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八章 谁给钱,谁是老大   大人,得加钱[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八章 谁给钱,谁是老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督大人这边不过是前人栽树,他坐着乘荫而矣。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腊月,离过年没几天了。



这段时间总督大人也没怎么闲着,主要忙于一件事,那就是打算过完年跟陕甘全境士绅、富户借钱。



为什么要借钱?



因为要发展当地经济,活跃市场,提高百姓收入水平,改善百姓生活,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借多少?



先期借款是五百万两。



这是总督大人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做出的数据。



数目不算多,因为远在浙江的王亶望书信中说他一上任就开始向富户借钱,三个月不到就借了九百多万两。



钱不是白借的,有利息。



你说好端端的巡抚大人借什么钱呢?



这就是互助会总主持睿亲王的经济头脑了。



前番在京师吃散伙饭时,睿亲王无意跟王巡抚提到浙江是个风调雨顺的地方,没什么大的灾害,所以你老王过去在甘肃谎报灾情的手段肯定不灵,且容易被人发现,必须换个法子捞钱。



老王一想也对,知道睿亲王有经济头脑,便虚心讨教。



睿亲王也没藏着噎着,醉熏熏的将自己在京里搞的“保龙工程”换了个包装方式兜售给了老王。



说白了,就是让王亶望到浙江后厚着脸皮用各种名目,许以高额利息跟当地士绅借钱。



“你是巡抚,代表的是朝廷,只要你借,那帮有钱人他就不敢不借!”



睿亲王对此十分笃定。



“钱借来之后,本金留下,每年给他们利息便是,别担心还不上钱,你只要年年借,就能年年拿后面人的借款还前面人的利息...只要咱大清不亡,只要你老王还是浙江巡抚,你就甭怕这买卖黄了。”



“王爷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当官就是为了捞钱的王亶望将此办法当作至宝,上任后就开始运作,许的利息还吓人,直接年息百分之二十。



由于王亶望是浙江巡抚,士绅们不敢得罪他,加上不怕朝廷还不上这钱,就大把大把往外借银子。



三个月不到,王亶望在浙江就借到了九百多万两。



相当于浙江全省两年财政收入。



骗局还在继续运作。



老王的最终借款数目是五千万两,最低也得四千万两。



浙江有钱人多,不怕他们没有。



诚如睿亲王所言只要大清一日不亡,只要他王亶望一日还是浙江巡抚,这个业务就能干到死。





可王亶望不知道,睿亲王教他的这个办法压根就没安好心。



因为他这样干法,看上去赚得盆满钵满,没有任何损失,但大清的信誉却被他无形之中败的光光。



真借个几千万两出来,那利息就会高到他根本还不上的地步。



最后拿不出钱来还,怎么办?



借钱的士绅从你王亶望这里拿不到钱,他们就会把怨意撒在朝廷头上,无形之中会让大清在浙江的人心尽失。



勒尔谨其实也知道这种借钱法不好,压根是拿大清的将来做抵押,可架不住诱惑太大。



陕甘不及浙江肥,全省借一圈下来千万两银子还是有的吧。



当年王亶望用三千两就把他买得死死的,况千万两巨资诱惑。



所以一咬牙,还是把ppt给做了出来,并交由心腹陕西巡抚毕沅落实。



毕大人总归是状元郎出身,贪是贪了点,可也没贪千万两的胆子,再者这种借钱法得罪的是全省士绅,万一惹出民变来怕是不好收场。



“怕个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勒制台一脸贪婪,“甭想太多,先把银子弄来再说,真还不上让他们跟朝廷要去。”



这就是将来打官腔了。



毕巡抚一脸担忧:“朝廷能认这账?”



“朝廷要不认这账,咱们就不认朝廷...谁愿意替咱们还这钱,咱们就拥戴他。反之,咱们就反对他!”



嗯,制台大人这小九九打的还挺不错。



有理有据。



看上去,似乎在算计某人。



第七百九十八章 谁给钱,谁是老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