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章 惩治贪官   明末逐鹿天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惩治贪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黎明时分,右佥都御史李元正被下属叫醒。



他听完下属的汇报,都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可恶,牢房竟然能失火,犯官被烧死了。”



李元正听到这个消息,他气的直接把椅子踢翻。



他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好不容易抓住重要线索,  现在却断了。



一个月前,他在悦来酒楼吃饭。



听到两个湖广过来的商人,



说西乡县那里下一场大雨,汉水水位猛涨。



洪水太厉害,直接把汉水河堤冲毁,他们差点船毁人亡。



他们看到洪水冲毁了很多农田。



其他人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感叹水太大。



大雨冲毁河堤,在这个时代,  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李元正不同,他是右佥都御史,职业的敏感性,让他分析出更重要的消息。



汉水河堤加固。



这是工部修建水利工程,首先保障的地方。



汉江水库和河堤,都需要用混凝土修建。



混凝土的特点,它能直接在河堤浇筑成型,还能在水中凝固。



不用搬运庞大的石头,非常方便运输。



混凝土修建的河堤,坚实耐用。



肯定不会被一场暴雨冲垮,这其中必有蹊跷。



李元正得到这个消息,他就带几名监察御史和借调的巡检,前往西乡县查看情况。



他们来到西乡县,发现西乡县汉水水库和河堤,完全是豆腐渣工程。



使用一丁点水泥,在河堤上抹了薄薄的一层,  外表看着像是水泥河堤。



人上去使劲踩一脚,就能把这个水泥河堤踩碎。



但在工部的资料中,这里已经建好汉水水库和河流沿岸的河堤。



建造标准,都是最高的标准,雇用百姓就花费两万两银币。



李元昊正还发现,农田被冲毁的百姓,这里根本没有人救助。



他立刻把西乡县县令于正明控制住。



同时按照程序,动用紧急权限,直接在西乡县开仓放粮,救助受灾的百姓。



李元正立刻赶回汉中城,把这个事情和苏统领汇报。



他得到苏统领的大力支持,全力调查这个贪腐案件。



李元正突击审讯于正明,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于正明只是交代,这事完全是他独自做下,自己没有同伙。



李元正因为他有恃无恐,肯定是同伙势力非常庞大。



只凭于正明这个西乡县县令,没有工部管理的配合,他根本没有办法贪腐水利工程款。



李元正顺着于正明这条线不断调查,同时派出监察御史,  去所有乡村摸底水利工程的情况。



他接到汇总的情况,  贪腐程度非常触目惊心。



西乡县这一县和兴安州这一州,水利工程基本都是豆腐渣工程。



统领府在兴安州,投入十万两银币修建水利工程。



汉水沿岸经常走运输船,他们就修建豆腐渣工程。



偏僻的地方,特别是乡村中的水渠。



这些地方,连一米的水泥沟渠都没有修建。



九成九成的资金,直接被官员贪腐。



李元正没有撬开于正明的嘴,但通过对于正明的调查,也获得重大突破。



于正明是兴安州知府邓浩漫推荐,才成为西乡县县令。



那时没有招贤馆,也没有完善的官吏提拔考核制度。



很多官吏都是靠上级官吏推荐。



李元正已经锁定问题出在工部。



直接通过他擅长的方法,从经济方面调查。



贪官们贪污巨额资金,很少有人会挖坑埋上。



他们肯定会把银币花出去,哪个官员产生与他收入不相符的巨大支出。



这个官员的嫌疑,就会非常大。



李元正发现水利司从五品官员徐乐安,这段时间花钱突然大手大脚。



他本来是汉中城的小吏,家里不太富裕。



徐乐安在近期,购买汉中城的豪宅,还一连买了三栋。



酒价那么贵,他不断在家中宴请朋友,每一顿都有酒喝。



李元正觉得徐乐安嫌疑非常大,他请示苏统领之后,带队把徐乐安抓捕归案。



徐乐安关进刑部大牢,他的级别有些高,准备三法司会审。



没想到一把大火,把徐乐安直接烧死。



他这一个多月的调查,再度陷入瓶颈。



李元正看着脸上慌慌张张,满头是汗,前来通知他的属下。



“你们不用担心,我去请示苏统领,这些人翻不了天。



我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证据,没有徐乐安,我们也能破获这件案子。



你们和刑部、大理寺,一起保护好现场,我会尽快回来。”



……



敲门声响起。



苏河走出房间,看到值班的秘书姜之鱼。



他三十多岁,一米五身高,体重两百多斤。



长得尖嘴猴腮,但能力很强。



他是山东白莲教教徒,起义失败之后,逃到汉中这里。



“姜之鱼,出什么事情了。”



“苏统领,右佥都御史李元正抓住五品犯官徐乐安,他被烧死在刑部大牢里。



右佥都御史李元正,正在凌云殿外等着。”



苏河听到这个消息,他脸上的笑容消失。



他起义才多长时间,还没有到一年。



刚安定不久,汉中城竟然会出现这么恶劣的大案子。



李元正上次汇报,他就拆分公司和工部的关系,吸引工部注意。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李元正就取得突破性进展。



凶手势力也很庞大,他们连刑部都渗透了。



某些人这是以为他苏河,手中的刀不利,不能大开杀戒。



苏河同李元正一起,赶往刑部大牢。



“李御史,你调查的情况怎么样?



