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曹县   宋国崛起[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曹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傅,其实不需要一年的粮食的。”一个商人站了出来。



“这位是繁鑫。”管理给公子卬介绍道:“繁氏是殷商遗民。昔日武王克商后,分殷商百工于东方诸姬,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有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



索氏世代为绳工,长勺氏和尾勺氏则为酒器工,陶氏为陶工,繁氏为马缨工,锜氏为锉刀工和釜工,樊氏为篱笆工,终葵氏为锥工。



鲁卫历代君主中,颇有几任不尊敬殷人的传统、亳社祭祀,于是许多家族纷纷心向宋室。前些年,公子御派人游说一番,繁氏就举族南迁长丘了。”



“繁氏已经不做马缨工了。时移世异,卫人被狄人破城后,挽马奇缺,再经营祖业已然不现实。我今为私人行商,往来于宋鲁卫齐之间。”繁鑫修正道。



春秋的工匠多是为公家制器,旱涝保收。沦为行商后,自负盈亏,算是从国企下岗了。



“齐民有要术,精于农业、匠术。我曾往来临水,与齐人颇有交情,对齐人的农术,算是涨了不少见识。



齐人耕作,不似我们宋人。我们两年三熟,齐人一年两熟。如若我们采用齐人的办法,今岁当有下一季收成。”



管理眼前一亮,催促繁鑫讲下去。



整理一下思路,繁鑫问秀吉:“今年第一季你们播种的是什么作物?”



秀吉道:“粟。”



小米是宋国最广泛种植的作物,寻常年和大豆,也就是菽轮作。



“恐怕土地肥力不够了。播种的时间也错过了。”秀吉绝望地说道:“粟的第二季播种时间是夏至前后,亦即五月中旬,现在已然错过了。况且粟米连种,肥力损耗殆尽,即使播下去,长势也不会理想。”



“非也。”繁鑫反驳道:“粟苗都被摧毁在地里,没有被百姓吃入腹中,不如沤成肥,反哺地力,如此再播,不会有所减损。



齐人不仅有沤肥之术,还擅长栽种冬小麦。六月之初,秋风朗朗,齐人就会将冬小麦下地,来年一月、二月就可以收获。”



“能保证丰收吗?”荡虺急切地问道:“要是冬小麦没有确保的收成,长丘肯定还是要完蛋。”



“老天的事情哪有说得准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管理横了一眼。



“天下十年九灾,五谷丰登是侥天之幸。”公子卬记得即使在后来的康乾盛世,有史料记载,一百三十年内有一百二十六年发生各色灾祸。“如果要更进一步抵御天灾,就要倾力治理虫害、水灾、旱灾。”



“那就必须修水利,调和水旱,定期在合适时机,扑杀害虫。”繁鑫道:“自古修水利,民无其力,须以官府出面,组织千人,戮力同心。”



第七十二章 曹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