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大明退兵 崇祯震怒   明末逐鹿天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大明退兵 崇祯震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燮元桌前摆放着三份文书。



师爷帮助他翻译好的《汉中周报》。



重庆府和夔州府明军残兵汇报的情况。



贵州总兵许成名汇报的军报和四川情况。



综合这三份信息,朱燮元轻易得出,四川已经完全被黄衣贼占领。



他在汉阴这里,继续进攻黄衣贼,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他召集众将,这些人来到营帐中,都无精打采。



每个人麾下的部队,  最少都伤亡过半。



他们却被黄衣贼挡在汉阴,没有前进一步。



一名左眼瞎掉的将领,他进入营帐就抱怨道:



“总督大人,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再进攻。



我麾下的士兵阵亡快到十分之一,一大半人带伤,我的眼睛都被铅弹打瞎。



我们现在进攻,那就是送死。



强令士兵去送死,会导致军队哗变。



黄衣贼在趁机进宫,我们就全完了。”



这名将领说完,  回想他这段时间的经历。



他刚开始,被朱燮元强力手段威慑住。



只能强令自己的部下,不断进攻黄衣贼的汉阴防线。



黄衣贼的大炮和火枪太凶猛,手榴弹也密集如同下冰雹。



黄衣贼又居高临下,适合防守作战。



军队付出很大伤亡,都没有攻下黄衣贼。



手下的百户和军户联合在一起,反抗他的命令。



对于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他也开始混日子。



朱燮元再强令进攻,他领兵摆摆样子,冲上前一点就快速撤退,减小部队的伤亡。



他这种做法,很快扩散到全军。



他们将领为了避免受到朱燮元惩罚,也开始抱团。



朱燮元也怕士兵哗变,没有再逼迫大军进攻。



他等待红夷大炮,  寄希望于后方的红夷大炮,能打破黄衣贼防线。



没想到红夷大炮运来途中出事。



黄衣贼派出一只精锐,翻山越岭走小路冲出来。



他们把红夷大炮炸毁,  炮兵全部被黄衣贼抓走。



朱燮元得到这个消息,他大怒强令军队猛攻,还处死两名不听话的将领。



底层官兵联合起来哗变,都要冲到朱燮元的营帐中,他们被镇压下去。



高层将领不敢哗变,这是反叛大明朝。



做下这种事,也只能投靠黄衣贼。



他们手中都有血债,又怕黄衣贼翻旧账。



朱燮元也被军队哗变吓到,没有再逼迫将领。



前段时间军队中,都流传黄衣贼已经攻下四川。



将领们以为这次战争结束,他们可以返回湖广。



朱燮元却不知道怎么想,久久都没有撤军。



一名将领看到营帐中有些沉默,他眼神有些恐惧,开口说道:



“总督大人,黄衣贼大部队要从四川返回。



我们这些人,根本没有办法抵挡。



黄衣贼吞下四川,以他们在汉中的做法,肯定是完全掌控四川,才会再次扩张。



我们退回湖广练兵,  防备黄衣贼向湖广方向扩张。”



其他的将领听到有人这么说,立刻跟着附和。



这些将领意识很明显,现在根本打不过,应该退兵了。



“没有打下去的必要,撤军吧!”



朱燮元语气平淡的说道。



将领们听到撤军的命令,他们都欢呼起来。



这些天一直在担惊受怕,终于等到战争结束的消息。



朱燮元安排撤军的方案,将领们都认真听着。



将领们回到自己营地,调动兵马。



趁着夜色的掩护,大军开始撤退。



明军比从湖广进入兴安州的速度快一倍,跑回湖广勋阳府。



有的明军辎重都没有携带,直接扔在之前的营地中。



朱燮元命令将领派兵驻守在勋阳府,防备黄衣贼进宫。



他走进自己营帐中,沐浴更衣。



拿出一份空白信纸,给他的家人写下绝笔书。



他又认真给崇祯皇帝写一份题本。



汇报四川的情况,总结他们成败的原因,提出几点应对黄衣贼的方案。



朱燮元面向京城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老夫愧对大明,愧对崇祯皇帝的信任,愧对四川的士绅。”



朱燮元磕完头起身,他拿出一柄锋利的剑,横在脖子上。



手用力一拉,朱燮元倒在桌子旁,很快没了气息。



他知道自己活不下去,选择自尽是为了家族。



朱燮元进入京城,就必须承担丢弃四川的所有责任。



他很大概率被凌迟处死,他的家族也变成罪人,没有再次崛起的希望。



朱燮元死亡,很快被人发现,引起了营地中的轰动。



将领们议论纷纷。



朱燮元的心腹和师爷们,帮助他收敛遗体。



一名叫做杨千鹤的师爷,他整理朱燮元遗物时。



趁着营帐中的混乱,偷偷把湖广云贵川的军事地图藏了起来。



………………………………



苏虎听到士兵的汇报。



“真的,明军全部都撤退了。”



