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章 种红薯   明末逐鹿天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章 种红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河派王仲策出去,提前了解农民种植红薯的意愿。



原先历史上,大明徐光启等人,一直在推广红薯种植。



徐光启进入内阁,他都没有推广成功。



这在民间,肯定有一股非常大的阻力。



苏河之前猜测,是士绅为了利益,在阻挡红薯的推广。



但这只是猜测,还需要派人更具体的了解,农民真实的想法。



王仲策很快来到房间,苏河邀请王仲策坐在对面,让警卫给他倒了一杯茶。



“你们兄弟先叙叙旧,分别好长时间,应该有很多话想说。”



王仲策看了一眼他大哥王伯诺,他有很多话想和大哥说,但现在这个场合不合适。



“苏统领,家事我们回家再聊,还是农事要紧。



红薯种植要误了农时,那就少一年的粮食。”



苏河看到王仲策这么说,他也没有再客气。



“这次去乡间调研,情况怎么样?”



王仲策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他讲述这次去乡下调研的情况。



宝鸡县的乡下,无法种植小麦的地方,农民非常愿意尝试一下。



但他们非常担心,担心红薯不好吃,更担心红薯无法存活。



汉中府情况很不容乐观。



农民没有听说过红薯这个作物。



他们都不愿意种植,害怕这种东西没有收成。



种植水稻和小麦,农忙时候,恨不得早晨天不亮就干活。



农民也没有余力,再种植一种作物。



苏河听到王仲策说的情况,他就明白红薯种植的难题。



最难的环节,就是第一次推广。



农民没有看到红薯,没有吃到红薯,了解红薯的产量。



他们是不敢投入人力物力,去种植红薯。



小农经济太脆弱,之前依附士绅。



他们不掌握生产资料,哪怕是分到地,他们也没有种子农具。



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是借贷种子耕牛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汉中府的农民有选择。



这种情况下,农民是不会冒一点风险,去种植一种陌生作物。



红薯种植只能靠统领府所有的农场和宝鸡县的干旱土地。



苏河看向王伯诺,询问道:“王伯诺,每亩地种植红薯,需要多少种子。



红薯的成熟时间是多长。”



王伯诺摸了摸脑袋,尴尬的笑了笑。



“这个我刚才忘说了。



每亩地需要需要红薯种子半石,也就是60斤。



红薯成熟时间,这跟天气还有种类有关,大概在四到六个月左右。



我带来这些好吃,又比较高产的红薯种类,成熟时间是六个月左右。



我们现在种植红薯,十月份就能收获。”



“十月份可以,这正是秋季,小麦水稻都在这个季节收获。



每亩地竟然需要半石种子。



现在这些红薯种子,提供给宝鸡县都不够用。”



苏河立刻作出安排,红薯种子,就按五万石分配。



四万石分配给宝鸡县,一万石分配给汉中府山坡地的农场。



如果种子多出来,把多的种子分给宝鸡县。



种子不够,少给汉中府农场一些。



王仲策听到这个分配,他感觉很合理。



宝鸡县那里,因为干旱,大部分土地都无法种植小麦,必须优先保证红薯种植。



汉中府这里也要种一些,看看红薯在山坡地的种植情况。



警卫端上来一盘烤红薯,这是王伯诺手里拿的红薯,这些不是红薯种子。



烤红薯的香味儿,已经飘满房间。



苏河看着红薯,红皮黄心。



他吃上一口,非常香甜,是他记忆中的味道。



王文君掰开一小块红薯,放在嘴中仔细品尝。



“甜甜的,很好吃。



红薯一点都不难吃,产量还这么高,这真是百姓的福气。”



苏河认同王文君这句话,有了红薯,也不能让所有人达到温饱线。



但它至少能让数千万人活下来。



……



第88章 种红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