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粮盐贸易   明末逐鹿天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粮盐贸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家中发现一个小规模的盐井。



在大明那里贩大量的私盐,以前的武家还行,现在的武家不够格。



之前只能高价买盐引,售盐时夹带一些。



正巧武弘义了解到汉中这里缺盐,让家里把囤积的盐,运来一部分。



钱富文听到这个简单的要求,他微微一笑道:“放心吧,我们会放出风声,这是四川的井盐进来了。”



他很精明,武弘义一开口,就知道这人是什么意思。



“武先生,等我运完食盐,带你去纺织工厂。



那里已经生产一大批布匹,价格非常低廉,你们这次绝对不会吃亏。



香皂的专利,你们也能购买。”



武弘义听到钱富文这么说,他就放心下来。



他会逐步接触统领府,苏河这些人能起势,家族就会在这里加大投资。



苏河这些人失败,他武弘义就是弃子,所有事情都是他自作主张。



武弘义笑着说道:“钱经理,我还要去给丁家送粮。



你们运完这些盐,也差不多要到中午。



正好那时,我也送完粮,我们在纺织工厂门口见面。”



钱富文听到武弘义的要求,他很爽快的同意。



“那正好,我清点完盐,过去和你完成交易手续,到时候一起算账。”



武弘义让掌柜留下来,帮助家里过来的人,与百货商店做交易。



他是负责粮食贸易的掌柜,用他主导交易,能掩人耳目。



掌柜更熟悉汉中这里的交易流程,不会出现差错。



他们已经订好骡车队,本来还要想办法遮掩盐的痕迹。



一袋盐和一袋粮,重量不一样,熟练的运输工都能发现异常,现在不用了。



盐由百货商店的车队自己运输。



楚商那些人,现在与统领府关系不好,他们无法影响统领府官方的公司。



这些人也不得不讲规矩,好多人盯着这些盐商,就等他们犯错。



武弘义找到骡车队车把式,让他安排工人,把码头上卸下来的粮食装车。



工人们忙碌很长时间,把粮食都装好车,直接运到丁家的碾米厂。



他带着账房先生和一些伙计,压着粮车赶往丁家碾米厂。



武弘义做在头车上,看到这个车队骡车非常少,只占一小半。



但它运输的粮食,占整个车队的一大半。



剩下的车,都是人推着的独轮小车。



它上面能装六麻袋粮食,工人们吃力的推着独轮车。



也就是汉中这里的水泥路,能让独轮车承载这么多东西。



在他们家乡的土道上,独轮车承载货物的重量有限。



武弘义看到,骡子屁股后面,都挂着一个小袋子。



他好奇的询问车把式。



“你们骡子屁股后面,为什么都有一个小袋子。”



车把式肉痛的说道:“这些官吏,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



畜生在道路上随地大小便,发现一起会被罚款十枚铜币。



如果是人,那要罚五十枚铜币。



道路边上,都有很多木质的厕所。



人能去厕所方便,畜生屁股后面,只能套个袋子。”



武弘义这才发觉,他走在汉中城,没有汉阳城那种臭烘烘的味道。



在汉阳城,特别是贫苦百姓住的地方,有的人直接把便盆往道上泼。



这些在汉中城,完全看不到。



他之前还以为是这里的风俗习惯。



原来是有官吏管理,随意大小便会被罚钱。



武弘义听见清脆的哨声,看到前方十字路口,有几名穿着蓝衣服的巡检。



挥动着红灯笼,吹着急促的哨子。



“都停车,小心点。”



长长的车队,有序的停下来。



前方的巡检,冲着左面路口挥动几下绿灯笼。



左面长长的车队,有序的穿过道路。



武弘义看到对面有车不尊守巡检的指挥,直接冲过来。



巡检拎着鞭子走过去,上去就是一鞭子。



那人被抽一鞭子,惨叫声传的很远。



车把式幸灾乐祸的说道:“又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被打的好惨。



工厂区往来的车辆非常多,前段时间很容易堵塞道路。



所有车辆挤在道路上,谁都过不去。



前段时间,统领府在交通路口设置巡检,通过红绿灯让人有序通行。



轻度违规,只是教育,违规太严重,就会受到鞭刑。”



前方巡检挥动绿灯,车队重新出发,有序通过路口。



武弘义发现在汉中城,做什么事情都要尊守秩序。



统领府方方面面的事都要管。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灾年,这种官府才得民心。



他来汉中城这么久,一名乞丐都没看到。



他也听说过,城内出现乞丐,直接就会被收容。



身体有残缺,会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看大门。



身体没有残缺,会直接送去农场或矿场,让他们靠自己养活自己。



车队很快就走到一间巨大的工厂后门。



武弘义看到他家的世交,丁万年丁叔叔已经在门口等着。



丁叔叔以前的势力,没有他们家强。



现在他的女婿,是统领府吏部尚书,背后的人际关系非常强。



武弘义及时调整两家关系,他在汉中城,很多事情都需要丁叔叔照顾。



他立刻向丁万年走去,笑着说道:“丁叔叔,你怎么亲自来门口接我。”



“碾米厂都快断粮了,我这是着急啊!