只有这一个线索吗?”



李元正条理清晰的汇报道:“不止有这一个线索。



先前已经能确定,兴安州知府邓浩漫,兴安州巡检杜林巡检长,他们都有重大嫌疑。



他们是当地的长官,修建水利工程,大部分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雇用当地百姓完成。



我走访大量的乡长,他们都发公文反应当地以工代赈项目不足。



汉阴县知县徐友林,白河县知县杨正峰。



他们都通过公文向统领府反映汉水河堤质量不行,他们还给工部发公文。



询问当地乡村,为什么没有兴修水利。



我查过统领府的公文往来资料,统领府根本没有接收到这些公文。



公文都是逐级上报。



一定是兴安州知府衙门出现问题。



乡长除了通过公文系统,他们还可以通过当地巡检系统,上报这个事情。



巡检又是与村民接触最多的衙门,肯定会了解当地的情况。



这个事情我们在汉中城一点都不了解,巡检系统也一定出现大问题。



县级巡检,没有这个权利一手遮天,至少是府一级。



除了徐乐天,我还发现工部水利司司长陆文杰有一些问题。



工部水利司验收工程是否合格,都要通过陆文杰盖章处理。



兴安州水利工程很多地方,连豆腐渣工程都不是,那是毫无变化。



陆文杰平时为官很清廉,在官场中的名声很大。



他与其他官员,基本没有经济往来。



但他的侄子经常会结婚,每次结婚都会大操大办。



工部很多官员没有去随礼,但水利司有一些官员,每次都会随大额的礼金。



我认为陆文杰是通过这种方式收受贿赂。



我还发现工部侍郎苏五牛,他的收支有些不正常。



请问苏统领,您这段时间,有没有给苏侍郎大笔的赏赐。”



苏河听到李元正说兴安州出现大问题,这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贪腐水利工程款,这种案子出现,肯定是窝案。



一群贪官形成利益集团,官官相护,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他想到兴安州知府邓浩漫,这是从宝鸡县起事,就投靠他的人。



他之前是略阳知县,政绩极为突出。



军队拿下兴安州之后,才任命他为兴安州知府。



苏河比较看重他,还准备重点培养。



现在想来,他的政绩极不寻常。



略阳那么穷的地方,能做出突出的政绩,背后肯定有势力帮助。



陆文杰是大明朝旧官吏,汉中府负责修水利的小官。



他以前在大明为官很清廉,现在看来,他那时候是没机会贪污。



陆文杰精通水利工作,做出的规划也没有问题。



苏河这才让他负责管理水利司。



最让苏和意外,五牛叔也卷进这场贪腐案。



诸葛亮含泪斩马谡,那也是迫不得已。



丢了街亭,马谡那是非斩不可。



赏罚分明,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奔着一个大目标努力前进。



有贪官都不处理,所有官僚都会有样学样。



官员廉洁很难,突破底线就很容易。



全靠着制度和严刑峻法,才能让官僚权衡利弊。



苏河想到一件事,追问道:“你推测工部侍郎苏五牛收支有问题。



算没算他的专利授权款。”



“苏统领,我是从税务局获得的资料。



官员的工资等收入,都需要交税。



没有交税的收入,必然会有问题。”



李元正自信满满的回答道。



他已经通过这个方法,调查了很多人。



官员们隐藏收入不交税,肯定是这笔收入是非法所得。



“那你就没弄清楚,工部侍郎苏五牛手中有畜力收割机的专利。



这种对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他公开授权专利,享有三到五年免税的优惠。



苏五牛这个专利,已经授权给机械厂。



每个月收入,都在两千银币以上的收入。



这个收入,享有五年免税期。



如果你调查工部侍郎苏五牛,他的收入差额在这个范围,那就没有问题。”



李元正尴尬的说道:“苏统领,确实是这个数额。



我以为所有人都不能免税,没想到还有免税收入。”



“免税特权不能给任何人,但对于需要扶持的东西,还需要用免税来扶持。



比如粮盐交易免税,重要的专利授权免税。



这些都是有免税期限,可以随时调整。”



苏河对于他的几个叔叔伯伯非常重视。



特别他的堂兄弟,都是造反团队的骨干。



让叔叔伯伯们用一些合法手段,赚取不菲的身家。



这样再有人做出收取贿赂等违法事情。



苏河下重手处置,也没有人说闲话。



他们来到刑部大牢,他看到刑部尚书苏燕、大理寺卿吴栋林都已经来到这里。



他叔叔苏五牛也来到这里。



苏河看着五牛叔,心想:“这难道是苏五牛听到风声,来这里打听情况。



他真的与这次案件有关系。”



苏河让李元正下车,三法司一起调查这个案件。



他把叔叔苏五牛叫到马车上,询问一下他的来意。



“五牛叔,你怎么来刑部大牢。”



苏五牛叹了口气,无奈道:“我家那小子苏林,才十二岁,竟然成为一个纨绔。



昨天在大街上与人发生争吵,把人家腿打折了。



他直接被抓进刑部大牢,我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早晨那家被打的人,来我家道歉,我才知道这个事。



苏统领把苏林安排到军队中,让军队磨练一下他的性格。



要不然,他真成一名纨绔了。



在军中生死有命。



总比真闯下大祸,被我打死强。”



第104章 惩治贪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