三厘五毫;万历四十七年,朝廷再增税三厘五毫;万历四十八年,朝廷再增税两厘,前后共每亩加税九厘。



其实跟每亩产粮比起来,交九厘银不多,真的一点都不多。



多的是连年大旱的陕北,粮食歉收后的九厘。



后来天启年旱灾又来了。



人人咬牙度日,绥德卫的军户越来越少,山里的贼子也越来越多。



先是一家家存粮告罄,随后饿急了的人们三五成群百十成团的抢过路、吃大户,很快城外大户家也吃不到了。



人们把山上野草、路边树皮和白石头混捏成饼子蒸着吃,但这撑不了太久。



这个时候没有贼了,所有人都可能是贼。



这一年白鹰子没招了,前后欠了官府好几年的税,加上一年摊派,人又生得健壮有力,也不知是出于畏惧还是好欺负,他成了杀鸡骇猴故事里的那只鸡。



往年好说话的税吏弟兄都不见了,差役把他拿到官府,当着上百个欠税百姓的面用杀威棒断了左腿,为保住右腿,咬牙去借了高贷。



白鹰子瘸了、婆娘没地也没牛,拉扯不起这个家,治安也在变坏,大女儿跑出去就没了,为养活儿子,婆姨把自己卖掉换了三斗糜子,白鹰子也成了乞丐。



后来他的好婆姨啊,他的好婆姨被一起乞讨乞丐发现,躺在城外护城河的干壕里,光着身子连张席都没给卷。



急疯了的白鹰子去讨要过说法,可他一个乞丐,家奴连门都不让他进。



辗转打听,才知道婆娘是从主人家偷了馍馍,想拿到外头给娃吃,被发现折磨死了。



他俩剩下那一个娃没被饿死,是白鹰子自己下手掐死的,说活着受罪。



后来,断他腿的衙役解手时被勒死在茅房;买他婆娘的主人家小少爷被摔死在假山、掌厨的脑袋被塞进灶台、大老爷被绑了扔在城外死人堆活活吓死。



瘸腿的白鹰子落草做了匪,劫客商杀旅人,没武艺傍身也没从军背景,被官府从绥德打到清涧、从清涧撵到山区,走到哪都是破家灭门,不留活口。



不讲道义,也不劫富济贫,撞上富人要杀、撞上穷人也要杀,跌跌撞撞好几年,手下有了好手帮衬,在绥德州打家劫舍闯下偌大凶名。



如今白鹰子的贼窝正规划许多,虽说还是部下有多少人他自己也不知道,手下有时多、有时少,全看年景。



年景好,山上贼人就回家乡种地去;年景坏,百姓就上山投奔山寨,在山上也垦地种点菜,平时和百姓没什么差别。



只是山下百姓来报信,山寨农夫就放下农具拿起刀棒,下山大掠一场。



搁过去,这种组织松散的贼窝活不过当年,只是如今朝廷地方日趋崩溃,百姓成群结队背井离乡成为流民,官府尚无力阻止,更别说为仍旧留乡的百姓提供防卫保障了。



这种时候,有闲心招惹山贼的只有山贼。



其实曹耀猜得对,白鹰子早前确实随王左挂聚起的大军南下,倒不是他想与叛军汇合,实在是王左挂不讲半分道理,大队夹裹而来,如他这般小贼头儿根本没拒绝的机会。



白鹰子发出准备转移的命令,几名亲信管队就凑上前来:“掌柜的,咱是往南,还是……回北边?”



“往他娘什么南边,左挂子监军都杀了,去南边找死么?那破木头不禁用,咱不欠他啥。”白鹰子摆手道:“拉上粮车,回绥德。”



听到这话,左右管队各个面露喜色之余也不免担忧,有人问道:“左挂子若打回来怎么办?”



“回来?”白鹰子肩膀一耸一耸的发出冷笑:“西安府左近,朝廷哪儿能由着他闹腾,他娃多半回不来咯……有人!”



顺着他的目光,村西口仍在燃烧的民宅中间,一队人披挂赤甲、头顶盔旗,手持刀盾、弓矛,结二龙出水两路纵队而来,人还未至,阵中十余支利箭引强而来,将转身欲逃的贼人一一射翻。



“官军!官军来了!”



山峁上一面露出半边的红旗摇动,就连贼首白鹰子也生不出抵抗心思,呼喝左右推起粮车,下令东逃。



第十四章 白鹰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