“师长,我们确认无误,他们昨晚趁着天黑,所有人都撤走了。



我们天亮才发现,现在追他们有些来不及了。”



苏虎听到侦察营的汇报,他这段时间紧张的心,能放松下来。



他真怕自己守不住汉阴防线。



他后方就是汉中,汉阴防线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苏河进入四川的主力,也会被明军瓮中捉鳖。



还好他坚持住了,挡住明军这几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的进攻。



苏统领是太给力,短时间就把四川攻下,大明朝没有调集重兵的机会。



这让明军觉得再打汉阴,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派兵过去收复失地,我们要把兴安州丢失的土地全部夺回来。



我们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



苏虎派出侦察营,不断侦查明军的方位。



他确认明军真的撤军,让侦察营与明军保持距离。



哪怕周围有明军伏兵,他也有足够时间,安排部队调整队形。



苏虎看到明军走得很苍茫,许多后勤物资,都没有来得及拿走。



他派兵不断收复失地,赶到兴安州与勋阳府交界的地方。



苏虎发现明军,都驻扎在勋阳府。



很多营帐打着白幡,这难道是朱燮元死了。



苏虎把军队驻守在兴安州白河县,防备湖广的明军。



………………………………



大明京城,文渊阁。



礼部尚书徐光启拿着一份报纸。



“这是黄衣贼发行的报纸,我都已经拿到手三天。



这是我朋友从四川带回来的报纸,他告诉我四川全丢了。



报纸上面黄衣贼攻下四川的动作,和他经历的一模一样。



黄衣贼大肆杀戮包括蜀王朱至澍在内的四川士大夫群体。



内阁怎么还没有把这件事报给皇上。”



周延儒听到徐光启带着质问的语气。



他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这位还没入阁,就想掺合内阁的事务。



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当朝首辅。



周延儒冷哼一声,他语气不急不缓的说道:



“军国大事,要等四川巡抚张论或是总督朱燮元上报。



怎么能相信反贼自己的说法。



他们说攻下京城,我们难道还相信。”



徐光启皱着眉头说道:“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布政使陈奇瑜联名上奏。



黄衣贼火器犀利,军队不是黄衣贼的对手。



洪承畴建立一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他收复被反贼占领的延绥地区,很快就能剿灭陕北的反贼。



三边总督洪承畴的题本中,暗示了很多黄衣贼的信息,这怎么能不可信。



四川巡抚张论已经被黄衣贼杀死,他还怎么上奏朝廷。”



周延儒盯着徐光启,缓缓说道:“徐光启,你是礼部尚书,注意自己的身份。”



徐光启看到内阁和同僚,都不爱搭理自己。



他性子有些急,但不是傻瓜。



他思考片刻,就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装糊涂。



黄衣贼占领四川这个消息太重大。



这必须要流程正确无误,他们才能汇报给崇祯皇帝。



这种按照流程汇报,不会受到牵连。



私自汇报的人,也可能在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盛怒时,让他受到牵连。



这些人都是内阁成员,还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考虑大明的利益。



“我亲自去告诉皇帝这件事。”



徐光启一甩袖子,他就走出文渊阁。



这些懦夫怕担责任,他不怕担责任。



大明已经千疮百孔,一年不如一年。



陕西的动乱一直都没有遏制,现在从陕西崛起一股黄衣贼。



黄衣贼和其他的反贼不一样,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反贼。



这是有潜力推翻大明朝的反贼。



黄衣贼做下的事情,已经传遍大明各处。



现在也只有住在深宫中的崇祯皇帝不知道。



茶馆的商人,这几天都在谈论黄衣贼。



徐光启喝茶时,听到百姓在讨论黄衣贼。



底层百姓有很多人支持黄衣贼。



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土地。



士绅极度仇视黄衣贼,拥有土地越多的士绅,仇视黄衣贼程度就越深。



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让徐光启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徐光启通过太监向崇祯皇帝请示,他有重要事情面见崇祯皇帝。



徐光启进宫许久。



通政司官员小跑着来到文渊阁外面,他不断擦着脸上的大汗。



通政司官员走进文渊阁,看到首辅周延儒,恭敬的说道:“首辅大人,朱燮元总督五百里加急。”



通政司官员把朱燮元的题本呈上来,递给首辅周延儒。



明朝文武官员上奏的题本,经由通政司点验,由内阁票拟,经过司礼监或黄帝批红,就能正式实行。



周延儒打开题本,上面是朱燮元汇报与黄衣贼战事的情况。



题本上的内容和黄衣贼报纸上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更丰富一些。



四川不只是蓉城,夔州府也已经丢了,贵州总兵许成名,兵败四川遵义府。



朱燮元提出几点建议。



制造火枪大炮,只有装备火枪大炮,才能应对黄衣贼。



他愧对皇帝,自裁殉国。



推荐昌平巡抚侯恂接替他。



禁绝黄衣贼一切宣传,他们的煽动性非常强。



周延儒看完朱燮元的题本,他把题本交给次辅温体仁。



第126章 大明退兵 崇祯震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