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2 唐清决战   这个大清不对劲[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2 唐清决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欧罗巴大陆发生了剧变!



法兰西王国被一名叫做巴顿的人控制了,他组建了一个盟军议会,掌握了法兰西王国的最高权力,巴顿的人还掌控了法兰西王国的税收和军队。



巴顿以他的人为骨干,改变了原本的法兰西王国税收队伍,重新建立了税务稽查队。



这是一支专门收税的武装力量, 战斗力不亚于正规军。



法兰西王国的贵族联军被击败后,部分人选择臣服巴顿,但超过三分之二的法兰西王国大贵族选择外逃。



臣服巴顿的多数都是法兰西的小贵族。



在这些流亡贵族的唆使下,欧罗巴大陆各国正在筹备反法联盟的事情。



欧洲已经没有精力来干涉大唐帝国的战争了。”



月神一脸欣喜的向李长青汇报着刚刚得到的消息。



“没想到朕投放的战傀这么快就控制了法兰西,从现在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密切关注欧罗巴大陆的局势,一旦这个巴顿带着法兰西在欧洲大陆上快速扩张, 立刻通知朕!”



月神收敛起嘴角的笑容,神情严肃的点头应道:“遵命, 陛下。”



“既然欧洲各国已经没有精力干涉印度战场,把十万日本雇佣军调遣到前线,拿下拉合尔,推翻印度大清吧。”



大唐帝国与印度大清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时间。



从阿富汗地区的汉八旗投降,喀布尔沦陷后,战争就进入漫长的消耗战之中。



这主要是因为康熙帝意识到自己麾下的核心八旗也不靠谱。



汉八旗的投诚给康熙帝敲响了警钟。



他手底下的八旗都是被大唐帝国暴打过的,普遍存有恐唐症,除了满八旗靠谱外,其他的八旗队伍都不愿意跟唐军作战。



这时候如果唐军在私下里拉拢,很容易就能瓦解掉清军的力量!



于是,康熙帝将剩下的蒙八旗和满八旗混编到一起,将蒙八旗中的中高级武官调走,冲入满八旗的人担任军中要职。



这不是换几个几十个岗位,而是将整个蒙八旗的军队中高层都换了一遍!



蒙八旗佐领往上所有的军职,都变成了满人。



而且,都是追随在康熙帝身边的满人权贵, 而不是从外东北生女真那些人中转变而来的满八旗。



除此之外,满八旗的军队也跟蒙八旗驻扎在一起, 防止蒙八旗出现‘以下克上’的兵变。



康熙帝稳住军心的招式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条,他还打撒银币,用金钱收买八旗人心。



并且,还招揽控制区内土著雇佣军。



天方教、锡克教和印度教虽然已经叛变,但这只是整体上的局势,并不是所有人都敌视印度大清。



康熙帝打败奥朗则布后,占据了印度西北最肥美的土地,并且搜刮了大量的金银财物。



康熙帝可不是守财奴,这些金银都被他拿出来,一边收买八旗军心,一边从控制区内招揽各方雇佣军。



其中不少人原本就是回八旗、印八旗和锡克绿营的战士。



当然,现在的印度大清已经从颠峰时期的五大八旗一大绿营衰败为两大八旗。



新招揽的雇佣军则根据宗教信仰,被康熙帝整编为天方教绿营、印度教绿营和锡克绿营。



绿营军在清廷治下,其实就意味着不分配土地拿军饷卖命的军队,这其实就是西方世界的雇佣军制度。



当然,原本清廷还在汉地统治的时候,绿营军制还囊括了世袭体系,所以跟西方的雇佣军有着本质区别。



现如今康熙帝自然不会再搞绿营世袭制度,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搞……



所以,现在的清廷绿营跟西方文明的雇佣军制度已经没什么区别。



至于将人数并不算太多的新建绿营拆分成三份, 主要是印度西北这片土地上,三方宗教矛盾太大,把他们编入一支军队中,很容易爆发严重的内部矛盾。



在印度西北呆了数年的康熙帝,早就捋顺了印度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宗教问题,自然不会犯下这种错误。



一番整编后,等到阿富汗地区被大唐帝国远征军吞并消化后,印度大清已经重新稳住了阵脚,虽然还有许多边边角角的地方被印度土著势力占据,但清廷控制的地盘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



并且清军还完成了新建绿营的扩编。



随后,双方就展开了激烈而漫长的消耗战。



唐军主攻,清军据城而守,并以满蒙八旗的骑兵队为机动力量,四处袭扰唐军后路,让庞大的唐军无法将拳头攥在一起用力攻城。



负责进攻的唐军主要是各方总督军阀的私人武装,和投诚后改变的新附军,也就是原本的清廷汉八旗武装。



这些武装力量人数不少,但战斗意志都很是一般。



至于唐军真正的核心力量,也就是李长青直辖的系统军团和日本雇佣军,一直在后方刚征服的土地上,建立唐国体制。



李长青建立统治根基的方式与西域没什么区别。



城市和交通要点由中央直辖,采用官僚体系统治,其他地区则分封给有功的日本武士。



这些日本武士会有一定招募武士侍从的兵额,帮助日本武士负责封地中的治安。



同时,日本武士也可以带着自己的武士侍从参战。



这俨然就是一个个小封建主。



多亏了这些职业砍人的日本武士,李长青才迅速在异族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由于跟印度大清的战争还没有停歇,所以李长青采取了宗教宽容政策,并没有针对中亚地区的宗教展开清洗。



除此之外,大唐帝国还在李长青的暗示下,不断对那些投诚的中亚和阿富汗地区的部落势力拱火,让他们肆无忌惮的火并消耗。



官僚控制重要节点,日本武士分封地方,挑拨离间原本的土著封建主内战,这三板斧下来,使得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的统治稳如泰山。



只是,前线的战斗却差强人意。



一年的血战下来,唐军夺取的印度大清城池寥寥无几,自身损失却一点不小。



甚至有总督军阀阵亡!



尚之信在一次伏击战中,被满蒙八旗骑兵摘取了脑袋,这是唯一一个阵前阵亡的唐国总督大将。



232 唐清决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