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八章 清廷的消息   全面战争之伐清[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清廷的消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包括淮安每年通过漕运向北方输送的钱粮定额,和眼下漕运被断,清廷北方的处境和变化。



王文奎既然选择了投降明廷,对苏言的问题自然是没有迟疑,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全盘托出。



清廷征收漕粮的范围是江南、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六省,每年拟定征收400万石,但实际征收的一般在300万石左右。



而在江南、江西、浙江三省陷落,漕运遭到切断后,只有河南、山东二省的漕粮得以通过运河北上,湖广征收的漕粮则被迫堆积在湖广境内的粮仓内。



仅河南、山东二省的漕粮自然无法供给北方千万人口,因此清廷只能依靠近些年囤积起来的粮草度日。



而此次尼堪率军南征,消耗了大量囤积的粮草,眼下此地军事行动大败,而尼堪带来的囤积在淮安的粮草在城破后也被明军缴获。



这无疑给本就缺粮的清廷带来了更大的打击。



清廷自然也不会坐吃山空,既然南方漕运被断,暂时无法疏通,他们便只能将目光投向东方最忠诚的属国——朝鲜李朝。



作为原大明最忠诚孝顺的儿子,朝鲜虽然不愿向他们眼中的蛮夷缴纳粮草,但在满清那赤裸裸的屠刀的威胁下,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在每年缴纳的朝贡中再增加百万石的粮草。



总的来说,清廷眼下饱受缺粮困扰,但有着河南、山东的漕粮以及朝鲜的供粮,还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朝鲜多山地,自身产粮就不多,每年还要向清廷朝贡百万石粮草,时间一久,朝鲜国内便会陷入饥荒,从而演变成为对朝鲜王室的叛乱。



届时,清廷若是不想失去这样一个忠诚的属国,还要出兵协助平叛,而且因为叛乱的缘故,朝鲜的供粮也会被迫中止。



听完王文奎的回答,苏言也对清廷眼下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清廷体量相对于南明还算庞大,若是只想靠断绝漕运让清廷崩溃,还是异想天开了。



不过,王文奎又提到了一件让苏言感兴趣的事情。



“罪臣在京师的一位好友是礼部主事,负责与朝鲜的接触,他在不久之前与罪臣书信的时候提到过朝鲜内部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



“哦?”



“郡王千岁在东南的接连胜利的消息也随着朝鲜商人被传回了朝鲜国内,朝鲜君臣上下反清之声日益加剧,那朝鲜王厉兵秣马,以备倭之名修筑城池,恐怕是有起兵之意。”



苏言听了他的话,脑子里回想起朝鲜现任国君是谁,他思索片刻后,才想出了答案。



朝鲜孝宗。



在穿越之前,苏言也曾经看过明末清初时期朝鲜的一部分历史,在南明坚守的时候,朝鲜国君就立志北伐,恢复明朝统治。



他还计划训练十万鸟铳手,等待清廷内乱后便出兵山海关外,只可惜他很快就因病升遐,北伐计划也就付诸东流了。



当然,就算他没有升遐,他的计划也不过是天方夜谭而已,以朝鲜那弱小的国力想要训练出十万鸟铳手,对抗清廷还未完全腐化的八旗大军,完全就是以卵击石罢了。



不过,此时在位的朝鲜孝宗反清的立场,苏言或许可以利用一番,他不求说动朝鲜出兵反清,让朝鲜以各种借口延缓供粮就行。



第二百二十八章 清廷的消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