都怪朱燮元那个老东西,直接把汉水封了。



现在好多粮食都运不进来,能运进来的粮食,也涨了许多。



还好贤侄你及时到来,现在有这么多粮食,我家的粮店,坚持到秋收没有问题。”



武弘义和丁万年交接粮食。



丁万年指着工厂仓库边上十多个大秤。



两米多长的秤杆,架在铁架上。



一头是大铁钩,另一头是通过滑道固定在秤杆上,可移动的秤砣。



“贤侄,这是工部度量司验证过的大秤。



你们最好验证一下它的准度,这样我们都放心。



我们交易以这个秤为基准。”



武弘义用眼神示意伙计。



他们从骡车上,搬过来一百斤重的大石头。



这是汉阳府使用的明制一百斤。



他仔细查看秤的读数,根据报纸上教的知识,换算两种重量单位。



他仔细对比秤上的读数,重量分毫不差,这个秤非常精准。



粮食交易规模很大,称差一点,到最后都是差距几千两银子。



武弘义认识统领府的度量衡,他立刻把账房先生和伙计叫过来,教会他们认秤的读数。



武弘义让账房先生统计粮食的重量。



这么多粮食,哪怕工厂有十多个大秤,称量完所有粮食,最快也要等到中午。



武弘义看着工人慢慢的秤粮食,他焦急的喊道:“这个秤最高能称五百斤。



你们把秤调到五百斤位置,通过粮食找平秤。



这样很快,不就能秤出五百斤的粮。”



工人们按照武弘义的方法,秤粮食变得更快。



“贤侄,这里留下人们统计,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碾米厂。”



武弘义立刻同意,他也想和丁叔叔叙叙旧。



他们从后门库房走出来,来到前院的工厂中。



听到工厂不断响起巨大的轰鸣声。



武弘义看到二十多个三米高的机器,在两台水车的驱动下,通过传动轴带动皮带,高速运转着。



工人们扛着麻袋,通过木质楼梯,登上一个三米高的平台。



他用刀划开麻袋,把麻袋中的粮食,倒进一个大漏斗。



武弘义发现碾米机器上有很多铁质圆柱,它们两个紧靠着成一组,在皮带的带动下,迅速转动。



通过这些铁质圆柱,直接把水稻的稻壳磨掉。



机器的下方,有一个小型机械,它运转时能产生风。



通过风吹直接把大米和米糠分离开。



武弘义看着碾米机的速度,几个呼吸的功夫,就能把一袋粮加工完。



“丁叔叔,碾米机加工速度好快,有碾米机之后,谁还会舂米。”



丁万年很高兴,又有些肉痛的说道:“这种大型水力碾米机,一台就2000两银币。



要不是我做不出来,谁花这冤枉钱。



我听说机器里面叫风扇的东西,还是苏统领亲自发明。



他做出手摇风扇,听说在高层官员那里很流行。



风扇也应用到碾米机等机器上。



我见过水力大风扇,它产生的风,能直接把人吹跑。”



“这个故事,我也在《汉中周报》上看到过。



丁叔叔,现在汉中城粮价怎么样。



我来的时候,看报纸上说,陕北那里一石粮食,已经达到十两银子。



这个价格太高,很多百姓争相从贼。”



丁万年皱着眉,以为武弘义不满意他们之前商量的定价。



“贤侄,你说这话就不对了,陕北那里是什么情况。



那是河流干旱,千里无鸡鸣。



那地方别说一石粮食十两银子。



有的地方,已经出一百两银子。



我们这里远没有达到饿死人的地步。



我也给你个实诚价,再涨一点价格。



一百斤粮,我出2.6两银子。



贤侄,这在汉中城已经算高价。



咱们两家长期合作,我不可能坑你。



我给你透个实底儿,我们粮行卖粮,一百斤大米,才卖三两银币。



这还要交百分之五的税,我们就挣个辛苦钱。”



丁万年嘴里说挣辛苦钱,这其中隐含的利益极大。



米糠可以榨油,米糠还能卖给穷苦百姓和汉中农场,这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武弘义也提前了解过汉中粮价。



这地方的粮价,比很多大明很多城市粮价都低。



湖广可是产粮的大省,现在汉阳的粮价,都达到三两银子一石。



听说京城的粮价,已经涨到四两银子一石。



但这种生意,不是谁都能做。



他们武家宁可把粮运到汉中卖,也不能高价在汉阳城卖。



他们武家想在汉阳城卖粮,只能二两银子一石,卖给当地的大士绅。



这些有京城或是与当地大员有关系,才能垄断粮食市场。



“丁叔叔,就按照你这个价格来。”



武弘义立刻答应下来,这个价格,他们还能赚很多。



7017k



第102章 粮盐贸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