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5 国子监进士服(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5 国子监进士服(二合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恭贺圣上钦点三元及第,此乃我大明文风鼎盛之吉兆!”



王振反应还是比较快的,见到朱祁镇主意已定,就不再劝说,而是立马跪了下来放声祝贺。



三元及第,六首齐聚,这可是前无古人,后大概率也没有来者的成就。



此子被朱祁镇给御览亲批,定然会在史书中流传下来一段佳话,是该恭贺恭贺下皇帝了。



王振都已经开口祝贺了,杨溥等文臣读卷官,反应再慢也该明白大局已定。



于是群臣也纷纷跪下高呼:“恭贺圣上钦点三元及第,足矣证明我大明乃文运昌隆之盛世!”



面对群臣恭贺,明英宗朱祁镇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笑容,连说了几个“好”字,才让众人平身。



虽然沈忆宸状元已经被朱祁镇给钦点,但是读卷仪式还要进行下去。毕竟榜眼、探花的名次没有出来,二甲人员也没有确定。



很快阁臣马愉、曹鼐二人出列,把杨鸿泽与贺平彦的试卷朗读了一遍。



朱祁镇此刻还沉浸在钦点出“三元六首”的激动中,可谓心情太好,完全没有更改阁臣推选顺序的意思。



读完后就依次钦点了此二人的榜样、探花头衔,以示自己在朝政大事上,对于臣子们的充分信任,也是向天下表明君臣和谐共治。



钦定三鼎甲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跟纰漏,也是让杨溥等人松了一口气。他们之前就担心朱祁镇年轻心性不稳,会乾纲独断肆意更改读卷官们的推选排名。



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杨溥等人就只能辞职以自证清白。



要知道十七名读卷官个个都是当朝重臣,不管是真辞职还是做做样子,都会引发朝野的动荡,以及天下文人士子的猜忌非议。



所幸推选的三鼎甲符合圣上心意,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同时之前那些质疑杨溥推选沈忆宸的读卷官,此刻都向他投来倾佩的目光。



不愧是先帝选定的托孤五大臣之一,杨溥对于圣上心意的揣摩,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沈忆宸就是这届殿试的定局之人!



御笔钦定完一甲前三,朱祁镇就没有继续进读几卷的兴趣了,剩下的九份二甲试卷纷纷发出,由内阁官领回去自行排名,意味着读卷仪式结束。



并且为了彰显圣恩,以慰劳读卷官的辛苦,朱祁镇还赐宴于文华殿,同时赐钞于读卷官,君臣和谐一片其乐融融。



当日下午散席后,读卷官们退至东阁,开始评定二三甲的试卷,然后拆开弥封糊名填写皇榜。



这张皇榜始于唐代,最开始是用普通白纸书写。但是古代科举的“登科录”需要长久保存,用普通白纸多有虫蛀,于是改用了防虫的黄麻纸书写。



黄色即金色,故而成语“金榜题名”,就是这么来的。



读卷官们必须抓紧时间,在傍晚来临之前填好皇榜,然后交由内监尚宝司用皇帝宝印钤于榜上。



尚宝司盖上皇帝宝印后,会转交给制敕房官开写传胪贴子,也就是俗称的“小金榜”。



“大金榜”用来张挂公示天下,“小金榜”用来宣读与存档,不过在宣读之前,还会呈献给皇帝御览一番。



毕竟读卷仪式朱祁镇只钦点了一甲前三是谁,后面还有二百九十七名进士呢。就算没办法全记住,好歹也得对二甲前几名有些印象,否则也太划水了一点。



这所有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次日皇帝接见新科进士,以及宣布殿试登第名次所用。



并且这个仪式还有个举世闻名的称号,那就是“传胪大典”!



另外一边的沈忆宸,也被传胪大典的准备工作打断了计划。从茶楼出来后没有前往北镇抚司,而是被阿牛告知刚才有礼部吏员来到了成国公府,通知他前往国子监领取进士服。



进士服乃是传胪大典礼服中重要的一环,如若出现任何差池,将会被治大不敬之罪。



没办法,沈忆宸只得让车夫调转车头,先行前往京师国子监。



对于京师国子监,沈忆宸虽然没有在这里就读过,但也算不上陌生。好歹当初祭酒李时勉事件,自己可是在监前广场主持大局,做了一把力挽狂澜之事。



今日的京师国子监,早已没有了那日的悲愤、屈辱情景。在初春的暖阳照射之下,道路两旁的银杏树郁郁葱葱,不时有充满了朝气的国子监学子走过,显得一片岁月静好。



沈忆宸从马车上下来,跨过书写有“国子监”三字的高大牌坊,朝着发放进士巾服的建筑走去。



一路徐行,那些路过的国子监监生们,不时朝他投来好奇打量的目光。



因为今日新科进士们,要到国子监领取巾服的消息,这些国子监学子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对于他们而言,新科进士就是自己前辈、偶像、未来要达成的目标。



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同这些新科进士那般,重回国子监领取巾服,简直不下于衣锦还乡的荣耀。



只是沈忆宸相比较其他人新科进士,显得有些过分年轻了,甚至还小于大多数国子监监生。



所以他们羡慕眼神居少,好奇眼神反倒是居多,都在心中纷纷猜测,这名年轻人到底是不是新科进士?



