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章 宋启经当官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宋启经当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宋启经之父的英年早逝,让宋鸿宝哀痛不已。



不仅仅是白发人送黑发,也是因为这二子乃是他寄予厚望,有希望考中进士,为他们宋家挣来一座进士牌坊,带领宋家真正走向豪门的人。



他们宋家,还从来没出过进士呢。



可惜,有望冲击进士的宋启经之父就这么病死了。



后来宋鸿宝只能是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可惜一个比一个草包,连的秀才都考不中。



最终竟然还要靠病故次子的独子宋启经!



随着宋启经逐渐长大,也算是勉强继承了他父亲的读书天赋。



他十八岁考中生员,第一次虽然乡试不中,不过以他的功底水平,他日再积累一些年,最终考一个举人还是有希望的。



至于进士嘛,这就别指望了,没那水平。



但是当宋启经准备参加第二次乡试的时候,楚军就已经拿下了汉阳城,并大规模招揽有功名的读书人以及致仕官员为官。



年轻的宋启经被友人一忽悠,竟然直接去报名当保乡军的官去了,那个时候罗志学都还没称帝建制呢。



他被初授正七品,同时因为他投奔的早,所以后头几个月升官极快。



承顺二年二月下旬的现在,宋启经已经在农林部里任职某一副处长,从四品。



要不然你以为宋家为什么会第一时间向大楚帝国官方靠拢,还拿出真金白银去购置林家织布厂啊。



除了他们宋家本来就想要进军纺织业外,还有宋启经的这一层关系在。



自家宋家嫡系子弟都已经投贼……哦,不,从龙了,而且还升官分块,这都已经变成中高层官员了。



他们宋家难道还能置身事外?



不可能的!



假如那一天大楚帝国完蛋了,明军打回来了,首选收拾的就是他们这些投靠保贼军的士绅大族。



因为他们是叛徒!



而叛徒比敌人更可恶!



所以宋鸿宝把五儿子一家子秘密送到江南去,给宋家留下一条备份的血脉外,就带着剩下的宋家族人一门心思靠向了大楚帝国官方。



如果不是因为宋鸿宝自己已经老迈干不动了,他都想着直接在大楚帝国里出仕为官了。



自己好歹是个举人,投过去官位肯定不差,多少也能够给自己的孙子宋启经帮衬一些。



但是奈何年纪太大,身体又不好,实在干不动。



既然没办法在事业上给予这个孙子多少帮忙,那么他就要帮这个前途远大的孙子扫清其他障碍了。



至少,不要让这个孙子因为身外之物就断送了前途。



争取给他们老宋家干出一个部堂高官出来。



至于其他的,就只能靠着宋启经自己努力了。



————



武昌城,农林部里的宋启经却是不知道自己的祖父对自己的安排,现在的他一双黑眼圈挂在脸上,整个人看起来憔悴无比。



看着桌面上依旧厚厚一大堆的文件,宋启经放下了手中的笔,叹了一口气后靠在椅子上。



太累了!



当官之前,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当官竟然会这么累。



而且他入仕大楚帝国之前,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周边的师友入明王朝为官后会这么忙的。



在他的早先认知里,当官嘛,决定的是大方向,需要站在比普通人更高的高度,纵观朝廷天下,然后做出一项项有利于民生,有利于朝廷的选择。



至于做出了选择后,怎么具体把事情落实下来,自然有众多手下尤其是吏员们去处理。



君不见,诸多人考中进士后外放当县令,一个个都是游山玩水,携美而游,时不时升个堂,拍个惊堂木,引起一片惊恐。



在他看来,自己入大楚帝国为官,生活应该也是这样子的。



但是没有想到,入朝为官后,生活和他预料的截然不同。



他一开始就被分配到了农林部农业司做事,农业司在农林部里,甚至在整个大楚帝国行政体系里,都算是大司了。



因为该司负责的是农业生产事务,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劝耕。



具体下来,他们需要负责组织屯垦开荒,引导农民们复耕复产提高粮食产量。



第二百八十章 宋启经当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