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7 皇帝送命题 (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7 皇帝送命题 (二合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来是呈上去的那份沈忆宸揭帖起作用了,小皇帝正处于叛逆期,此子在西北战事上“否定”了三征蒙古的战绩,又在西南战事上“质疑”了二征麓川的效果。



一次大放厥词也就罢了,第二次还敢在揭帖上阐述政策,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如今就算是成国公朱勇在此,也无法挽回沈忆宸在皇帝心中的印象了,这道送命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场鸦雀无声,钱习礼跟王英脸上都流露出担忧神情。但碍于经筵场合跟帝王尊严,他们不可能帮沈忆宸回答问题,也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只能说伴君如伴虎,沈忆宸还是太年轻,没有领悟到什么叫做天子威严!



此时沈忆宸脑海中思维疯狂运转,想着该如何给出一个最为合适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朱祁镇一人提出过,早在几百年前宋太宗赵光义,也很没有逼数的向大臣问过。



当时一名叫做李昉的大臣,用了一句诗回答:“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这句诗引用了一个典故,那就是当年唐太宗在春节前夕,把关押在京师的死囚召来,与他们约定如若能在来年秋天自觉归狱服刑,那么现在就能放他们回家,与亲人一起共度春节。



结果到了次年秋天,数百名囚犯都主动投狱,无一人潜逃。为了表彰这批死囚的诚信,唐太宗下诏赦免了他们的罪责。



典故的本身是为了宣扬唐太宗的德政,就连死囚都能心悦臣服被感化,后世还有哪位帝王能做到如此“内圣”?



听到这句诗词,赵光义也明白过来,自己是远不如唐太宗。



李昉可以用诗句来暗示,沈忆宸却明白自己不能这样做。因为他已经知道之前感受到的朱祁镇冷漠眼神,并不仅仅对经筵的厌恶,还有对自己不满。



这种状态下,还敢直言不讳指出他不如唐太宗,绝对是找死!



“沈卿家,这道问题对你而言,是这般不好回答的吗?”



朱祁镇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哀怨”,自己钦点了沈忆宸三元及第,并且把他视为未来的股肱之臣,期望能君臣相得开创一段太平盛世!



却万万没想到沈忆宸让自己失望了,此子从未真正认同过自己的文治武功,接连谏言了蒙古、麓川的威胁。



如果区区鞑虏跟蛮夷还能威胁到大明,那把自己数次征伐战果给置于何地?



今日这道问题,就是朱祁镇想知道,沈忆宸内心里面真实想法如何。



是认为自己如同唐太宗一般英明神武,还是治国无方?



“回禀陛下,太宗虽才兼文武,却于孝悌有亏。并且太宗为善矫揉,不如陛下宽厚怀人,体恤臣工。”



不得不说,前段时间寺丞许江的建议,间接解决了沈忆宸目前的危机。



站在看待帝王的角度上对比李世民跟朱祁镇,那完全没得比。哪怕现在都朱祁镇还没有性情大变摆烂,在位十年的文治武功上,依然差了唐太宗太远。



既然无法用帝王角度比较,那么只能在个人身份上找寻闪光点了。



李世民杀兄逼父这点,可谓世人皆知。用后世眼光看待,自然没多大感觉,皇帝之位有能者居之。但是放在古代以忠孝治天下的环境中,就是绕不过去的污点,朱祁镇比他强没多大问题。



“为善矫揉”这个词,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跟臣下讨论唐太宗的时候,大臣给予出的评价,而朱元璋也并未反驳。



明太祖朱元璋一言一行,在明朝就是金科玉律,属于绝对的政治正确无可辩驳,沈忆宸用了毫无问题。



而宽厚怀人,体恤臣工这两点,确实也是沈忆宸在《实录》跟《宝训》中,对朱祁镇人情味的总结。



他在继位之后,释放了都坊司乐工三千八百余人,减除了帝陵徭役一万七千余人,解散了光禄寺膳夫四千七百余人等等……



对于天灾人祸,朱祁镇也没有懈怠懒政,减税赈灾体恤民众。并且还不断裁汰冗官冗员,尽量消减朝廷开支,本身也不奢华浪费。



对待臣下,朱祁镇也称得上是礼遇有加。就好比哪怕无比厌恶经筵,他也没拿臣下出气。



特别是朱祁镇对待太监的情感,沈忆宸感觉都远远超乎了臣下的标准,称得上是亲情观念了,就好比王振。



至于什么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这些德政,那都是天顺朝的事情了,不提也罢。



只能说很多时候,人都不是简单的脸谱化就能形容,得分为不同时间点不同阶段看待。



至少现在的朱祁镇,实在称不上是个残暴昏君,沈忆宸给出的这两句称赞,也不算过分阿谀拍马屁。



没有浮华的称赞,也没有虚假的谄媚,简简单单的一句回答,有些出乎朱祁镇的意料。



同时他还发现了,沈忆宸按照君前礼仪一直低着的头,现在抬头起来,与自己对视了一眼。



眼神中没有恐慌,也没有畏惧,更没有所谓的讨好。



只剩下一种淡然、平静、真诚。



这一眼,让朱祁镇内心中五味杂陈。可能沈忆宸这样不妥协媚上,敢于逆龙鳞直言者,才能成为真正的股肱之臣吧。



忠言确实逆耳,但利于行。



“沈爱卿,朕明白你的心意了。”



朱祁镇点了点头,他从沈忆宸的眼中看到了真情实感,这远超一万句虚情假意的顺从吹捧。



皇帝所需要的,就是忠诚!



此言一出,胡濙跟马愉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们所期盼的,是造成沈忆宸跟皇帝之间的君臣隔阂,最好是沈忆宸失去圣眷,从此不会成为扶植自己人的阻碍。



但从皇帝最后这一句话看,颇有一种君臣交心的感觉。



要知道交心带来的重视跟恩荣,要远超寻常的圣眷跟赏赐,王振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皇帝当年甚至可以为了他,去跪地哭喊求情太皇太后,去忤逆当今皇太后!



今天这道题在胡濙看来,无人可以答的完美。按照沈忆宸以往的风格,也绝对是往微言大义上面发展,甚至是辞藻浮华的去夸赞皇帝。



结果万万没想到,沈忆宸大道至简反倒打动了皇帝的心。



胡濙历经五朝,他很明白能做到这点绝对不是偶然,沈忆宸此子深谱帝心,真不简单啊!



同时一直站在朱祁镇另外一边没说话的王振,看着沈忆宸的眼神也意味深长起来。



以往他只是觉得沈忆宸很聪明,也很有能力,可以成为自己的好帮手去建功立业,并且对抗文官集团。



但是今日沈忆宸,却让王振看到了过于聪明的一面,可能自己想要掌控他,没那么简单。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王振更了解朱祁镇,沈忆宸宽厚怀人,体恤臣工的回答,堪称是对皇帝性格最好的诠释,特别是用在宫中亲近之人身上。



此子才智,有些傲然于世的感觉。



“诸位爱卿们经筵辛苦了,朕令光禄寺在东顺门置办酒宴,爱卿们就退下吧。”



御赐酒宴也是经筵的流程之一,并且这段饭珍馐良酝极尽丰盛,吃不完还可以带走。



“臣,谢主隆恩。”



知经筵事英国公张辅,率领诸位大臣磕头谢恩,然后准备退下。



另外一边沈忆宸,也打算跟随着人群退出文华殿。



不过就在此时,御座之上又传来了朱祁镇的声音:“沈爱卿留下,朕还有些话要与你诉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成了大明勋戚更新,177 皇帝送命题 (二合一)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177 皇帝送命题 (二合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