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7章 广东市舶司   明末逐鹿天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广东市舶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4332年(崇祯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广州城最大的码头建设完成。



规模宏大的水泥码头,可以停靠上百艘船舶。



码头上还有蒸汽机起重机,方便货船快速卸货。



码头建造完成,相关的衙门也启动。



广东市舶司司长周骑牛,来到位于码头最显赫的建筑里,他把一个牌子挂在大门旁。



【广东市舶司】



市舶司准备多时,已经做好开海禁的一切准备工作。



周骑牛走近市舶司,市舶司其他官吏紧跟着走进去。



他们都是从各地调过来的精英税警,又经过多次培训,已经掌握海贸的相关知识。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从汉水水师和长江水师,退伍的老兵,专门组成专属市舶司的武力机构缉私队。



码头的大门打开,许多在外面等待的商人,他们都涌进码头。



这些商人很快来到广东市舶司衙门大门前,等待市舶司正式办公。



杨文才也在这里等待,公司必须经过市舶司备案,货物必须通过市舶司交税。



船只才能驶出港口,并获得带有编号的证件和旗帜。



有这两样东西,市舶司缉私队在海上巡逻时,才会放过这条货船。



市舶司的大门打开,一个健壮的大汉,一脸严肃走了出来。



杨文才看到这个人,他腿肚子都在颤抖。



周骑牛,没想到他竟然被调到市舶司这里。



秦王把这个家伙调来,那就是严管海贸的商税。



周骑牛这家伙,说的好听叫铁面无私,说难听就叫六亲不认。



周骑牛原先职务,只是宝鸡府税务局三个税务稽查大队其中一位大队长。



他的亲舅舅,了解税务局的运作程序,偷逃大量税款。



周骑牛追查偷税漏税案件,查到他舅舅头上。



他没有姑息养奸,直接把他舅舅送到大牢中,获得了上级的赏识。



周骑牛又处理几个涉及权贵的要案,声名鹊起。



其他人不敢严查,周骑牛凭借一股莽劲,立刻严查案件。



他抓捕二十六名贵族,一名知府,七名知县,小官小吏都数不清。



杨文才亲自看到周骑牛,带税警冲进丁家工厂,严查每一个账本。



最后发现丁家其他工厂没有问题,只有这个工厂偷逃税款。



抓走了一个掌柜子和三个伙计,罚了丁万年二十多万两银币。



要不是丁老哥账目记载明确,每一笔税都没落下。



经过周骑牛这么一搞,丁家很可能就栽了。



谁能想到丁家这种有身份的人家,都会被税警严查。



杨文才看到周骑牛,他就感到广东这些海商,如果想偷逃税款,会栽一个大跟头。



周骑牛走出市舶司衙门,眼神犀利地看着是市舶司外的众多商人。



他一挥手,市舶司的官吏,直接拿出几张公文,贴在衙门外的公告栏上。



周骑牛说道:“市舶司进出口目录和货物关税,现在进行公告。



所有想要进行海贸的商人,去工商局注册公司之后,来我们这里登记备案,缴纳相关货物的税款。



海贸暂时只有广州码头进行,其他码头建设好之后,市舶司会陆续在这些码头允许海贸。”



周骑牛说完,他就走近市舶司,缉私队即将出手杀鸡儆猴,他要去动员缉私队。



杨文才看向市舶司公告的相关政策。



他最关心丝绸的关税是多少。



杨文才最先看到严禁出口的目录。



粮食、技术书籍、蒸汽机等物品都禁止出口。



他找到丝绸的关税,丝绸出口关税高达百分之五十。



丝绸的价格,按照广州府市价进行计算。



一匹丝绸市价是5两银币,市舶司每匹丝绸收税2.5两银币。



杨文才看到这里,他就松了一口气。



货物按照广州这里的市价计税,而不是按照交易总额计税。



吕宋那里一匹丝绸,大概是23两银币。



他从自己工厂,购买到的丝绸价格是4.5两银币。



这样他不算纺织厂的获利,每匹丝绸的成本是7两银币,真能交易成功,每匹丝绸获利16两银币。



扣除海船和人员的成本,这些成本往高了算,每匹丝绸只能获利10两银币。



他准备了六万匹丝绸,真能交易成功,他就能获利六十万两银币。



这要感谢现在的工业发达,六万匹丝绸,两个月就能生产出来。



要是没有蒸汽机和和飞梭织布机等机械。



杨文才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丝绸。



海贸的价格太高了,怪不得东南士绅死死攥住不放手。



杨文才激动万分,他已经忍不住,想要尽快出海,赚取大量的银两。



他立刻走近市舶司,给自己的船舶备案,并对货物进行预缴税。



出海之前装货,市舶司官员核验正确,就会给他盖章发证书。



杨文才这次亲自体验整个流程。



整个流程下来,他这个上岁数的人,都感到流程非常简单。



今后跑业务,可以放心交给掌柜负责。



杨文才办好一切手续,他看到蜀商商会会长李宫,站在公告栏下面发呆。



“李宫会长,我没听说你也购买海船,准备出海贸易。”



“我的厂子正在发展,暂时还离不开。



我今天过来,就是看看甘蔗的进出口关税。



如果能获得大量的廉价甘蔗,我就要及时调整糖厂的生产计划。”



杨文才听到李宫这么说,他就明白李宫的担忧。



丝绸是华夏独门生意,他不担心有丝绸进来冲击纺织厂的生意。



但甘蔗可不一样,海外适合种甘蔗的地方一定非常多,要时刻关注白糖和甘蔗的价格。



李宫如释重负道:“还好市舶司比较保护相关产业,原材料进口价格关税很低。



粮食基本无关税,甘蔗关税也只有千分之五。”



“李宫会长,我看到白糖进口关税很低,它还在禁止出口名录上。



你们生产的白糖,不能出口海外,无法获得庞大的利润,我看你怎么还很开心。”



杨文才疑惑的问道。



如果丝绸不能出口,他所有准备都打水漂,那一定会心痛的发疯。



李宫语气平静的说道:“白糖价格本来就很高,现在都供不应求。



秦王不会同意白糖出口,这个我早就有准备。



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所有能出口的产品,都是供过于求或是出口影响不大的产品。



凡是影响民生的产品,全部都不允许出口。”



杨文才把目光再次放到进出口目录上,他发现李宫说的果然是事实。



他想安慰李宫几句,却发现这人很豁达。



李盛礼走出市舶司,他却发现自己好友刘三峰没有来市舶司。



他心里思索:“完了,刘三峰一定是没听进去我的话,想走私货物。



他还说要近期就开始出海。



第217章 广东市舶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