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下第一功   我的姐夫是太子[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下第一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胡广第一次觉得说话是这么难的事。



张安世道:“你就说对不对吧。”



胡广道:“对也不对。”



朱棣:“……”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其余之人,只来来回回地看着二人,竟都无言。



张安世见胡广脸皮厚,索性目光在殿中逡巡,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几乎所有人,立即开始垂下头,生恐自己被张安世的目光触及到。



这里头……显然有一个极可怕的问题。



那即是,姜秀提高了四五成,便称之为卓然,甚至认为乃是天下官吏的典范。



可人家张安世拿出来的功绩,乃是姜秀的百倍、千倍。



这个该怎么算?



总要给一个说法吧?



可惜……现在似乎没人愿意给说法。



那张安世只好自己争取了。



于是张安世的目光最后落在朱棣的身上,从容不迫地道:“陛下,臣以为,以姜布政使之功,理应入祭太庙,如此能吏,旷古未有……若是不入祭太庙,只恐要令天下人寒心。”



朱棣:“……”



大明迄今,能入祭太庙者,不说太祖高皇帝,单论朱棣这里,也就只许了一个姚广孝!至于其他人,功劳不可谓不大,现在张安世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朱棣咳嗽一声,随即道:“好了,好了,这姜秀,也没什么大功劳。”



张安世道:“陛下,臣窃以为,陛下此言不可。姜布政使的功劳,可谓人所共知的啊,不信……”



张安世说到这里,开始往袖里搜索,竟神奇的,取出了几张折叠的邸报。



他接着道:“陛下你看,这一封邸报,是文渊阁大学士胡广的撰文,是刊登在八月初九的。噢,还有这一篇,乃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文章,是八月十一的邸报。还有户部尚书……”



被点到名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脸上一僵,脸色微微一变。



却见张安世道:“陛下,这里头可都是异口同声,将此人比为管仲,这管仲……是何等人啊!既可比为管仲,那么自然……”



这等事,最怕的就是记忆了。



而比起人的记忆,最可怕的就是白纸黑字。



自然,比起白纸黑字来,这等铅字印刷,早已被天下人所传阅的文字记录,则后劲更大。



因为这玩意,谁也别想抵赖,想跑?你跑得掉吗?



朱棣心里都觉得好笑。



张安世却极认真地道:“陛下,这……总不能不认账吧?这么多朝廷大臣,可都是这样说的!还有太子少师的旨意,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大功于朝……所以才特敕太子少师,这还能有假?”



朱棣脸色微怒。



当然,他所怒的,却是当初的时候,胡广等人在他面前叽叽喳喳,成日吹捧这个姜秀,结果旨意颁了出去,现在反而显得贻笑大方了。



那姜秀……他有个屁的功劳,即便是赋税再增一倍两倍,他也屁都不是,好吧!



而胡广和夏原吉的心,却在淌血。



他们不只是觉得尴尬,甚至是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更让他们痛心的是,那些本是想要改良的士绅和读书人们,为了大计,不得不割肉断腕,一个个拿出自己家的钱粮出来,就指望着,这一次能够名正言顺,证明即便没有新政,天下也不至这样糟糕。



结果钱粮是拿出来了,最后却发现就是个屁,这钱粮等于都丢到了水里,而今真是一丁点浪花都瞧不见了。



朱棣此时,已是心如明镜,此时龙颜大悦。



于是,他也揶揄地看向胡广,道:“胡卿,以为如何呢?”



胡广心里叹息一口气,终究还是躲不掉了。张安世的追问,他可以搪塞,可陛下的询问,他哪里还敢敷衍?



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拜下,郑重其事地道:“天下若有管仲,非芜湖郡王张安世不可。区区姜秀,与殿下相比,不过是萤火与日月争辉,不值一提,言之可笑。”



张安世眸光一亮,立即开始记下,这句话……嗯,很有水平,回头就刊载邸报。



朱棣微笑道:“是吗?这样说来,张卿如此功劳……嗯……”



他目光凝视着胡广:“这样的功劳,该如何赏赐呢?”



“这……”



这一下子,可把胡广难住了。



实际上,这百官们都难住了。



姜秀这样的人,都可以加一个太子少师。那么张安世呢,还有太平府上下的官吏呢?



若是将他们的赏赐给少了,这就难免厚此薄彼了。



毕竟,姜秀那样的货色,竟都是太子少师呢!



可若是给多了,这要是传出去,等于是让天下人更清楚未来新政已是大势所趋。



胡广此时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小媳妇,横竖干什么都是错的,他期期艾艾了老半天,脑子里却突然鬼使神差地灵光一闪,最后咬咬牙道:“如此功劳,可封亲王。”



说出这话后,胡广心里轻松了。



就这样吧,我摆烂了,封不封,那就看陛下你自己的了,我这个大学士,反正是把话说到位了。



可册封亲王,乃是极敏感的事。



要知道,张安世这个郡王,本就已是破例了。



朱棣意味深长地看了胡广一眼,似乎看穿了胡广的心思,却微微一笑道:“嗯……胡卿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顿了顿,却又道:“那么……诸卿意下如何呢?都来说说看,集思广益嘛,朕一向是广开言路的。”



相比于朱棣这个皇帝显得很好说话的样子,众臣却是无言,心里不无犯难。



如胡广所想的那样,这话题太敏感。



朱棣见众人不回应,便开始一个个点名:“杨卿,你看如何?”



杨荣倒是理智,反正自己没有吹嘘过姜秀,因而深思熟虑之后,便道:“芜湖郡王殿下太过年轻,这样册封亲王,是否有所不妥,臣还以为,还当斟酌一二。”



朱棣既没有说好,也没有否决,而是思量了片刻,便又看向金幼孜:“金卿家以为呢?”



金幼孜犹豫了一下,才道:“臣之言,可能陛下认为臣首鼠两端,不过臣发自肺腑的认为,此事也可,也不可!”



朱棣:“……”



这说了,跟没说有啥区别?



于是朱棣的目光又落在另一个人身上,道:“夏卿,你乃朝廷的君子,此事……你来建言最是合适。”



夏原吉此时的脑子有点乱。



若是以往,他肯定是坚决反对的。



可今日……



他瞥了一眼张安世,而后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张安世手里捏着的那一份报纸。



心里叹息之后,夏原吉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最后咬牙道:“胡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如此赫赫大功,岂有不赏之理?此事虽是破格,可历朝历代,古往今来,似有这样功绩之人,可谓前无古人,既是如此,那么……破格也是应该的,所以……胡公所言,臣附议。”



他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好像一下子,他就成了张安世的铁杆一般了。



朱棣哈哈大笑,随即道:“朕没想到,胡卿与夏卿能够放下门户私见,好的很。”



这不知该说是鼓励,还是讽刺。



反正这个时候,胡广和夏原吉的脸,这一次没有红。



朱棣站了起来,开始在殿上踱步,头微微低垂着,目光轻眯,他的心里似乎在反复地咀嚼着什么。



良久之后,他终于站定,虎目扫过众大臣的身影,而后道:“还有人呢?大家都来说说看嘛,怎么一个个,非要朕催促?都得说,不说朕不放你们走。”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下第一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