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开门迎贼还是殊死一搏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开门迎贼还是殊死一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士诚有江苏、浙江等地;



明玉珍有四川、云南;



而此时继承郭子兴队伍的朱元璋,仍然局促于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



前面有一众牛批人物帮着承担火力,朱元璋这才有机会猥锁发欲。



所以形势有别,李自成不能照猫画虎。



走一步看一步吧。



乌岭山是太岳山脉的支脉,也是汾河流域与沁河流域的分水岭。



革命军在乌岭山间穿行,于二十七日抵达沁水。这种偏僻小县正适合开刀。



县城周长二里一百步,髙二丈二尺,护城河深一丈,只有东西北三门。城里的武装力量有百十个衙役。



李自成分出三哨人马驻扎于三门外。



沁水县衙里愁云惨淡。



知县董老爷正聚集了一帮士绅商量对策。



“大伙儿都拿个主意吧,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你们都清楚,流贼暴虐,一旦破城,玉石俱焚。”



众人叽叽喳喳献言献策时,一个衙役疾跑进来。



“大老爷,流贼射书一封。”



“……”士绅们立马闭嘴。



董之表看罢信,眉头皱的更紧了。



柳大秋问道:“明府,流贼可是劝降?”



知县叹口气,欲把信纸撕碎,再想了下,转手递出去。



柳大秋接过来一看,摇头不语。



尚宁一、赵完璧、王梓、卫思濂等十数人一一看过,有面色如常,有惶恐不安,有垂头丧气,有暗自窃喜……



董知县咳嗽一声,“诸位,是开门迎贼还是殊死一搏,早做决断。”



如果流贼没有来信,县太爷自然会决一死战,好报效朝廷。现在么,还有一线生机。



赵完璧开口道:“流贼不可信……”



“不要轻率!”贾富贵急忙出头,“事关阖城安危,还请大老爷再派人沟通沟通。若革命军果真秋毫无犯,何必陷死全城父老?”



卫思濂讥讽一句,“大财主这是担心钱粮被充公?你家远在端氏镇,慌什么?”



贾富贵辩解:“城里有多少民壮?拿什么守?平阳卫、沁州千户所、宁山卫的兵都去潞安(长治)保护王爷了,咱这小县能指望官军来救?”



沈王原封地在沈阳,永乐六年改封于长治。



当初朱元璋给诸王儿子设左中右三个护卫,按照一个满编卫五千六百人来算,这就是一万六千八百人。



然而老朱人走茶凉,篡位起家的朱棣对兄弟们手里的三卫兵马着实不放心。于是能改就改,能撤就撤。



如今大明现存二十八位亲王,仅沈王还保有一支护卫——沈阳中护卫。



可这仅存的千数人也完蛋了。



本月初,先进入上党的农民军马光玉等几部转战潞安府一带,王爷的沈阳中护卫——其实都是种田老农——全军“覆没”。



崇祯为此大怒,当即罢免宣大总督魏云中,谁让你剿贼不力!



保护王爷要紧,周边兵力几乎全去了府城。



所以,僻处山沟沟里的沁水县短时间不可能等来援军。



尚宁一站了起来,抬手抱拳,“但凭明府决断。若死战,学生登城协守;若议款,学生愿出城面贼。”



“……”



众士绅各抒己见,结果三成愿死战,三成想议和,还有四成吞吞吐吐。



如果没有士绅土豪们出钱出粮相助,守城必败。



董老爷愁得慌,转回后厅又跟师爷商议。



刘师爷听完后大大咧咧说道:“明府不必担忧,议和只是权宜之计。眼前最要紧之事乃夏税!只要钱粮收上,自然天下太平。流寇到处都在闹,难道就我们这里闹不得?”



董之表心下稍定,随即叹气,“若行款,怕是瞒不过上宪。”



刘师爷笑道:“东翁无需多虑。官场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钱粮入库,县城又没丢,州府老爷们理会这些作甚?”



董之表还是有些犹豫。



刘师爷继续开导:“流贼入境即不掳掠又不杀人,城外县学诸人安然无恙。他们若想取城早来攻了,何必言和?咱们买个平安,对付过眼前再做理会。”



董之表思量再三,打定主意。



做两手准备。一面安排防御事宜,一面准备跟流贼和谈。



很快,尚宁一带着知县回信和父母灵牌出城面贼。



第15章 开门迎贼还是殊死一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