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造势剿贼   我,刘辩,雄主[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造势剿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毕竟蹇硕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忠诚的,灵帝死后都还不忘其临终的托付,也称得上是忠义之人。



刘辩就喜欢这种忠心的人。



想到这里,他笑着对张让说道:“那倒没有,只是此次朝廷剿敌,事关重大,以往我听说派去军中的中官常趁机向人索要贿赂,否则便诬告将帅,这次……”



张让心领神会,释然之余连忙保证道:“史侯放心,老臣亦知凉州叛军的危害,蹇硕乃老臣手下,老臣以性命担保,他绝不敢趁机向皇甫嵩几人索要贿赂。”



“那就好。”



刘辩微微点头。



另外,鉴于刘辩在奏章中提出‘正奇相辅’的剿贼战略,‘正’即暂时在汉阳郡高筑壁垒,避凉州叛军锋芒;‘奇’指派猛将率小股精锐之士潜入叛军占地,骚扰杀敌,是故当日灵帝下诏,征召天下猛士,以助朱儁。



就像刘辩在奏章中所言,朝廷这次就是要造势,以浩大的声势表明坚决平乱的决心,令凉州叛军心惧,令各地叛乱心惧。



于是乎,张温推荐议郎孙坚;太尉曹嵩推荐其子东郡太守曹操,河南尹何苗与尚书卢植一同推荐河南尉刘备并别部司马关羽、张飞。



这几人皆是前几年在黄巾之乱中的功臣,甚至于,孙坚之前还征讨过凉州叛军,曹操在东郡为太守的政绩也不差,唯独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这些年没什么建树,但有何苗与卢植举荐,这也足够分量了。



于是,灵帝暂时调孙坚、刘备、关羽、张飞至朱儁麾下,随后者立即前往汉阳郡,又征召曹操入雒阳。



这不得不说,这让刘辩有点措手不及,本来他想把大将军何进——最起码是把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调去平叛,没想到袁绍、袁术没离开,反而刘备、关羽、张飞被何苗与卢植举荐去剿敌了。



但反过来一想,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目前刘关张三人只有讨伐黄巾的功劳,撑死能当一个河南尉,强行再做提拔,难免何进那边有人会起疑心,但若是刘关张讨凉州叛军有功,那么提拔三人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刘关张,刘辩对孙坚与曹操二人也有想法。



目前孙坚的势力弱一些,除了其弟孙静,也不知是否结识了黄盖、程普等人,至于其子小霸王孙策、还有将来东吴之主孙权,更是还未成年,但要知道孙坚本人就是一位猛将,只可惜孙坚早已结识了张温等人作为他的贵人,若刘辩强行要将孙坚拉拢至何苗麾下,以张温对刘辩的欣赏,他倒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恐怕大将军何进身边有会有人起疑:明明何进、何苗皆是史侯的舅舅,为何史侯偏爱何苗?



相较之下,拉拢曹操的机会更大。



毕竟曹操的父亲曹嵩,乃是昔日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虽说曹腾为人清廉,与朝中士人的关系也不错,但他毕竟是宦官,他的养子曹嵩,以及曹嵩之子曹操,又岂会完全不受歧视?



更别说曹嵩为人圆滑,在朝中左右逢源,昔日与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的关系也不错,自然而然就更不会被何进身旁那一群士人所接纳,刘辩稍稍施加手段,就能将曹操拉拢到何苗麾下。



一想到曹操的背后站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一干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刘辩便不禁兴奋起来。



若得这些人,何愁二舅何苗不能压倒大舅何进的阵营?



而想要拉拢曹操,那势必要从其父曹嵩入手。



而巧的是,最近新得太尉之职的曹嵩过得不太如意,因为朝中士人都怪他捐巨资买官,以至于宫内宦官也争相效仿,捐巨资买侯。



甚至有人怀疑是曹嵩给张让、赵忠出主意,谁让曹嵩此前与宫内中常侍关系不错呢。



于是朝中士人排挤曹嵩,这让曹嵩感到十分郁闷。



刘辩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吩咐赵淳道:“你以我的名义去见曹太尉,表彰他捐赠巨资,为国分忧。”



“是!”



赵淳应声而去,亲自赴太尉府去见曹嵩,以刘辩的名义表彰后者。



曹嵩哪料到自己在被朝臣排挤的同时,竟会得到史侯的青睐,惊喜之下,忙顺势攀附刘辩。



毕竟如今朝中后宫谁人不知史侯?



赵淳回去禀告刘辩,刘辩也十分高兴,既曹嵩已暗中向他表达依附之心,其子曹操又岂会涉外?



这不,没过几日,刘辩就听赵淳禀告,言曹嵩携其子曹操,请求拜见。



第三十六章:造势剿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