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0章 巴陵之战(2)   都督请留步[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0章 巴陵之战(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萍乡小城,防御不值一提。当初就是兵不血刃的投降了萧绎,后来萧绎退兵,这里又被放弃,萍乡县令上表朝廷请罪,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众多地方官吏惶惶不可终日,如同丧家之犬。



如今,刘益守带着大军来了,这些人没有等来朝廷的安慰与宽恕,却是沦落到被一网打尽,集体下狱的窘境!



这些萍乡县的地方官员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一个个都在那喊冤。



但是无人理会他们在叫嚣什么,偶尔透露出来的冰冷眼神,也跟看死人差不多。



这天在萍乡城外,刘益守看着远处的渌水很久,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终于明白萧绎为什么打不下宜阳城(宜春市)以后就会选择退兵了。



地理山川不能凭着道听途说的印象做判断,一定要实地考察一番才能知晓其中奥妙。



这条“湘赣走廊”表面上是水路连通,然而在萍乡这个地方却是断开了,萍乡西边这条河叫渌水,东边那条河牵水。



一条接洞庭湖,一条接鄱阳湖,中间是没有连通的!虽然它们在最接近的地方,距离已经小到可以人工开凿出一条运河!



萍乡城北有渌水渡口,城南有牵水渡口,粮秣辎重必须要在这里转运。萍乡这里天然就是一个作为转运仓的地方。



很显然,如果一波流不能打到豫章,那么朝廷反杀回来,只要一把火将萍乡这里屯扎的辎重烧掉,那么萧绎就不得不饮恨退兵。



反过来说,对刘益守的朝廷官军来说,如果不能一波流打下临湘,那么很可能也是凶多吉少。



“知易行难,打仗果然是比耍嘴皮子难多了啊。”



刘益守忍不住一阵唏嘘感慨道。这些年一直亲征,增长了不少见识,这才能让手下将校们拜服。



儿皇帝坐镇朝廷,看不到将士们的功劳也看不到他们的罪责,既不能给军队带来胜利,亦是对各路丘八们没有震慑。恩也没有,威也没有,如何能坐得稳江山呢?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可谓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刘某人不过是顺应了大势罢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刘益守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想起了很多事情,前世那些略显卑微寒酸,又无忧无虑的往事,好似发生在昨天,却又一切都成为了过往云烟。



“主公,萍乡本地官员从贼,不如全部处死,人头祭旗,以儆效尤。”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王伟拱手对刘益守行礼建议道。



如今正是战斗前的关键准备时期,统一人心非常必要。杀一波从贼的人,表明朝廷平叛的决心,这一点不需要过多去解释。



“曹孟德当年官渡之战后有焚书不究之举,将这些人全部罢官,然后都释放了吧,不用为难他们了。哦,对了,记得抄家。命可以留,钱不能留下。”



刘益守淡然的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说道。



“可是主公……”



王伟还想说什么,刘益守却转过头来看着他说道:“湘州城池不少,湘州四邻也有不少城池跟萧绎有过勾结,有公开的,有私下里的,人员牵扯甚大。



这些地方官僚在朝堂与湘东王之间站队,反复横跳,说穿了不过是活命而已,想来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一个个的追究,会给我们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今日将萍乡的地方官吏释放,也是表明我们的态度,不会对这些人赶尽杀绝。犯了错肯定要受罚,站直了挨打,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还不至于说上纲上线,一定要砍脑袋才肯罢手的。



小惩大诫,将这些人贬官,家产充公,分给当地穷苦人家,招募一些投靠我们的人当向导。这样的话,本地百姓拥护我们,本地官吏松了口气,不会聚集起来跟我们作对。



大家都满意,何乐不为呢?”



刘益守耐心的对王伟解释了一番,不过并没有将王伟说服,对方还是有不同意见。



“主公仁慈,但好多人却是冥顽不灵,未必能体谅主公的苦心。主公从前不是常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么?何苦对这些人网开一面?



再者,干掉了这些人,不是更方便我们往地方上安插自己人么?”



王伟不动声色的建议道,阴搓搓做了个劈砍的手势。



“按我说的去办吧,后果什么的,不需要你来承担,我兜得住。我们现在是朝廷的,不要总是用藩镇的思维去办事。杀人是最后手段,总是挂嘴边,总是手里提着刀,反而没有威慑力了。



你要是不放心,从这些地方官吏中挑几个首恶,也就是当初最先开始提议从贼的,让他们去挖石炭便挖到寿终正寝就可以了。



上位者怎么可以对人命毫无敬畏之心呢,去办吧,不必多言。”



刘益守面色沉静说道,看不出喜怒来。



见事已至此,王伟只得悻悻离开,等他走后,刘益守却是感觉到一股深深的疲惫。



做上位者真是太不容易了。



上位者一个态度,属下之人便会揣摩他的态度,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执行命令。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上面的人想不到的事情,下面的人会帮他想。



上面的人不好意思做的事情,下面的人会帮他做。



主公好色,就必定有下属四处搜罗美人,这几乎是不需要去怀疑的事情。



刘益守若是开了随意杀从贼地方官员的口子,不需要说,将来无论是与萧绎有关的官员,或者是被迫投靠陈霸先他们的官员,绝对都会人头落地,一个也活不了。



甚至刘益守麾下那些亲信,为了所谓的功绩政绩,会将这个口子越开越大。



可杀可不杀的,那就一起杀了吧,审问起来多麻烦。



看不顺眼的,有私仇的,找个机会按上个罪名,一起割了吧,将来天知道会出现多少冤假错案。



刘益守不能因为现在图一时爽快,就放纵手下人乱来。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和惯例,将来想改过来都很难了。



想当初,自己刚刚带着手下人到淮南的时候,那是何等的快意恩仇,有什么不爽的如果一刀不能解决,再多加几刀便是了。



可如今已经夺得梁国大权,再这么玩就不行了。刘益守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被无数人观察,揣摩,放大了挑刺。



肆意妄为的后果,那要比想象中要严重多了。



正在这时,杨忠走过来禀告道:“主公,刚刚探马回报,王僧辩在湘水与渌水的交界处,设立营寨,而且醴陵城也被他们放弃了,似乎是在收缩兵力,要跟我们决战的意思。



主公觉得如何?”



城池处处设防,则处处不设防,这是一个没读过兵书的人,都能理解的事情。



王僧辩将大营设立在湘水与渌水交界的地方,这里刘益守前世的时候还去垂钓过,记得似乎叫“渌口”来着,坐船沿着湘江北上就可以润到洞庭湖。



换句话说,王僧辩很可能连临湘城都不愿意去守了。



赢了乘胜追击,输了润到洞庭湖与萧绎兵马主力汇合,这个位置选得真是精妙。不得不说,王僧辩确实有几把刷子,把敌我态势分析得很明朗了。



以他手里的那点兵马,守临湘城(长沙市)根本就是守不住的,周边几个小城更是守不住。



只有保存实力,伺机而动,才能寻找致命一击的机会。说白了,虽然朝廷大军在兵力上有绝对优势,但王僧辩显然没打算坐以待毙,在临湘城里等死。



第570章 巴陵之战(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