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变故   这个武夫好凶猛[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变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父曹母知道曹肃接了个护卫的活。



喜不自禁。



曹家不是大门大院,二老最想要看到的便是两个儿子能有出息。



本来,曹家大郎是一个很好的标杆,后来被人打残了。



这一残,就逼出了一个更能做事的曹家二郎。



如今的曹肃,加入武馆成为外门弟子,被于家聘请为护卫,个人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急速上升。



富商护卫,那已经是一般小老百姓根本不敢得罪的存在了。



虽然曹肃不怎么稀奇,但曹父曹母非常重视。



堪比这段时间除了为大郎挑亲之外,最重视的一件事。



曹父曹母为曹肃买了双新的布鞋。



因为曹肃本来就一直穿着武馆的练功服,算是新衣服,如今又换了双新布鞋,装备一身新,和以往大不相同。



这让曹兴看了,都有些吃味了。



“也不知道我结婚能不能穿一双新鞋。”



他小声嘀咕,却正好被曹母听到。



曹母笑道:“没事,你们脚的尺码都差不多,回头让阿肃把鞋子借你穿两天就行了。”



原来真没准备买新鞋。



曹兴感觉自己的膝盖中了一箭。



这婚结的也太惨了。



.......



曹肃和于武汇合后。



便加入于家护卫队里。



护卫队有三位老护卫,是于家自己的护卫。



为首的叫“老黄”。



老黄的年纪很大了,精神状态却不错。



他穿着灰色的衣袍,高马背上挂着一柄长刀,左脸颊有一道深疤。



“咱们做护卫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知晓“护卫”之意。”



“护的是东家的安危,卫的是东家的性命。”



一开口就是老护卫了。



老黄随后又讲了一些“规矩”。



大概就是说大家要听从他的指挥,如果遇到贼人,第一时间要发出讯息预警,不要热血上头,单打独斗。



话虽然都琐碎,但听着在理。



曹肃很认真地记了下来。



出了北城以后,众人便加快了步伐。



来了这世界这么久,曹肃还是第一次出城。



他早就想出城了。



只不过以前太弱了,心里对未知的世界还是有些慌的。



现在大家抱团出城,就明显好很多。



城外的世界,广袤无垠。



官道两旁的田野上,皑皑白雪未化;极目远眺,尽是杂草漫野,天地间一片苍茫。



于家的庄园在城北十多里外,众人步行一个时辰就到了。



“今晚大家先休息一下,明日庄园中的众多佃户去田间劳作,就要劳烦诸位护卫庄园了。”



于武拱手向众人说道。



众人抱拳回礼,这都是说好的工作,本该如此。



护卫一共分为巡逻和站岗两种。



按照庄子的布局,分了三班人马。



除了庄子里本来的护卫人员外,新来的护卫便组成了一支新的巡逻队伍,是为一班,下设三个小分队,在庄子里转悠。



曹肃跟着老黄,隶属于第一小分队。



整个庄子坐北朝南。



硬山、坡顶、砖木石结构,布局为三组六院,主宅在正中间,其他房屋建筑呈两边分布,井然有序。



曹肃怀揣短刀,边走边看。



和城南紧凑的房屋相比,这边的庄园虽属“乡下”,但空间很宽阔,算得上是“豪宅别野”了。



“于家可真有钱。”



“这庄园据说也不是于家祖传,而是前些年的时候,于家从另外一个富庶商甲中买来的,可见财力雄厚。”



巡逻闲暇时,曹肃听到了护卫的议论。



也都是武馆的外门弟子,大家都熟悉,随口便开始天南地北地瞎聊天。



“曹兄,听说你和于师兄的关系很好,这庄子,你应该不是第一次来吧?”



有个弟子便开口和曹肃搭话。



可曹肃真的还就第一次来。



他和于武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只不过前段日子,他和于武同为“武馆吊车尾”,而他又从来不轻视任何人,这才和于武多讲了几句话,稍有交情罢了。



曹肃笑了笑:“我才拜师武馆一个月不到,确实是第一次来。”



“那我们都一样,都是第一次。”



弟子们有说有笑,比较轻松。



这确实是一个轻松的活,半个月时间一到,就能挣2两银子。



当然,也会有些风险,可风险和收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庄子挺好的,就是大家都忙着开春耕地,人气少了些。”



“马上就要年祭了,等年祭一过,庄子会更加忙碌。”



年祭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年祭一过,就意味着旧年翻篇,迎来新年。



曹肃等人的“高工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正好在年祭档期之中。



腊尽春来,万物生长。



人们通过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在平城地界,人们祭祀的都是“无上天元神尊”。



通常,也称作“天神”。



........



........



年祭日。



庄子里的人们屠猪宰羊,聚集在了一起。



这庄子里,大部分都是于家的佃户。



少部分人是于氏族人,大约两百多号人。



一眼看去,也乌泱泱的,真是不少。



正宅堂前,安放了供桌。



供桌上是家谱家规、神牌灵位、香炉、供品等等。



“奏乐,迎先祖!”



随着一声高喊。



整个庄子,就变得肃穆起来。



于氏族人轰然一下。



全都跪倒在地。



于氏族长走上前去,接过三根长香,恭恭敬敬地将长香插入香炉之中。



三叩过后。



于氏族长便开始诵读祭文。



“正光七年,于氏族人于峰,敢用牲牢之奠,昭祭无上天元之神尊与于氏祖灵。神在璇玑,泽惠于野,至德神化,后谁与稽.......”



第十七章 变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