不过很快,有一名国子监监生感觉沈忆宸有些眼熟。年初大司氏受辱,站出来主持大局,并且领衔叩阙的顺天解元郎沈忆宸,好像长的就与眼前这名年轻人很相似。



只是他有些不敢确定,这名年轻人就是沈忆宸!



毕竟那日国子监广场黑压压一片数千人,密密麻麻挤成一团差点没引发踩踏事故,能看清楚沈忆宸相貌的,也就站在身旁的几十号人而已。



大多数人都只能模糊的远远瞅了一眼,想要就此记住沈忆宸具体长相,确实有点困难。



但是这名监生身旁同伴,在打量了一番沈忆宸后,有些犹豫不决的开口说道:“仲宣,我总觉得刚才路过的那名年轻士子,与沈会元长的很像,不知是不是我认错了。”



“原来你也这么觉得,那看来我感觉没错,确实与沈会元神似!”



“今日是新科进士领取巾服的日子,莫非就是沈会元来国子监了?”



“定是如此!”



想明白了缘由,最初那名国子监监生脸上流露出激动兴奋的表情,再也按耐不住,转身就朝着沈忆宸的方向跑去。



“沈会元留步!”



听到背后传来呼喊声,沈忆宸下意识的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就这个动作,基本上就实锤了他会元的身份。



只见这名国子监监生来到沈忆宸面前后,立马长鞠一躬道:“在下乃国子监学子,沈会元替恩师洗刷冤屈之举,请受一拜!”



本来呼喊声音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这拱手鞠躬的动作,更是让路上的国子监监生们反应过来,来者正是沈忆宸!



“会元郎大义,也请受在下一拜!”



“如若那日不是会元郎主持大局,恐局势危矣!”



“沈会元乃吾等文人士子榜样,末学感激涕零!”



对于国子监监生而言,沈忆宸就是拯救了他们恩师的大恩人。



就算抛除这层恩人身份,沈忆宸以如此年纪,就豪取两元成为新科进士,也让很多国子监学子敬佩不已,引以为榜样。



如今见到真人了,自然心情激荡!



“诸位客气了,在下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毋需多礼。”



沈忆宸赶忙拱手回礼,显得谦逊恭谨。



说实话,沈忆宸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因人而异。对方敬我一尺,那我还敬一丈又如何?



要是对方给脸不要脸,一定要毁我一粟,那就不好意思了,必须得夺人三斗。



“沈会元过谦,在下敬仰已久,今日终得偿所愿!”



“没错,沈会元叩阙英姿在鄙人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



“会元郎如今来国子监领取巾服,晚学在这里恭贺沈会元能连中三元,大魁天下!”



一声声恭维祝贺不绝于耳,加上热情激动的情绪,简直就如同后世大型粉丝见面会一般,让沈忆宸感到有些招架不住。



在远处,贺平彦等人此时也来到了国子监领取巾服,一行人锦衣玉带气宇轩扬。本想着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在国子监“学弟”们面前显摆一把,满足一下自己被崇拜的虚荣心。



结果没有想到,远远就看见沈忆宸被众监生团团围住,仿佛众星捧月一般好不风光。



而自己一行人却无人问津,被彻底的给无视了!



“他娘的,走哪都能碰到沈忆宸这个瘟神,真是大煞风景!”



孙绍宗看着沈忆宸受欢迎的模样,忍不住啐了一口唾沫,心中满满的羡慕嫉妒恨。



“呵,等殿试金榜一放,看他能得意到几时!”



旁边的阁臣马愉之子马徵,也是酸酸的附和一句。



如果说本届新科进士风光共十斗的话,沈忆宸这小子莫名其妙的占据了八斗,其他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他的名气。



属实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走吧,来日方长,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贺平彦并没有太多表示,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后,就继续前行。



他在殿试之前就已经与舅舅王直沟通过了,知道文官集团已经决定共同推选自己跟杨鸿泽入围三鼎甲。



碍于避嫌,自己只能屈居第二当榜眼,杨鸿泽这个寒门子弟捡了个大便宜,将龙首夺标。



不过哪怕如此,贺平彦也感觉能够接受,只要状元不是沈忆宸,自己能压他一头就行!



历经了乡试、会试,贺平彦不想再当那个万年老二,屈居于沈忆宸之下。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赢一场!



看着贺平彦都已经走远,孙绍宗等人也不好继续酸言酸语,只得加快脚步跟了上去,眼不见心不烦。



155 国子监进士服(二合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