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含泪接受神策上将   贞观天子[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含泪接受神策上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李这是想要自己顶替秦王,接掌朝中兵马,与太子一文一武,互相制衡啊。



李智云道:“裴相此言差矣,陕东道大行台,本就是为了平定天下所设特职。而今中原平复,河北仅剩罗艺,高开道,南方只存林士弘、冯盎,无需有此特职。”



说完,李智云隐晦的看了一眼杨恭仁。



杨恭仁会意,拱手道:“陛下,老臣觉得楚王所言有理。天下平定,则需重新划分州县,如若还用陕东道大行台区分,必然造成关中与关东的分裂,还请陛下明鉴。”



萧瑀也说道:“臣附议。”



“陛下,楚王和杨相所言甚是,陕东道大行台不可用之安稳太平之世。”裴矩劝解道。



见状,李渊略作思忖,颔首道:“诸位爱卿所言有理,那就废置陕东道大行台吧。”



“陛下圣明!”众人齐呼。



“但是。”李渊话音一转,接着道:“楚王之功,不可不赏。朕思来想去,决定,封楚王为神策上将,总览大唐各部兵马,许其自置属官。”



神策和天策,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完全相同,这和天策上将有什么区别?



“父皇,儿臣.....”



不等李智云拒绝,李渊便打断他,说道:“楚王,如今我朝为抵挡突厥,元气大伤,你要尽快整顿兵马,防备危患。”



李智云忙道:“父皇,此乃儿臣分内之事,自当尽力,只是神策上将,儿臣........”



“嗯?”老李哼了一声,似笑非笑道:“你要拒绝朕的封赏?”



见此,李智云抿抿嘴,陷入纠结。



平心而论,他是想要神策上将之职的,但是他担心因此被太子敌视。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成为李渊制衡太子的工具。



没有一击必胜的把握,李智云并不想暴露自己。



可是,老李的态度......



李渊问众人,“你们谁有意见?”



杨恭仁自是没有意见的,他也希望楚王更进一步。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就算了,但是神策上将还是阔以的。



萧瑀、裴矩、窦抗,三人心思各异。他们不是楚王的人,可以拒绝,也可以赞同。但是看李渊和裴寂一唱一和的摸样,分明是商量好的,既然如此,他们拒绝也没有多大用。



其实,他们也看得出来,圣人想用楚王替代秦王。



故而,他们沉默不语。



陈叔达眼睛一亮,似乎是想到什么,拱手道:“臣以为,楚王之功,完全可以担任神策上将,为大唐屏藩!”



半路跳出来一个陈叔达,让李智云没想到。他觉得,陈叔达可能更多的是想用自己恶心李建成。



实际上,李建成确实被恶心到了,他有心提意见,但是眼下自身处境不好,只怕自己开口不仅没用,还会恶了楚王,甚至是让父皇再度打压他。



故而,他也只能沉默以对。



扫视一圈,没人反对,李渊愉悦道:“那就这么定了。”



封楚王神策上将,确实是他思虑良久的决定。



秦王死了,他需要一个忠心自己的宗室执掌兵权,制衡太子。齐王和太子相善,若是用齐王,只怕会顺了太子心意。



而楚王正合适!



楚王忠诚、善良、重情重义,而且和太子不远不近,持身中立,是他的好儿子。



更妙的是,楚王此番立下大功,自身又有掌军才能,简直就是替代秦王的不二人选。



是故,今日李智云不接也得接。



无奈之下,李智云含泪接受神策上将封赏。



chaptere



第四十八章 含泪接受神策上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